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国产校园青春剧呈现的模式化、异化、巨婴化特征,使其本质上已经沦为一种单向度的文化产品,青春剧“单向度”的商业运作通过建构一类想象性的青春主体,有意地抹除了青春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它按照观众熟知的既有形态和固定模式摄制,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受众已经成为“受控制,不会反抗”的单向度的人。
关键词:单向度;青春剧;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苏明奎(1995-),男,苗族,出生于云南,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17级硕士,研究方向为多民族文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2
马尔库塞认为,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双向度”的,既包含肯定的向度,也包含否定的向度。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它压制和否定了一切反对派和反对派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单向度”根本上指的就是一种受控制,不会反抗的状态。由此观之,逐年逐量生产的类型剧——国产校园青春剧(以下简称青春剧)本质上也是一种单向度的文化产品,青春剧“单向度”的商业运作通过建构一类想象性的青春主体,有意地抹除了青春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它按照观众熟知的既有形态和固定模式摄制,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受众已经成为“受控制,不会反抗”的单向度的人。
近几年,青春剧在经历了谍战剧、宫斗剧的热潮之后似乎再次“活跃”了起来,豆瓣搜索评分在7分以上的青春剧有291部,而2015、2016、2017上映的青春剧就有50部。纵观这些青春剧,大多由 “流量小生”(粉絲经济催生的网络红人或明星)担任主演,这恐怕是吸引众多年轻人观看此类电视剧的最直接原因,而除此之外,青春剧在活跃了荧屏那么多年之后似乎仍旧离不开千篇一律的叙事套路。本文将以同类青春剧中反响相对较高的两部为主要的分析文本——2016年上映的《最好的我们》,由刘畅执导,豆瓣评分高达8.8分,曾获得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大陆剧集的提名;另一部是最近刷爆网络社交媒体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由唐彬执导,豆瓣评分7.4分,曾获得第4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大陆网络剧集的提名。
《最好的我们》与《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热播并非孤立的现象。事实上,从2002年起青春校园题材的电视剧就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2009年《一起来看流星雨》的风行则将青春剧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等因素的不断催生,青春剧再次迎来了爆发点。仅从前两次青春剧高潮发生的时间来看,它们都发生在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巨大转变之际,似乎青春剧这一类型所携带的青春、怀旧的元素,先天地容易成为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表征,这些因素都使青春剧成为探讨新时期以来的大众文化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最好的我们》与《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这两部电视剧的内涵进行解读,探讨其中的“单向度”特征,解析其背后的成因。或许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一窥新一轮青春剧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内涵。
一、青春剧的“单向度”特征
(一)模式化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对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模式化特征进行过概括:它们往往将视角聚焦于青少年群体同龄之间的友情、爱情纠葛,过度夸大同龄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师生关系、亲情关系严重弱化,沦为同龄矛盾冲突的陪衬地位。[1]与此相似的青春剧同样基于这样的叙事策略,而因为是电视剧所以在剧情的发展上则显得更为拖沓。
《最好的我们》中的耿耿与余淮,《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的陈小希与江辰,都是男为学霸、女为学渣的基本人设,同样有趣的是,两部剧的男主都是聪明冷静、冷漠忧伤、高大帅气的类型,而女主笨拙冲动、娇小呆萌,女主时常制造麻烦,而男主又总能及时出现。
这类青春剧通常只讲了一个故事:学渣与学霸愉快玩耍的故事。学渣往往是呆萌/蠢萌、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学霸则是校园风云人物,受人群追捧却又异常高冷、特立独行。青春剧的基本叙事一开始往往是学渣苦追学霸而学霸无动于衷、学霸喜欢上学渣而学渣却被别人追走了,学霸倒追学渣制造一连串误会,误会冰释学渣和学霸愉快地生活在了一起,其故事情节、人设、语言是高度同质性和可预见性的。
(2)异化
“异化”一词最早由黑格尔提出,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对立,之后马克思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到,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尔库塞充分运用这一概念探讨了发达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人的人性异化问题,他认为:产品有灌输和操纵作用;它们助长了一种虚假意识,而这种虚假意识又回避自己的虚假性。随着这些有益的产品在更多的社会阶级中为更多的个人所使用,它们所具有的灌输作用就不再是宣传,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一种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着质的变化。[2]因此,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青春剧同样具备异化特征,它灌输给观众一种“甜蜜幸福”的错觉,久而久之,这种被异化了的幸福意识就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当男主角江辰已经喜欢上女主角陈小希的时候,江辰却因为“心机女”李薇的介入而不能向陈小希表白心迹,反而制造了一连串的误会。观众一方面为这种剧情设定揪心不已,一方面又享受着这种虐心的情节。
很多青春剧基本都是“高冷学霸爱上我”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给你一种很暖心又很虐心的迷醉感和晕眩感,它的官宣又往往打着“还原你一个真实青春的旗号”,但却并不能触及和抵达我们真实的青春。《最好的我们》播出之后,一位网友评论到:可能有的人的青春是那样的,但对于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高中生活往往就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紧张与忙碌,高冷学霸永远只会和高冷学霸一块儿玩,而我们这些学渣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整天幻想着谁谁谁会不会爱上我,我们可能缺少那种虚假的幸福感,却能触摸到我们真实青春里的遗憾,而遗憾才是青春的底色。观众通过青春剧已经建立的他者想象自己的生活,认同剧中角色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所以即便我们没有过那样的青春,我们也能被感动,被抚慰,也能收获那份“幸福感”。但这是异化的幸福意识,它背后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即只有那样的青春才是真正值得经历的,这种价值输出会让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还未成熟的青少年错误地将那样的青春认定为“美好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从而忽略了个体生命经验的价值。 (3)巨婴化
巨婴化的观点并非来自马尔库塞,该词来自武志红心理学著作《巨婴国》,作者认为,我们90%的爱与痛,都来源于一个基本事实——多数成年人的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人就是巨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未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所以巨婴化根本上说的就是一种自恋文化。
观众在观看青春剧时,主角的“颜值”(外形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观剧标准,这一现象本身极具症候,從心理学的角度,眼睛是欲望的器官,视线的内投是力比多的内投,这种关注“颜值”的现象本身即是与新媒体相伴随的自恋文化的重要表征。《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播出之后刷爆了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一为网友在观剧时刷出了这样的弹幕:33岁的老阿姨被甜得少女心爆发,剧情很狗血但我还是抑制不住地全程姨母笑。通过了解观众在观剧所刷的弹幕,我们会发现,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剧情如何发展才合情合理,而往往聚焦在主角的身上,那些零碎的“暖心”与“虐心”的瞬间。一位豆瓣网友更是将这种“情不自禁”有趣地表达了出来:第一集看了不到十分钟编剧在我心里就已经被掐死了,但是男主角江辰的颜值让编剧又一个个站了起来,结局又暖又甜,全程看脸。青春剧打着“还你一个真实青春”的旗号,却都由各类流量明星/小鲜肉担任主角,“高颜值”似乎成了最大看点,却往往成了此类剧的阿喀硫斯之踵。
青春剧的受众大部分是“90后”,部分是“80后”,这与此类受众普遍存在的自恋心理是分不开的,言必称“本宝宝”的他们往往具有孤独感、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青春剧里那些零碎的“暖心”与“虐心”的瞬间无疑是最好的抚慰剂与避风港。
二、青春剧的“单向度”成因
(1)技术的封闭
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的青春剧得以制作生产,它是这一切的基础,但它也使得单向度的社会以及思想成为可能。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虚假的需要。而正是这些虚假的需要,使得人们对社会的反抗逐渐变成了反抗自身。因为虚假的需要已经成功地把自身与个体的幸福生活捆绑在一起了。你只要反对当下的社会,技术就会被破坏或者干脆不存在了,于是虚假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个体就得不到幸福。
技术的进步为自恋文化的表达开了一扇天窗,它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的需要,也向人们提供/输入大量的非真实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的自由。就像《楚门的世界中》楚门的境况一样,他像逃离那个虚假的“真人秀生活”,却又被一系列的房贷、车贷限制着。观众长期被成批量生产的校园青春剧浸养,漫无目的的看剧便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获取幸福感的来源,从根本上已经无法上区分真实和非真实的需要了。
(2)资本的封闭
技术虽然加剧了生产的不断进步,但并不代表技术不能产生立足人根本需要的产品,资本的封闭为成批生产的有数量没质量的国产青春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从根本上说资本的特征是单向度的,封闭的。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对效率的追求恰好符合和能够满足资本要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剩余价值产品的需要。[3]因而,技术必然会作为资本的助手,成为资本家提高利润的武器。国产青春剧制作成本低、受众面广的利益诱惑驱使资本涌入,大量“文化垃圾”不断得到生产。
(3)话语的封闭
面对物质生活的不断优越和时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尤其受消费文化的影响,青春剧中的“青春”是缺席的,而随之涌入观众视野的是颜值、前卫、时尚、娱乐等流行元素,并逐渐演变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消费符号。就像马尔库塞所认为的:“词语已经不再是一尘不染的抽象符号了,它被统治阶层改造后变成了可操作的工具。任何使用它的人都会接受既定的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特定联想……如今我们的话语被封闭在一个意义缺失的领域内,完全是操作主义的必然结果。[4]
“青春”一词的缺席是青春剧不能真正抵达观众内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仍有很多青春剧导演呼吁“为‘90’后拍片”,但这种“90”后是通过想象建构的,更是虚假的,带有欺骗性质的,就像戴锦华老师所说的,青春剧成了价值中空的“视觉KTV”。结果,受青春剧浸养的年青一代也将不停地坠落在这种迷醉和晕眩的自恋文化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话语、技术及其资本的封闭为国产校园青春剧呈现为模式化、异化、巨婴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原因的背后,不断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又为这种“单向度”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青春剧是影视剧中不可忽视的类型,而因为此类剧的观众多为年轻人,青春剧所携带的青春校园文化就同时具备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青春剧“单向度”的价值输出在有意抹除了青春经历多样性的同时,又似乎有意忽略了个体生命经验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提出的是,部分理性的观众在观看此类青春剧的时候,虽然深知剧情基本的叙事套路以及电视剧背后的制作意图,抛却毫无带入感的剧情,却仍旧会被那些零碎的“暖心”或“虐心”的瞬间所吸引,这种现象或许也暗示着在这一代年轻人中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或价值认同正在浮出水面。
注释:
[1]徐静瑶.大陆青春校园电影(2006-2015)意识形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沦文.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第11页).
[3]李建华,艾丽娟.资本“奴役”道路上的中国“房奴”现象生成与反思──以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为视角.湖南: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3.
[4]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第76页).
关键词:单向度;青春剧;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苏明奎(1995-),男,苗族,出生于云南,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17级硕士,研究方向为多民族文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2
马尔库塞认为,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双向度”的,既包含肯定的向度,也包含否定的向度。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它压制和否定了一切反对派和反对派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单向度”根本上指的就是一种受控制,不会反抗的状态。由此观之,逐年逐量生产的类型剧——国产校园青春剧(以下简称青春剧)本质上也是一种单向度的文化产品,青春剧“单向度”的商业运作通过建构一类想象性的青春主体,有意地抹除了青春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它按照观众熟知的既有形态和固定模式摄制,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受众已经成为“受控制,不会反抗”的单向度的人。
近几年,青春剧在经历了谍战剧、宫斗剧的热潮之后似乎再次“活跃”了起来,豆瓣搜索评分在7分以上的青春剧有291部,而2015、2016、2017上映的青春剧就有50部。纵观这些青春剧,大多由 “流量小生”(粉絲经济催生的网络红人或明星)担任主演,这恐怕是吸引众多年轻人观看此类电视剧的最直接原因,而除此之外,青春剧在活跃了荧屏那么多年之后似乎仍旧离不开千篇一律的叙事套路。本文将以同类青春剧中反响相对较高的两部为主要的分析文本——2016年上映的《最好的我们》,由刘畅执导,豆瓣评分高达8.8分,曾获得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大陆剧集的提名;另一部是最近刷爆网络社交媒体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由唐彬执导,豆瓣评分7.4分,曾获得第4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大陆网络剧集的提名。
《最好的我们》与《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热播并非孤立的现象。事实上,从2002年起青春校园题材的电视剧就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2009年《一起来看流星雨》的风行则将青春剧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经济等因素的不断催生,青春剧再次迎来了爆发点。仅从前两次青春剧高潮发生的时间来看,它们都发生在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巨大转变之际,似乎青春剧这一类型所携带的青春、怀旧的元素,先天地容易成为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表征,这些因素都使青春剧成为探讨新时期以来的大众文化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最好的我们》与《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这两部电视剧的内涵进行解读,探讨其中的“单向度”特征,解析其背后的成因。或许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一窥新一轮青春剧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内涵。
一、青春剧的“单向度”特征
(一)模式化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对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的模式化特征进行过概括:它们往往将视角聚焦于青少年群体同龄之间的友情、爱情纠葛,过度夸大同龄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师生关系、亲情关系严重弱化,沦为同龄矛盾冲突的陪衬地位。[1]与此相似的青春剧同样基于这样的叙事策略,而因为是电视剧所以在剧情的发展上则显得更为拖沓。
《最好的我们》中的耿耿与余淮,《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的陈小希与江辰,都是男为学霸、女为学渣的基本人设,同样有趣的是,两部剧的男主都是聪明冷静、冷漠忧伤、高大帅气的类型,而女主笨拙冲动、娇小呆萌,女主时常制造麻烦,而男主又总能及时出现。
这类青春剧通常只讲了一个故事:学渣与学霸愉快玩耍的故事。学渣往往是呆萌/蠢萌、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学霸则是校园风云人物,受人群追捧却又异常高冷、特立独行。青春剧的基本叙事一开始往往是学渣苦追学霸而学霸无动于衷、学霸喜欢上学渣而学渣却被别人追走了,学霸倒追学渣制造一连串误会,误会冰释学渣和学霸愉快地生活在了一起,其故事情节、人设、语言是高度同质性和可预见性的。
(2)异化
“异化”一词最早由黑格尔提出,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对立,之后马克思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到,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马尔库塞充分运用这一概念探讨了发达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人的人性异化问题,他认为:产品有灌输和操纵作用;它们助长了一种虚假意识,而这种虚假意识又回避自己的虚假性。随着这些有益的产品在更多的社会阶级中为更多的个人所使用,它们所具有的灌输作用就不再是宣传,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一种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方式;但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着质的变化。[2]因此,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青春剧同样具备异化特征,它灌输给观众一种“甜蜜幸福”的错觉,久而久之,这种被异化了的幸福意识就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当男主角江辰已经喜欢上女主角陈小希的时候,江辰却因为“心机女”李薇的介入而不能向陈小希表白心迹,反而制造了一连串的误会。观众一方面为这种剧情设定揪心不已,一方面又享受着这种虐心的情节。
很多青春剧基本都是“高冷学霸爱上我”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给你一种很暖心又很虐心的迷醉感和晕眩感,它的官宣又往往打着“还原你一个真实青春的旗号”,但却并不能触及和抵达我们真实的青春。《最好的我们》播出之后,一位网友评论到:可能有的人的青春是那样的,但对于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高中生活往往就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紧张与忙碌,高冷学霸永远只会和高冷学霸一块儿玩,而我们这些学渣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整天幻想着谁谁谁会不会爱上我,我们可能缺少那种虚假的幸福感,却能触摸到我们真实青春里的遗憾,而遗憾才是青春的底色。观众通过青春剧已经建立的他者想象自己的生活,认同剧中角色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所以即便我们没有过那样的青春,我们也能被感动,被抚慰,也能收获那份“幸福感”。但这是异化的幸福意识,它背后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即只有那样的青春才是真正值得经历的,这种价值输出会让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还未成熟的青少年错误地将那样的青春认定为“美好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从而忽略了个体生命经验的价值。 (3)巨婴化
巨婴化的观点并非来自马尔库塞,该词来自武志红心理学著作《巨婴国》,作者认为,我们90%的爱与痛,都来源于一个基本事实——多数成年人的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人就是巨婴。我们发展了很复杂的行为,对权力、名声、成就与物质的需求可以涨到很高的地步,但它们常常是一种防御,是两种在婴儿时期未被满足的最原始的简单愿望转化出来的。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着我,所以巨婴化根本上说的就是一种自恋文化。
观众在观看青春剧时,主角的“颜值”(外形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观剧标准,这一现象本身极具症候,從心理学的角度,眼睛是欲望的器官,视线的内投是力比多的内投,这种关注“颜值”的现象本身即是与新媒体相伴随的自恋文化的重要表征。《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播出之后刷爆了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一为网友在观剧时刷出了这样的弹幕:33岁的老阿姨被甜得少女心爆发,剧情很狗血但我还是抑制不住地全程姨母笑。通过了解观众在观剧所刷的弹幕,我们会发现,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剧情如何发展才合情合理,而往往聚焦在主角的身上,那些零碎的“暖心”与“虐心”的瞬间。一位豆瓣网友更是将这种“情不自禁”有趣地表达了出来:第一集看了不到十分钟编剧在我心里就已经被掐死了,但是男主角江辰的颜值让编剧又一个个站了起来,结局又暖又甜,全程看脸。青春剧打着“还你一个真实青春”的旗号,却都由各类流量明星/小鲜肉担任主角,“高颜值”似乎成了最大看点,却往往成了此类剧的阿喀硫斯之踵。
青春剧的受众大部分是“90后”,部分是“80后”,这与此类受众普遍存在的自恋心理是分不开的,言必称“本宝宝”的他们往往具有孤独感、无助感、不安全感、躁狂抑郁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青春剧里那些零碎的“暖心”与“虐心”的瞬间无疑是最好的抚慰剂与避风港。
二、青春剧的“单向度”成因
(1)技术的封闭
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的青春剧得以制作生产,它是这一切的基础,但它也使得单向度的社会以及思想成为可能。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虚假的需要。而正是这些虚假的需要,使得人们对社会的反抗逐渐变成了反抗自身。因为虚假的需要已经成功地把自身与个体的幸福生活捆绑在一起了。你只要反对当下的社会,技术就会被破坏或者干脆不存在了,于是虚假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个体就得不到幸福。
技术的进步为自恋文化的表达开了一扇天窗,它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的需要,也向人们提供/输入大量的非真实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的自由。就像《楚门的世界中》楚门的境况一样,他像逃离那个虚假的“真人秀生活”,却又被一系列的房贷、车贷限制着。观众长期被成批量生产的校园青春剧浸养,漫无目的的看剧便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获取幸福感的来源,从根本上已经无法上区分真实和非真实的需要了。
(2)资本的封闭
技术虽然加剧了生产的不断进步,但并不代表技术不能产生立足人根本需要的产品,资本的封闭为成批生产的有数量没质量的国产青春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从根本上说资本的特征是单向度的,封闭的。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对效率的追求恰好符合和能够满足资本要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剩余价值产品的需要。[3]因而,技术必然会作为资本的助手,成为资本家提高利润的武器。国产青春剧制作成本低、受众面广的利益诱惑驱使资本涌入,大量“文化垃圾”不断得到生产。
(3)话语的封闭
面对物质生活的不断优越和时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尤其受消费文化的影响,青春剧中的“青春”是缺席的,而随之涌入观众视野的是颜值、前卫、时尚、娱乐等流行元素,并逐渐演变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消费符号。就像马尔库塞所认为的:“词语已经不再是一尘不染的抽象符号了,它被统治阶层改造后变成了可操作的工具。任何使用它的人都会接受既定的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特定联想……如今我们的话语被封闭在一个意义缺失的领域内,完全是操作主义的必然结果。[4]
“青春”一词的缺席是青春剧不能真正抵达观众内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仍有很多青春剧导演呼吁“为‘90’后拍片”,但这种“90”后是通过想象建构的,更是虚假的,带有欺骗性质的,就像戴锦华老师所说的,青春剧成了价值中空的“视觉KTV”。结果,受青春剧浸养的年青一代也将不停地坠落在这种迷醉和晕眩的自恋文化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话语、技术及其资本的封闭为国产校园青春剧呈现为模式化、异化、巨婴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原因的背后,不断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又为这种“单向度”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青春剧是影视剧中不可忽视的类型,而因为此类剧的观众多为年轻人,青春剧所携带的青春校园文化就同时具备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青春剧“单向度”的价值输出在有意抹除了青春经历多样性的同时,又似乎有意忽略了个体生命经验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提出的是,部分理性的观众在观看此类青春剧的时候,虽然深知剧情基本的叙事套路以及电视剧背后的制作意图,抛却毫无带入感的剧情,却仍旧会被那些零碎的“暖心”或“虐心”的瞬间所吸引,这种现象或许也暗示着在这一代年轻人中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或价值认同正在浮出水面。
注释:
[1]徐静瑶.大陆青春校园电影(2006-2015)意识形态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学位沦文.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第11页).
[3]李建华,艾丽娟.资本“奴役”道路上的中国“房奴”现象生成与反思──以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为视角.湖南: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3.
[4]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