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让每个学生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负担,而且在循环的过程中,能促使学生互相学习欣赏,共同提高,有效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了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循环日记 生活化作文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在对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和生活有关的好文章。我们找到一个有效载体——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就是让学生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写生活中的事情,让写作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一、指导方法,循序渐进
刚开始写循环日记时,有些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似乎没什么可写的。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在内容上,要求写发生在学校、家中以及上学、放学路上的真人真事。在篇幅上,不要求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教师批阅、评价日记的优劣时,将重点放在童真童趣上,多发现其情感和态度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句话写得好,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日记中的小红旗、笑脸是学生写作进步的证明,也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式。在方法上,结合阅读教学、日常观察、习作教学等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方法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积累、修改等能力。另外,允许学生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教师均给予尊重,并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二、课堂练笔,拓展训练
将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教师在执教课文时,有意识地在各种阅读教学中融入“说”的训练,挤进“写”的训练,让“读写结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有了标准仿照,如同水有源、木有本,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笔下荷花的不同姿态,然后利用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仿写,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的不同姿态;教学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引导学生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并在自己创编剧本后进行演出,《九色鹿》《三顾茅庐》等课文被学生大胆改编,他们演得有声有色,乐在其中;再如,学习《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写自己经历或看过的一次活动场面……
三、组织活动,丰富素材
组织学生参加儿童节庆祝活动、秋季运动会以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交给学生观察任务的同时,又精心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方法获取写作素材。因为是亲身经历,学生乐说愿写。教师在翻阅学生日记时,能发现很多和活动有关的素材。
四、家校携手,形成合力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有资源开发意识,要将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努力使家长成为激发学生快乐写作的另一种动力。我们平时注意与家长沟通,每次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学校会把活动要求发给家长,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达到促进写作的目的。倡导家长多带孩子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同时,利用家长会教给家长指导孩子写循环日记的方法,如当孩子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时,怎样启发孩子观察生活;平时怎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多鼓励孩子欣赏其他孩子优秀的习作,等等。同时,鼓励家长也在日记后面写上自己的评语。家长们的参与让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更加浓厚了。
五、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人人都渴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是举行小作家展示会。在班级里,让优秀的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这里的优秀学生既包括了整篇文章写得传神的学生,也包括了片段描写精彩的学生,通过这一做法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不难,只要你参与生活,用心体验生活,那么写出来的就是一篇好文章。同时,通过校园红领巾广播室,设立“习作展示台”环节,让优秀习作通过广播传遍整个校园。
二是汇编作品集。教师对平时的课堂练笔、优秀循环日记等作品进行收集、整理,每学期出版校报和优秀循环日记作品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了“铅字”,被全校同学阅读时,写作的自信心倍增,写作的热情更高。这不但给予写作能力强的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让那些在写作上起步慢一些、悟性差一些的孩子明白,原来写作文就是写发生在自己班上的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将身边事写进作文里,激发了写作动力,提升了写作能力,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实验小学)
【关键词】循环日记 生活化作文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在对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和生活有关的好文章。我们找到一个有效载体——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就是让学生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写生活中的事情,让写作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一、指导方法,循序渐进
刚开始写循环日记时,有些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似乎没什么可写的。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在内容上,要求写发生在学校、家中以及上学、放学路上的真人真事。在篇幅上,不要求字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教师批阅、评价日记的优劣时,将重点放在童真童趣上,多发现其情感和态度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句话写得好,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日记中的小红旗、笑脸是学生写作进步的证明,也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式。在方法上,结合阅读教学、日常观察、习作教学等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方法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积累、修改等能力。另外,允许学生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教师均给予尊重,并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二、课堂练笔,拓展训练
将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教师在执教课文时,有意识地在各种阅读教学中融入“说”的训练,挤进“写”的训练,让“读写结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有了标准仿照,如同水有源、木有本,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让学生学习作者笔下荷花的不同姿态,然后利用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仿写,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的不同姿态;教学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引导学生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并在自己创编剧本后进行演出,《九色鹿》《三顾茅庐》等课文被学生大胆改编,他们演得有声有色,乐在其中;再如,学习《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写自己经历或看过的一次活动场面……
三、组织活动,丰富素材
组织学生参加儿童节庆祝活动、秋季运动会以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交给学生观察任务的同时,又精心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方法获取写作素材。因为是亲身经历,学生乐说愿写。教师在翻阅学生日记时,能发现很多和活动有关的素材。
四、家校携手,形成合力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有资源开发意识,要将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努力使家长成为激发学生快乐写作的另一种动力。我们平时注意与家长沟通,每次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学校会把活动要求发给家长,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达到促进写作的目的。倡导家长多带孩子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同时,利用家长会教给家长指导孩子写循环日记的方法,如当孩子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时,怎样启发孩子观察生活;平时怎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多鼓励孩子欣赏其他孩子优秀的习作,等等。同时,鼓励家长也在日记后面写上自己的评语。家长们的参与让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更加浓厚了。
五、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人人都渴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是举行小作家展示会。在班级里,让优秀的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这里的优秀学生既包括了整篇文章写得传神的学生,也包括了片段描写精彩的学生,通过这一做法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不难,只要你参与生活,用心体验生活,那么写出来的就是一篇好文章。同时,通过校园红领巾广播室,设立“习作展示台”环节,让优秀习作通过广播传遍整个校园。
二是汇编作品集。教师对平时的课堂练笔、优秀循环日记等作品进行收集、整理,每学期出版校报和优秀循环日记作品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了“铅字”,被全校同学阅读时,写作的自信心倍增,写作的热情更高。这不但给予写作能力强的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让那些在写作上起步慢一些、悟性差一些的孩子明白,原来写作文就是写发生在自己班上的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将身边事写进作文里,激发了写作动力,提升了写作能力,为语文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