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8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在缩小区域录取率差距方面,教育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今年本专科招生人数从698万增加到700万,新增两万人的指标,全部用于中西部人口大省。”同时,将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今年新增3个省,明年再扩大7个。到明年,全国25个省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
除此之外,袁贵仁称,将从2015年开始取消推荐的限制,每个学生和学校,都可以推荐参加自主招生,并禁止以联考和培训的方式来选拔学生;同时,把自主招生的时间统一推迟到高考之后进行,对于自主招生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全部公开公示。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
【专家观点】
高考全国一张卷是进步
“一碗水端平”更关键
“高考全国一张卷最公平。”河南建业外国语中学高中化学老师叶娥说,目前高考采用分省命题的方式,使全国考试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全国一张卷,试题难易程度相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还能减少分省命题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也方便考生异地高考,是一种进步,但高考要真正全国“一碗水端平”,如果不解决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和招生名额问题,全国一张卷也谈不上真正的高考公平。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划线录取的可能性也不大。他猜测,这一改革是对应高校自主招生而言的,考生在参加统一命题考试后可用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用统一高考保障基本公平,由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建立教育竞争机制,以此来校正各地的教育不公平。
【观点交锋】
25省高考一张卷为教育公平纠偏
教育部当初下放高考命题权,其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是,结合现实教育国情考虑,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弊端逐步显现。有调查显示,去年,国务院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以后,八成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实际上代表了沉甸甸的民意。
首先,高考分省自主命题,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作为国考的高考有降级为省考之忧。高考之所以具有公平、权威的特点,除了教育部亲自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给予极大关注以外,全国“一张卷”的高考命题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国际上通行的统一考试与学校自主考试相结合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相比,尽管许多省份高考自主命题,但是高考选拔、录取仍是全国统筹安排,教育部给各省市分配不同院校的招生名额。统一高考的模式正在打破,但是高考招生全国一盘棋,高校大面积自主招生条件不成熟,高考分省市命题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
其次,自主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由于各地的命题思想、命题难度与考查知识范围、知识点不同,导致各地高考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各省市之间基础教育质量的可比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不利于各地基础教育取长补短,缩小各地教育发展的差距。
再者,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对教育不发达的省市来说,自主命题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命题质量、试卷保密、批阅方面,给这些省份带来了压力。自主命题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不及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不仅容易出现争议,对自主命题试卷能否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素质能力也是严峻考验。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自主命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均的争议,但是各省份高考招生指标分配不均的问题客观存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省份的学生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机会远远大于人口众多、高等院校较少的省份。高考命题自主权下放,降低了高考成绩的可比性,隐藏了教育不公的深层次矛盾。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一言以蔽之,八成网友赞成恢复“高考全国一张卷”表达了亿万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期待。25省高考统一命题是回应民意呼声,维护教育公平的必要纠偏举措。(叶祝颐)
高考统一命题是教育反腐的重要抓手
回顾我国高考制度,自1952年创立至1965年,均实行全国统一命题。1977年恢复高考,因受当时具体的客观条件限制,1977、1978年实行分省命题。2000年,教育部決定实行分省命题。自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高考分省单独命题以来,自2004年起,先后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14省单独命题,到2006年,全国已有16个省市单独命题,如今国家又明确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
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考经历全国一张卷,到各省自主命题,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现象,在这几年开展的各省自主命题中,发现不少问题,其中首先是风险加大,安全性受到质疑;其次是质量下降,权威性受到挑战;还有就是成本加大,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最后是为人才合理流动人为设置障碍,有违社会公平原则。
当初,主张自主命题,也是高考改革的一种尝试,如今,高考统一命题的天平再次被调整,从全国大局来说,利大于弊。高考统一命题的弦外之音,是原有的高考公平失衡,暗箱操作、违法违规招生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必须剔骨疗伤,下猛药方可制止教育界的腐败。也就是说,高考统一命题,是教育反腐的重要抓手。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自主命题容易滋生腐败。分省自主命题只是掩盖公平的“烟雾弹”,为腐败留有真空,给权力寻租创造了机会,最后教育的糊涂账,以牺牲无辜的考生前途为代价,让学生为教育腐败埋单。
从这几年的自主命题的成效来看,看似对贫困地区的学子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却无形中关上了公平之门。高考对公平的实现有限,反倒极大地增加了高校招生部门的廉政风险,从这两年纷纷落马的高校校长数量便可佐证,自主命题变相为自主腐败。 我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调查显示,有32.45%的网民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21.8%的网民投票高考分数的地区性差异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地域差异导致的不公同样最受关注。可见,高考公平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公平、高考试题公平、考场管理上的公平、评卷公平、分数的公平,以及录取上的公平公正。
高考改革和教育反腐密不可分,全国统考将有效压缩腐败空间,是教育反腐的一把利器。相对于各省命题,全国一张卷更显严肃性,更有利于接受公众监督,规避丑陋的幕后交易,堵住钻空子的漏洞,让高考改革的阳光不留死角地照在每一个考生身上。(吴敏)
“高考统一命题”拉近教育不公平差距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我们可以分而攻之,逐个击破痼疾。一直饱受诟病的高考差异化的录取分数线,派生出各种乱象,一些人为了以较低的分数线考上名牌大学,钻法律政策空子,规避约束。
诚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均衡,当初制订各省单独出高考题有各种考量,此项政策或许出于当初历史原因使然,防止高分低能,遏制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情有可原,虽然不能理解,也有存在的理由。
但我们不能以此作为不改革的理由,搞绝对的不公平,长期以来,以没有差异就没有政策为依据,在高考录取方面存在“雙轨制”乃至“多轨制”。
一直以来,统一命题和分数线一直是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拿公平来说事。
知识改变命运,但没有公平的起点,获得知识的通道被少数权贵之流所垄断,阶层固化现象日益恶化,这些都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知识改变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命运。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背道而驰。“高考统一命题”只是教育改革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不拘一格降人才,需要不拘一格的政策,依法治国的要义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教育主管部门随意解释该法条,加之此法条并没有就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不给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该如何惩罚作出细致的规定,一项严肃的法条成了稻草人。
因为贫穷的原因,贫民子弟辍学屡见不鲜,而因富有居住在大城市的学子则上学更为便利,也进一步占有了优质的教学资源,“马太效应”导致的不公现象不断加剧恶化,使得寒门难出学子的现象层出不穷。
教育也是政治的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今后不但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同时也应该力争在考生的户籍、录取分数线等方面全面统一,这才是教育公平题中应有之义。
除此之外,袁贵仁称,将从2015年开始取消推荐的限制,每个学生和学校,都可以推荐参加自主招生,并禁止以联考和培训的方式来选拔学生;同时,把自主招生的时间统一推迟到高考之后进行,对于自主招生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全部公开公示。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
【专家观点】
高考全国一张卷是进步
“一碗水端平”更关键
“高考全国一张卷最公平。”河南建业外国语中学高中化学老师叶娥说,目前高考采用分省命题的方式,使全国考试失去了统一的衡量标准,全国一张卷,试题难易程度相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还能减少分省命题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也方便考生异地高考,是一种进步,但高考要真正全国“一碗水端平”,如果不解决各省份录取分数线和招生名额问题,全国一张卷也谈不上真正的高考公平。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划线录取的可能性也不大。他猜测,这一改革是对应高校自主招生而言的,考生在参加统一命题考试后可用高考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用统一高考保障基本公平,由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建立教育竞争机制,以此来校正各地的教育不公平。
【观点交锋】
25省高考一张卷为教育公平纠偏
教育部当初下放高考命题权,其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是,结合现实教育国情考虑,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弊端逐步显现。有调查显示,去年,国务院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以后,八成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实际上代表了沉甸甸的民意。
首先,高考分省自主命题,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作为国考的高考有降级为省考之忧。高考之所以具有公平、权威的特点,除了教育部亲自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给予极大关注以外,全国“一张卷”的高考命题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国际上通行的统一考试与学校自主考试相结合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相比,尽管许多省份高考自主命题,但是高考选拔、录取仍是全国统筹安排,教育部给各省市分配不同院校的招生名额。统一高考的模式正在打破,但是高考招生全国一盘棋,高校大面积自主招生条件不成熟,高考分省市命题的现实意义大打折扣。
其次,自主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由于各地的命题思想、命题难度与考查知识范围、知识点不同,导致各地高考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各省市之间基础教育质量的可比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不利于各地基础教育取长补短,缩小各地教育发展的差距。
再者,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对教育不发达的省市来说,自主命题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命题质量、试卷保密、批阅方面,给这些省份带来了压力。自主命题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不及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不仅容易出现争议,对自主命题试卷能否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素质能力也是严峻考验。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自主命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均的争议,但是各省份高考招生指标分配不均的问题客观存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省份的学生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机会远远大于人口众多、高等院校较少的省份。高考命题自主权下放,降低了高考成绩的可比性,隐藏了教育不公的深层次矛盾。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一言以蔽之,八成网友赞成恢复“高考全国一张卷”表达了亿万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期待。25省高考统一命题是回应民意呼声,维护教育公平的必要纠偏举措。(叶祝颐)
高考统一命题是教育反腐的重要抓手
回顾我国高考制度,自1952年创立至1965年,均实行全国统一命题。1977年恢复高考,因受当时具体的客观条件限制,1977、1978年实行分省命题。2000年,教育部決定实行分省命题。自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高考分省单独命题以来,自2004年起,先后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14省单独命题,到2006年,全国已有16个省市单独命题,如今国家又明确25个省用统一命题的试卷。
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考经历全国一张卷,到各省自主命题,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现象,在这几年开展的各省自主命题中,发现不少问题,其中首先是风险加大,安全性受到质疑;其次是质量下降,权威性受到挑战;还有就是成本加大,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最后是为人才合理流动人为设置障碍,有违社会公平原则。
当初,主张自主命题,也是高考改革的一种尝试,如今,高考统一命题的天平再次被调整,从全国大局来说,利大于弊。高考统一命题的弦外之音,是原有的高考公平失衡,暗箱操作、违法违规招生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必须剔骨疗伤,下猛药方可制止教育界的腐败。也就是说,高考统一命题,是教育反腐的重要抓手。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自主命题容易滋生腐败。分省自主命题只是掩盖公平的“烟雾弹”,为腐败留有真空,给权力寻租创造了机会,最后教育的糊涂账,以牺牲无辜的考生前途为代价,让学生为教育腐败埋单。
从这几年的自主命题的成效来看,看似对贫困地区的学子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却无形中关上了公平之门。高考对公平的实现有限,反倒极大地增加了高校招生部门的廉政风险,从这两年纷纷落马的高校校长数量便可佐证,自主命题变相为自主腐败。 我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调查显示,有32.45%的网民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21.8%的网民投票高考分数的地区性差异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地域差异导致的不公同样最受关注。可见,高考公平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公平、高考试题公平、考场管理上的公平、评卷公平、分数的公平,以及录取上的公平公正。
高考改革和教育反腐密不可分,全国统考将有效压缩腐败空间,是教育反腐的一把利器。相对于各省命题,全国一张卷更显严肃性,更有利于接受公众监督,规避丑陋的幕后交易,堵住钻空子的漏洞,让高考改革的阳光不留死角地照在每一个考生身上。(吴敏)
“高考统一命题”拉近教育不公平差距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我们可以分而攻之,逐个击破痼疾。一直饱受诟病的高考差异化的录取分数线,派生出各种乱象,一些人为了以较低的分数线考上名牌大学,钻法律政策空子,规避约束。
诚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均衡,当初制订各省单独出高考题有各种考量,此项政策或许出于当初历史原因使然,防止高分低能,遏制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情有可原,虽然不能理解,也有存在的理由。
但我们不能以此作为不改革的理由,搞绝对的不公平,长期以来,以没有差异就没有政策为依据,在高考录取方面存在“雙轨制”乃至“多轨制”。
一直以来,统一命题和分数线一直是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拿公平来说事。
知识改变命运,但没有公平的起点,获得知识的通道被少数权贵之流所垄断,阶层固化现象日益恶化,这些都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知识改变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命运。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背道而驰。“高考统一命题”只是教育改革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不拘一格降人才,需要不拘一格的政策,依法治国的要义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教育主管部门随意解释该法条,加之此法条并没有就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不给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该如何惩罚作出细致的规定,一项严肃的法条成了稻草人。
因为贫穷的原因,贫民子弟辍学屡见不鲜,而因富有居住在大城市的学子则上学更为便利,也进一步占有了优质的教学资源,“马太效应”导致的不公现象不断加剧恶化,使得寒门难出学子的现象层出不穷。
教育也是政治的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今后不但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同时也应该力争在考生的户籍、录取分数线等方面全面统一,这才是教育公平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