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工作是一门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而新课引入作为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好比汽车的引擎,牵引着一节课的发展。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但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将浓厚的探究热情贯穿于整个课堂。下面结合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做法,谈几点浅见,与同行共研。
一、选用恰当的新课导入方法
数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学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而要想给学生展现数学的无穷魅力,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呆板机械、一成不变的新课导入只会导致学生味同嚼蜡,心生厌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新课。
1.运用数学故事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特殊兴趣的心理特征,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用精彩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作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引入乘方时给学生讲述国王和大臣打赌的故事;在引入相似这一课题时,给学生讲述伽利略测量比萨斜塔高度的故事等等。
2.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比比皆是。教师运用生活实例来引入新课,既可以让学生倍感亲切,又可让学生领会新课学习的目的,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负载在鲜活的事例中。如在学习“有理数”时,通过结合气温高低的表示、大型建筑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表示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事例中明确正、负数的含义。
3.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生产疑问,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师“圆”时,问:“车轮是做成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一听,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便不假思索:“圆的”老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呢?假如做成其它的形状,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可以吗?”同学们一下子兴味盎然,纷纷回答:“不行,因为它们根本就无法滚动!”老师再问:“那做成椭圆,就能滚动了,行吗?”同学们在最初的思考之后,笑着回答:“不行!如果这样的话,车子前进时就会不断颠簸,人在上面就比较难受。”教师再追问一步:“那做成圆形怎么就不颠簸了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明白了圆形车轮轴心到边缘上的点的距离相等,自然的得出了圆的定义。
4.通过知识迁移引入新课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判断”之后,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相似”时,可以自然的通过复习,来引入三角形的相似的判断。
5.亲身实践导入新课
亲身实践导入新课最显著的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他们在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中发现规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操作引入新知识,使知识引入自然、顺畅,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浅显易懂。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引入。教师在课前可以安排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其三个内角剪下来,把他们拼在一起,观察这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6.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即教师针对所要引入新课的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针对问题引起的悬念来引入新课。问题情境导入一般用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让学生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欲言不能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渴望。如在讲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组对边、三组对角对应相等吗?能不能少点条件使判断简单?从而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去探索新的方法。如此的引入,让学生有新奇之感,从而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自由翱翔。
当然,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其它的方式不一而足。
二、新课引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堂完美的数学课,其构成的要素远远不止是有一个精彩的引入,它是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是否优化、训练检测是否到位得当、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等。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切不可将优秀数学课堂的打造完全寄托在新课引入上,错误的认为,只要有了精彩的课堂导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的确如此,则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此外,在进行新课引入时,教师还要明确,它只是新课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进行新课的一个前奏,更主要的教学活动还应是后面的重难点突破上。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让学生因引课而忽视了新知的探究,或长时间沉浸在新课导入带来的乐趣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具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的思绪戛然而止,使其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新课引入的艺术性、技巧性也很强。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和手段来引入新课,都必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目的,根据需要来设计引入。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为了引入而故弄玄虚或张冠李戴,不顾教学实情和学生感受,东扯西拉、胡乱联系。那样的话,不但完全背离了新课引入的目的,而且只能起到画蛇添足,浪费课堂时间的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一、选用恰当的新课导入方法
数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学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而要想给学生展现数学的无穷魅力,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呆板机械、一成不变的新课导入只会导致学生味同嚼蜡,心生厌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新课。
1.运用数学故事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特殊兴趣的心理特征,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用精彩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作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引入乘方时给学生讲述国王和大臣打赌的故事;在引入相似这一课题时,给学生讲述伽利略测量比萨斜塔高度的故事等等。
2.运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比比皆是。教师运用生活实例来引入新课,既可以让学生倍感亲切,又可让学生领会新课学习的目的,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负载在鲜活的事例中。如在学习“有理数”时,通过结合气温高低的表示、大型建筑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表示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事例中明确正、负数的含义。
3.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生产疑问,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师“圆”时,问:“车轮是做成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一听,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便不假思索:“圆的”老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呢?假如做成其它的形状,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可以吗?”同学们一下子兴味盎然,纷纷回答:“不行,因为它们根本就无法滚动!”老师再问:“那做成椭圆,就能滚动了,行吗?”同学们在最初的思考之后,笑着回答:“不行!如果这样的话,车子前进时就会不断颠簸,人在上面就比较难受。”教师再追问一步:“那做成圆形怎么就不颠簸了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明白了圆形车轮轴心到边缘上的点的距离相等,自然的得出了圆的定义。
4.通过知识迁移引入新课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判断”之后,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相似”时,可以自然的通过复习,来引入三角形的相似的判断。
5.亲身实践导入新课
亲身实践导入新课最显著的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他们在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中发现规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操作引入新知识,使知识引入自然、顺畅,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浅显易懂。如对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引入。教师在课前可以安排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其三个内角剪下来,把他们拼在一起,观察这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引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6.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即教师针对所要引入新课的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针对问题引起的悬念来引入新课。问题情境导入一般用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让学生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欲言不能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渴望。如在讲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组对边、三组对角对应相等吗?能不能少点条件使判断简单?从而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去探索新的方法。如此的引入,让学生有新奇之感,从而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自由翱翔。
当然,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其它的方式不一而足。
二、新课引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堂完美的数学课,其构成的要素远远不止是有一个精彩的引入,它是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是否优化、训练检测是否到位得当、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等。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切不可将优秀数学课堂的打造完全寄托在新课引入上,错误的认为,只要有了精彩的课堂导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的确如此,则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此外,在进行新课引入时,教师还要明确,它只是新课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进行新课的一个前奏,更主要的教学活动还应是后面的重难点突破上。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让学生因引课而忽视了新知的探究,或长时间沉浸在新课导入带来的乐趣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具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的思绪戛然而止,使其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新课引入的艺术性、技巧性也很强。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和手段来引入新课,都必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目的,根据需要来设计引入。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为了引入而故弄玄虚或张冠李戴,不顾教学实情和学生感受,东扯西拉、胡乱联系。那样的话,不但完全背离了新课引入的目的,而且只能起到画蛇添足,浪费课堂时间的结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