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现代人必备的成功素质之一。这一教育内容旨在发展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孩子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它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的精髓。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意义深远。学生要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就得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这是一个与“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相关的内容,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
一、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让探究成为习惯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严格来说,它是让学生以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呢?每一学习阶段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师指导重点在哪儿呢?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1.准确把握课标,细化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能够促进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课标是培养儿童的大目标,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主题活动来实现。纵观几个版本的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主题活动教学目标的制定均比较宽泛,如果教师把那些目标当成教学目标,就容易把握不准,产生偏颇,或拔高或降低要求,这样也就无法很好的指导学生。
针对“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的学习要求,笔者尝试着对不同年级、不同主题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将学段目标进一步细化,使具体目标呈现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例如,将“初步学习用观察方法,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问题”细化为学段目标: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能观察常见事物外形,知道名称,了解有关知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要会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会用简单的图或文字记录它的变化;二年级上学期,学生能观察动植物的组成部分,探究生长秘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会做简单的生活小实验,探究分析其中的科学现象。教学要求分解落实到学段的不同阶段中,使学段之间的要求有衔接、有提高。教师细化课程目标,落实教学要求,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课时目标,目标明确了,设计课时教学活动、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也就水到渠成了。
2.鼓励亲历过程,促进习惯养成,提高方法掌握
探究性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果不亲自参与探究,学生就无法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无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来解决问题的。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如《秋天的发现》里“种子的探索”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收集秋天的植物、瓜果,可采用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比一比、分一分等游戏、竞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观察、比较,了解其外形、特点。实践活动还可落在“找种子”这个点上,引导学生切开果蔬、剥开果实,寻找里面的种子,或者打开种子,寻找胚芽,发现种子发芽的秘密。探究活动集趣味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总是惊喜不断,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会观察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探究中,学生初步理解了生命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对种子的认识也为下学期“春天的种植活动”做好了铺垫。
3.关注细节指导,增强学习有效性,提升学习幸福感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虽然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不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中许多情况也比较简化,一般要短时期完成,但学生还是得养成探究习惯、学习探究方法,学会切磋、学会质疑、学会沟通、学会交往等。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细致的指导,努力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进展方向,并及时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增加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掌握收集资料的多种方法,让探究更真实有效
探究学习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外,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指导学生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画画写写,收集第一手的实证资料
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首先应鼓励他们谈论和画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慢慢地,应指导他们学会记日志,把在观察、实验、测量等探究过程中的发现,简单做记录,收集第一手的实证资料。比如,种植、饲养观察、影子测量、水三态变化的小实验等。
2.走走问问,收集调查体验的过程资料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题,指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体验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人们对生活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感受。比如,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本地农产品调查,又如“变化中的六一”采访家人童年“六一”的活动、“春节习俗做年糕”的亲身体验等。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在采访调查抽样的方法和数量上,一开始不要有特别的要求,最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资料的办法,慢慢体验调查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读读想想,分析整理第二手的信息
学生还可以通过报纸、网络、杂志、画册、工具书或其他途径等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但教师如果不加以指导和要求,学生经常会把找到的资料一股脑儿拿出来,有的甚至照本宣科,交流效果通常不太好。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画出重点,交流要点,并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4.说说评评,汇报展示多样的成果
展示汇报是学习成果的交流,也是一个阶段探究性学习的总结与提升。汇报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梳理、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过程的评价。汇报组织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开展和今后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获取的资料。比如,利用故事、图片、音像、表演、日志、小制作、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这样可以丰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意义深远。学生要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就得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这是一个与“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相关的内容,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
一、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让探究成为习惯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严格来说,它是让学生以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呢?每一学习阶段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教师指导重点在哪儿呢?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1.准确把握课标,细化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能够促进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课标是培养儿童的大目标,它必须通过具体的主题活动来实现。纵观几个版本的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主题活动教学目标的制定均比较宽泛,如果教师把那些目标当成教学目标,就容易把握不准,产生偏颇,或拔高或降低要求,这样也就无法很好的指导学生。
针对“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的学习要求,笔者尝试着对不同年级、不同主题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将学段目标进一步细化,使具体目标呈现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例如,将“初步学习用观察方法,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问题”细化为学段目标: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能观察常见事物外形,知道名称,了解有关知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要会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会用简单的图或文字记录它的变化;二年级上学期,学生能观察动植物的组成部分,探究生长秘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会做简单的生活小实验,探究分析其中的科学现象。教学要求分解落实到学段的不同阶段中,使学段之间的要求有衔接、有提高。教师细化课程目标,落实教学要求,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课时目标,目标明确了,设计课时教学活动、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也就水到渠成了。
2.鼓励亲历过程,促进习惯养成,提高方法掌握
探究性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果不亲自参与探究,学生就无法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无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来解决问题的。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如《秋天的发现》里“种子的探索”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收集秋天的植物、瓜果,可采用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比一比、分一分等游戏、竞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观察、比较,了解其外形、特点。实践活动还可落在“找种子”这个点上,引导学生切开果蔬、剥开果实,寻找里面的种子,或者打开种子,寻找胚芽,发现种子发芽的秘密。探究活动集趣味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总是惊喜不断,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会观察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探究中,学生初步理解了生命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对种子的认识也为下学期“春天的种植活动”做好了铺垫。
3.关注细节指导,增强学习有效性,提升学习幸福感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虽然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不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中许多情况也比较简化,一般要短时期完成,但学生还是得养成探究习惯、学习探究方法,学会切磋、学会质疑、学会沟通、学会交往等。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细致的指导,努力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进展方向,并及时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增加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提升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掌握收集资料的多种方法,让探究更真实有效
探究学习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外,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指导学生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画画写写,收集第一手的实证资料
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解释说明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首先应鼓励他们谈论和画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慢慢地,应指导他们学会记日志,把在观察、实验、测量等探究过程中的发现,简单做记录,收集第一手的实证资料。比如,种植、饲养观察、影子测量、水三态变化的小实验等。
2.走走问问,收集调查体验的过程资料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题,指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体验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人们对生活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感受。比如,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本地农产品调查,又如“变化中的六一”采访家人童年“六一”的活动、“春节习俗做年糕”的亲身体验等。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在采访调查抽样的方法和数量上,一开始不要有特别的要求,最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习收集资料的办法,慢慢体验调查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读读想想,分析整理第二手的信息
学生还可以通过报纸、网络、杂志、画册、工具书或其他途径等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但教师如果不加以指导和要求,学生经常会把找到的资料一股脑儿拿出来,有的甚至照本宣科,交流效果通常不太好。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画出重点,交流要点,并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4.说说评评,汇报展示多样的成果
展示汇报是学习成果的交流,也是一个阶段探究性学习的总结与提升。汇报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梳理、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过程的评价。汇报组织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开展和今后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获取的资料。比如,利用故事、图片、音像、表演、日志、小制作、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这样可以丰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