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与新时代中国社会语境密切相关,也为高校文学课程建设和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在新文科背景下,文学课程建设应传承现代教育思想,面向现实与未来,更新文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理念,提升文学教育融入现实的能力,还要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予以保障。“新文科”为探索高校文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文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4107(2021)11-0045-02
文学课程的体系化建设源于清末,现代意义上的
“文学史”教学开始出现,如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林传甲编写了《中国文学史》讲义。近现代知识分子在思考中国社会现实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那恰恰是在中国抗击侵略屡战屡败之后,痛定思痛,猛然醒悟到需要调整对于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国与国的新的关系中,重新确认自身定位的转换时期。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近代中国努力在新的世界格局里,探索新的自我定位,正好同步”[1]。近现代语境中,“启蒙”与“救亡”的思想动力、感召力是文学与时代互动的关键,而文学教育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的推动力。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尤其重视文学教育,认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以服从于建设现代国家的现实政治的需要,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更要进行世界观的教育与美育,以养成学生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建立超越于现实的理想(信仰,信念),充分实现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培育受教育者内在的创造精神与想象力”[2]。时至今日,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已发生巨大变化,文学教育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介入性”,既对个体心理与灵魂世界产生影响,也能推进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新文科”理念正是应对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的新定位,为我们探索高校文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思考基础与实践依据。
一、“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与时代意涵
“新文科”是教育部自2018年开始不断推进的理念,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崛起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更新与应用性、文科教育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等都是必须面对的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与论证,“新文科”概念于2019年由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同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被正式推出,进入政策实施阶段[3],在2020年获得更广泛的响应与热议,以教育部主导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为标志,会议在讨论新文科建设重要性的同时,还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进一步强化高校文科教育理念的更新,影响了高等学校文科院系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体系的调整。
事实上,“新”并非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割裂,而是在承续文科传统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在当下社会语境中融汇“新知”。从内涵角度而言,应强化文科专业的价值体系之“新”、知识应用的功能之“新”、人文素养提升的路径之“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注重内涵和精神价值,但在新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生活模式与情感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工业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推促日常生活的“智能化”“电子化”,移动互联网冲击了人们的空间感与想象世界的方式,“全球化”、世界性变得更为日常,因此工具理性与人文意识的融合愈加重要。从国家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崛起,以及西方社会对中国关注度的增强,进一步影响了我们对内在文化建设的要求,文化自信尤其需要文科教育予以配合、实践。这也正是“新文科”的时代意涵,新的教育理念与个体密切相关,更与国家文化建设与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思考“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学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意义是极其有价值的议题。
二、高校文学课程实践“新”理念的路径
随着学科设立的专业化、科学研究的细致化,教学和科研之间有诸多分离。尤其是文学研究日益学院化、书斋化,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联度降低,国内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如周宪教授发表的论文《美学及其不满》,正是从文学研究者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重新强调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他认为在美学学科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的当下,自足性美学兴盛,而介入性美学相对衰落,“介入性美学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关于社会文化重要问题的思考方式,其价值规范、宏大叙事和反学科性的特征,使得美学不断葆有锐利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面对当代世界之大变局,重构介入性美学乃是当下发展中国美学的正当而迫切的要求”[4]。因此,要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文学教育之“新”,需要更新文学研究与教学理念,从学校、院系到教师发挥不同的功能,积极协调,层层落实推进。
(一)更新文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理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文学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教育和教学质量,改变过往对专一性的强调,提升知识生成的现实性与应用性。传统课程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课时较多,而非文学性课程往往不纳入培养方案,在“新文科”和新时代背景下,既要强调课程设置的专业性、知识性、经典性,也要强调“文学+”的理念,厚基础,广发展,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培育能够适应各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文学+”具体到专业建设,应强化文学在当下时代与网络和大数据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应充分认识数字媒介时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可拓展性及应对现实挑战和引领未来的能力。以文学课程设置为基础,强化对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类课程的引入,同时还要构建文学与计算机、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行政管理、文学与社会工作之间跨学科发展的结合点,以实践“文学+”的课程理念。 (二)提升文学教育介入现实的能力
在当下语境中,趋于实用原则,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受到世俗观念的挤压,造成青年学生文学阅读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足,有必要提升文学教育介入现实的能力。一是要在文学课程中融入现实元素,发挥文学经典的文化功能,提升美育建设,让文学学习、阅读与时代话语体系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使其能够在多元化社会进程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二是要提升学生的区域意识和全球化视野,如开设当代外国文学、网络文学、海外华文文学课程等。以海外华文文学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文学形态,既与中国文化密切关联,又具有跨区域、跨文化的特性,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内涵与表现形态,也展示了“世界性”与“中国经验”的结合,能够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从现实意义来说,有利于学生认知全球化浪潮的时代性,感受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当下出国留学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是继续深造的梦想,对海外华文文学中不同时期“留学生文学”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外,也有利于把握海外华人的生存处境、文化心理、情感结构,为将来出国或现实工作提供有效的文化信息。了解海外和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建构自我的过程,有利于提升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总体来说,“新文科”“通过研究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前社会,通过对其基本特征和主要关切的剖析,去帮助社会与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结,而后者则有赖于教育之教化功能的发挥”[5]。
(三)建构跨学科师资队伍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更新,需要在实践中以建构跨学科师资队伍予以保障。当下大多数文学课程的承担者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但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多元融汇,才能找到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增长点和创新点,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验到文科知识的互通,进而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思考方式。跨学科的师资队伍能够有效推动文学教学改革,不同方向、理念的教研工作者汇聚在特定的文学课程建设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文学教学的理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极大推促作用。比如古典文学教学,应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可以融入计算机教师的技术、地理学专业的地域文化阐释、音乐专业的诗乐舞一体化建设、美术专业的文学+视觉转换等,以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多元思考能力的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价值增殖,既能活跃文学教学的形式,也能丰富内容体系的多元性与丰富性。这种跨学科结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将文学知识与学科前沿、其他学科融汇,并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规划与实践的能力。
三、结语
“新文科”的提出与新时代中国社会语境的变化相契合,且具有指向未来的建设意涵。但新理念的落实与实践需要具体而论,从专业角度进行多元思考。就高校文学课程建设来说,“新文科”所指向的时代性、现实性、知识生成与价值期待之间的平衡等,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也需要院系重新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文学课程的建设体系,提升文学教育介入现实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教研工作者转变自身定位,加强专业互动与合作,打造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师资队伍,才能积极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文學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戴燕.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2]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3]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4]周宪.美学及其不满[J].文学评论,2020(6).
[5]操太圣.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20(2).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文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4107(2021)11-0045-02
文学课程的体系化建设源于清末,现代意义上的
“文学史”教学开始出现,如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林传甲编写了《中国文学史》讲义。近现代知识分子在思考中国社会现实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那恰恰是在中国抗击侵略屡战屡败之后,痛定思痛,猛然醒悟到需要调整对于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国与国的新的关系中,重新确认自身定位的转换时期。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近代中国努力在新的世界格局里,探索新的自我定位,正好同步”[1]。近现代语境中,“启蒙”与“救亡”的思想动力、感召力是文学与时代互动的关键,而文学教育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的推动力。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尤其重视文学教育,认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以服从于建设现代国家的现实政治的需要,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更要进行世界观的教育与美育,以养成学生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建立超越于现实的理想(信仰,信念),充分实现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培育受教育者内在的创造精神与想象力”[2]。时至今日,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已发生巨大变化,文学教育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介入性”,既对个体心理与灵魂世界产生影响,也能推进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新文科”理念正是应对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的新定位,为我们探索高校文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思考基础与实践依据。
一、“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与时代意涵
“新文科”是教育部自2018年开始不断推进的理念,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崛起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更新与应用性、文科教育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等都是必须面对的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与论证,“新文科”概念于2019年由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同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被正式推出,进入政策实施阶段[3],在2020年获得更广泛的响应与热议,以教育部主导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为标志,会议在讨论新文科建设重要性的同时,还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进一步强化高校文科教育理念的更新,影响了高等学校文科院系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体系的调整。
事实上,“新”并非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割裂,而是在承续文科传统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在当下社会语境中融汇“新知”。从内涵角度而言,应强化文科专业的价值体系之“新”、知识应用的功能之“新”、人文素养提升的路径之“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注重内涵和精神价值,但在新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生活模式与情感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后工业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推促日常生活的“智能化”“电子化”,移动互联网冲击了人们的空间感与想象世界的方式,“全球化”、世界性变得更为日常,因此工具理性与人文意识的融合愈加重要。从国家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崛起,以及西方社会对中国关注度的增强,进一步影响了我们对内在文化建设的要求,文化自信尤其需要文科教育予以配合、实践。这也正是“新文科”的时代意涵,新的教育理念与个体密切相关,更与国家文化建设与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思考“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学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意义是极其有价值的议题。
二、高校文学课程实践“新”理念的路径
随着学科设立的专业化、科学研究的细致化,教学和科研之间有诸多分离。尤其是文学研究日益学院化、书斋化,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联度降低,国内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如周宪教授发表的论文《美学及其不满》,正是从文学研究者以及学科发展的角度重新强调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他认为在美学学科日益专业化和体制化的当下,自足性美学兴盛,而介入性美学相对衰落,“介入性美学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关于社会文化重要问题的思考方式,其价值规范、宏大叙事和反学科性的特征,使得美学不断葆有锐利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面对当代世界之大变局,重构介入性美学乃是当下发展中国美学的正当而迫切的要求”[4]。因此,要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文学教育之“新”,需要更新文学研究与教学理念,从学校、院系到教师发挥不同的功能,积极协调,层层落实推进。
(一)更新文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理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文学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教育和教学质量,改变过往对专一性的强调,提升知识生成的现实性与应用性。传统课程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课时较多,而非文学性课程往往不纳入培养方案,在“新文科”和新时代背景下,既要强调课程设置的专业性、知识性、经典性,也要强调“文学+”的理念,厚基础,广发展,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培育能够适应各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文学+”具体到专业建设,应强化文学在当下时代与网络和大数据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应充分认识数字媒介时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可拓展性及应对现实挑战和引领未来的能力。以文学课程设置为基础,强化对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类课程的引入,同时还要构建文学与计算机、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行政管理、文学与社会工作之间跨学科发展的结合点,以实践“文学+”的课程理念。 (二)提升文学教育介入现实的能力
在当下语境中,趋于实用原则,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受到世俗观念的挤压,造成青年学生文学阅读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足,有必要提升文学教育介入现实的能力。一是要在文学课程中融入现实元素,发挥文学经典的文化功能,提升美育建设,让文学学习、阅读与时代话语体系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使其能够在多元化社会进程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二是要提升学生的区域意识和全球化视野,如开设当代外国文学、网络文学、海外华文文学课程等。以海外华文文学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文学形态,既与中国文化密切关联,又具有跨区域、跨文化的特性,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内涵与表现形态,也展示了“世界性”与“中国经验”的结合,能够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从现实意义来说,有利于学生认知全球化浪潮的时代性,感受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当下出国留学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是继续深造的梦想,对海外华文文学中不同时期“留学生文学”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外,也有利于把握海外华人的生存处境、文化心理、情感结构,为将来出国或现实工作提供有效的文化信息。了解海外和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建构自我的过程,有利于提升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总体来说,“新文科”“通过研究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前社会,通过对其基本特征和主要关切的剖析,去帮助社会与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结,而后者则有赖于教育之教化功能的发挥”[5]。
(三)建构跨学科师资队伍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更新,需要在实践中以建构跨学科师资队伍予以保障。当下大多数文学课程的承担者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但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多元融汇,才能找到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增长点和创新点,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验到文科知识的互通,进而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思考方式。跨学科的师资队伍能够有效推动文学教学改革,不同方向、理念的教研工作者汇聚在特定的文学课程建设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文学教学的理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极大推促作用。比如古典文学教学,应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可以融入计算机教师的技术、地理学专业的地域文化阐释、音乐专业的诗乐舞一体化建设、美术专业的文学+视觉转换等,以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多元思考能力的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价值增殖,既能活跃文学教学的形式,也能丰富内容体系的多元性与丰富性。这种跨学科结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将文学知识与学科前沿、其他学科融汇,并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规划与实践的能力。
三、结语
“新文科”的提出与新时代中国社会语境的变化相契合,且具有指向未来的建设意涵。但新理念的落实与实践需要具体而论,从专业角度进行多元思考。就高校文学课程建设来说,“新文科”所指向的时代性、现实性、知识生成与价值期待之间的平衡等,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也需要院系重新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文学课程的建设体系,提升文学教育介入现实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教研工作者转变自身定位,加强专业互动与合作,打造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师资队伍,才能积极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文學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戴燕.文学史的权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2]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3]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4]周宪.美学及其不满[J].文学评论,2020(6).
[5]操太圣.知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于新文科建设之内在逻辑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