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合作创造就业机会

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英国《兰开夏郡晚邮报》2009年3月20日报道:两所普雷斯顿(Preston)高校联手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获得体验工作生活的机会。
其他文献
据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9月11报道,自8月底开学以来,美国华盛顿州肯特学区(KENT)的教师们就没有进过课堂,他们聚集在磨溪中学(Mill Creek Middle School)门口,集体抗议示威,到现在为止,40多所学校的2.6万名学生仍无法正常上课。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009年9月9日报道,周二晚美国东部时间8点,孕育5年的国民教育计划成果——纪录片《接受教育》(Get Schooled)搬上了维亚康姆公司(Viacom Inc.)旗下的所有网络电视台,其中包括MTV、VHI和CMT等。
“联校教育、社会科学、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简称为“联校教社医研究论文奖计划”),原名为“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创立于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十几所院校共同合作,其宗旨为:提倡对西方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积极发展教育及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学术方向;倡导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取向。这项计划由两岸三地一些大学的知名学者共同倡议发起,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杜祖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汪永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黄启昌教
[内容提要]士的消失和知识分子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废除科举,只是切断了读书人的仕进之路,使政学分途;推广新学,现代学术教育体制的确立方才造就知识分子作为“专业人士”的本质内核。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寄居中心,也在推广新学和引导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传承作用,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主要诞生地。
为应对不断深化的全球化,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推进工具性教育的发展,教育界随之出现了支持“全球化”和反对“全球化”的不同声音。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从某些力量释放的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并在各种力量纷争、妥协中达至一定程度的结果。工具性教育过于强调个人主义的狭隘性决定了它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推行民主教育,它的目标是寻找“好的社会”。
在过去30余年里,由于政策与实践上的忽视,中等教育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加速推进中等教育的发展现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该地区各国政府与国际捐赠组织正在携手制定中等教育复兴策略,以期使其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要。
据俄罗斯报刊网2009年2月24日报道,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俄罗斯建议大学生延长在校就读时间以降低失业率。
据《澳洲人》2009年3月4日报道,由于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碰到了难题,但是国际学生数量在持续的上升,继续维持着大学的发展。一些大学表示,在本科生的接收率上增幅达到了3%~13%,也有一些迹象表明研究生和成年学生的入学率也出现了增长。
据加拿大安大略省大学、专科及训练部2009年2月27日报道: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在通过推动全省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来建立一支更强大的高素质劳动力队伍。
据《澳洲人》2008年3月18日报道,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企业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受冲击较大,在招收新员工上持保守和犹豫态度,在大学的就业洽谈会上出席的企业雇主数量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