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真的?咱可干了个甚呀,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一天,申纪兰接到去北京领受共和国勋章的通知。让身边人张娟没想到的是,这位九旬老人竟激动得满眼是泪。
“申纪兰,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60多年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老区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这份沉甸甸的颁奖词,囊括了申纪兰的一生。
她获得过的荣誉不胜枚举。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双百人物”等奖项,她都拿了个遍。
自18岁嫁到西沟村,她就把心扎在了这个小山沟里。她的级别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农民。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申纪兰一辈子的承诺。
她一生坚定追随党,不论时代形势如何变化,始终坚信“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她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如何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土地面积2942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西沟森林公园是西沟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真实写照。如今它是西沟人民的绿色银行,西沟是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西沟是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还是申纪兰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
曾经,这里山连山,沟套沟,石头成堆,“若想改变苦面貌,我们就要撸起袖子踏实干!”申纪兰的话语铿锵有力,她带着村民上山栽树,下沟垒坝,在高低不平的山沟里摸爬滚打数月。
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申纪兰听了很生气,下决心改变当时大家的想法。1951年,常年主动要求和男人一样干活的申纪兰被选为平顺县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那年她才22岁。
熟悉申纪兰的人都习惯称她为“大姐”,谁家遇到困难了,想到的第一个人也是申纪兰。当年,合作社急缺劳动力,她开始发动西沟村里的妇女劳动,用记工分的方式换报酬。申纪兰发现,一个男性劳力可记10分,而女性只能记5分,她问身边人:“同样牵牲口,凭啥工分不同?”同工不同酬,这一做法伤害了妇女劳动积极性,申纪兰决定组织一场比赛——
“申大姐让我们从最难的技术活干起。我们干得比男的还快,做得更细,记分员就同意给我们记10个工分了。”申纪兰身边人回忆,后来消息传遍了西沟村,那年社里评出21个劳模,妇女就占9个。社务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男女同工同酬,而后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大家亲切地称申纪兰为“妇女姐妹代言人”。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她带领西沟村争取妇女权益的事情,让全国各地妇女燃起希望。也是这一年,她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次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
后来,成为“官”的申纪兰依然作风朴素,黑色布鞋、粗茶淡饭,出行就坐公共汽车,外面出差从不住高价宾馆。1973年,已经是山西省妇联主任的她,身上与农民并无两样。卸任后,申纪兰的心思更全部都在西沟村的发展上,开荒辟地,她带着村民办企业开工厂,香菇大棚、种驴场、核桃露厂……西沟村的红色旅游产业日益蓬勃。
“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离不开劳动。我的根在农村,我只是一名农民,我获得的荣誉也属于劳动人民。”申纪兰说,自己要和西沟村的老百姓一起,一心为村搞建设,努力为民谋福利。
平顺县前任县委书记陈鹏飞在媒体采访中称:“申纪兰大姐去世前两天,我和现任县委书记吴小华到医院探望申纪兰。病重到已体力不支的申大姐仍然坚持坐起,对我们再三叮咛,‘我已经老了,没多少时间了。你们一定要按党的指示办事,听党话,跟党走,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
陈鹏飞眼中的申纪兰勤劳朴实,一身正气,“她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一心为民造福。”
有新闻记载,1956年,西沟遭遇“旱涝风雹”,申纪兰抢先冲在第一线,她是唯一一位用身体堵洪水的干部,陈鹏飞回忆:“申大姐和男人们手挽着手,在湍急险流中筑起一道人墙。洪水过后,西沟村要重新修理水库和大坝,还是她带着大家重建家园。抡大锤,背石头,她比年轻人都有力气。”
2009年,西沟村山上失火,年过80余岁的申纪兰不顾阻拦,坚决上山救火,看着火被熄灭,她才肯下山。乡亲们知道,那是申大姐舍不得山上的一草一木,几千亩荒山在他们的手上换上新装,她常说:“人要文化,树要绿化。”
为了宣传帮助家乡更好地“走出去”,申纪兰不遗余力。在2017年9月举办的“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公益活动中,申纪兰成为家乡沁州黄小米的代言人,当时她正生病卧床,听到能为家乡出力,申纪兰毫不犹豫地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这是2020年的5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全国两会推迟了,但申纪兰一接到会议通知,便执意要到北京开会。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她已身患重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申纪兰发言:“今年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打赢这场硬仗。我是农民代表,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啥盼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这是申纪兰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也是她最后一次为民请命。
现在,西沟村不少村民还能想起2019年秋天,刚刚从北京领回共和国勋章的她,在村务会上,对大家慷慨激昂地说:“上台领奖的时候我沿路走,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我把勋章戴上,还和我握了手表示祝贺,我心里头热乎乎的!没有想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申纪兰说:“我是代表亿万农民光荣地领了这个奖,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我就领不到这个奖。‘十一’那天,我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参加晚上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活动,亲身感受了国家的强大,真是越瞧越高兴啊!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继续跟群众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奔向小康、实现中国梦。”
现在,申纪兰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她的身后,是朴实的西沟村人民,她的身后,站着14亿中国人民。
编辑 韩旭
“申纪兰,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60多年来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老区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这份沉甸甸的颁奖词,囊括了申纪兰的一生。
她获得过的荣誉不胜枚举。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双百人物”等奖项,她都拿了个遍。
自18岁嫁到西沟村,她就把心扎在了这个小山沟里。她的级别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农民。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申纪兰一辈子的承诺。
她一生坚定追随党,不论时代形势如何变化,始终坚信“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她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如何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
一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土地面积2942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西沟森林公园是西沟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真实写照。如今它是西沟人民的绿色银行,西沟是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西沟是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还是申纪兰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
曾经,这里山连山,沟套沟,石头成堆,“若想改变苦面貌,我们就要撸起袖子踏实干!”申纪兰的话语铿锵有力,她带着村民上山栽树,下沟垒坝,在高低不平的山沟里摸爬滚打数月。
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申纪兰听了很生气,下决心改变当时大家的想法。1951年,常年主动要求和男人一样干活的申纪兰被选为平顺县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那年她才22岁。
熟悉申纪兰的人都习惯称她为“大姐”,谁家遇到困难了,想到的第一个人也是申纪兰。当年,合作社急缺劳动力,她开始发动西沟村里的妇女劳动,用记工分的方式换报酬。申纪兰发现,一个男性劳力可记10分,而女性只能记5分,她问身边人:“同样牵牲口,凭啥工分不同?”同工不同酬,这一做法伤害了妇女劳动积极性,申纪兰决定组织一场比赛——
“申大姐让我们从最难的技术活干起。我们干得比男的还快,做得更细,记分员就同意给我们记10个工分了。”申纪兰身边人回忆,后来消息传遍了西沟村,那年社里评出21个劳模,妇女就占9个。社务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男女同工同酬,而后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大家亲切地称申纪兰为“妇女姐妹代言人”。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她带领西沟村争取妇女权益的事情,让全国各地妇女燃起希望。也是这一年,她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次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
后来,成为“官”的申纪兰依然作风朴素,黑色布鞋、粗茶淡饭,出行就坐公共汽车,外面出差从不住高价宾馆。1973年,已经是山西省妇联主任的她,身上与农民并无两样。卸任后,申纪兰的心思更全部都在西沟村的发展上,开荒辟地,她带着村民办企业开工厂,香菇大棚、种驴场、核桃露厂……西沟村的红色旅游产业日益蓬勃。
“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离不开劳动。我的根在农村,我只是一名农民,我获得的荣誉也属于劳动人民。”申纪兰说,自己要和西沟村的老百姓一起,一心为村搞建设,努力为民谋福利。
二
平顺县前任县委书记陈鹏飞在媒体采访中称:“申纪兰大姐去世前两天,我和现任县委书记吴小华到医院探望申纪兰。病重到已体力不支的申大姐仍然坚持坐起,对我们再三叮咛,‘我已经老了,没多少时间了。你们一定要按党的指示办事,听党话,跟党走,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
陈鹏飞眼中的申纪兰勤劳朴实,一身正气,“她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一心为民造福。”
有新闻记载,1956年,西沟遭遇“旱涝风雹”,申纪兰抢先冲在第一线,她是唯一一位用身体堵洪水的干部,陈鹏飞回忆:“申大姐和男人们手挽着手,在湍急险流中筑起一道人墙。洪水过后,西沟村要重新修理水库和大坝,还是她带着大家重建家园。抡大锤,背石头,她比年轻人都有力气。”
2009年,西沟村山上失火,年过80余岁的申纪兰不顾阻拦,坚决上山救火,看着火被熄灭,她才肯下山。乡亲们知道,那是申大姐舍不得山上的一草一木,几千亩荒山在他们的手上换上新装,她常说:“人要文化,树要绿化。”
为了宣传帮助家乡更好地“走出去”,申纪兰不遗余力。在2017年9月举办的“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公益活动中,申纪兰成为家乡沁州黄小米的代言人,当时她正生病卧床,听到能为家乡出力,申纪兰毫不犹豫地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这是2020年的5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全国两会推迟了,但申纪兰一接到会议通知,便执意要到北京开会。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她已身患重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申纪兰发言:“今年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打赢这场硬仗。我是农民代表,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啥盼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这是申纪兰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也是她最后一次为民请命。
现在,西沟村不少村民还能想起2019年秋天,刚刚从北京领回共和国勋章的她,在村务会上,对大家慷慨激昂地说:“上台领奖的时候我沿路走,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我把勋章戴上,还和我握了手表示祝贺,我心里头热乎乎的!没有想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感动!”申纪兰说:“我是代表亿万农民光荣地领了这个奖,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我就领不到这个奖。‘十一’那天,我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参加晚上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活动,亲身感受了国家的强大,真是越瞧越高兴啊!我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继续跟群众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奔向小康、实现中国梦。”
现在,申纪兰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她的身后,是朴实的西沟村人民,她的身后,站着14亿中国人民。
编辑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