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阶段,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学生的写作存在着很多问题,“假”、“大”、“空”现象随处可见。叶圣陶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作文教学中提出了“求诚”观点,提出把作文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作要做到诚实,内容和情感的诚实,这就要求学生要让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且要善于观察生活。重点强调作文要与做人统一,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叶圣陶的理论对今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都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他的看法也算得上“治假”的一剂良方,值得当代教师和学生去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写作 叶圣陶 作文教学思想 “求诚”
“求诚”是叶圣陶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叶圣陶认为应当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是用笔说话。写作时,应当对写作的对象有真切的把握,仔细的观察,还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诚实。叶圣陶提出要做到“求诚”,必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还要使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在“求诚”的道路上,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诚实的、自己的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1]
1.内容的真实
叶圣陶为《学作文》的题词上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语,说套话”。我们在进行作文时,从所要写的客观事实方面讲,对所要描写的客体对象必须有真切的把握,不能以偏概全或是凭感觉作文。在没有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创作者是很难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这不可能会写出好的作文。
2.情感的真实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2]这种要求可称为“求诚”。叶圣陶先生认为两种心理促使人们动手写作:一种是希望把自己的想法、经验、独特的见解甚至心情展示给别人看,并希望有很多的人看到。而另一种则是对生活发生一种兴趣,例如情感、生活、遭遇等等,同时仿佛受到了压迫,而非要把它写出来。作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情感要是发于自己内心的,不能为了迎合某种事物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口是心非地去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里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些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是相吻合的。
(二)写自己经验以内的话
叶圣陶在《写作什么》中讲到:“写作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好的材料了”。[3]叶圣陶先生认为经验是清楚地认识外物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无论是我们平时说话还是写作,都应该是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以内的东西。作文的材料如若不是经验范围内的,会让读者觉得无病呻吟。好词佳句的使用可以使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一味地堆砌辞藻,没有真实情感的文章,也不一定是好的文章。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的,“作文绝不是把一些很好听、很漂亮的花言巧语写在纸上算完事的,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里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作文的本意。”[4]
(三)观察周至为“诚实”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就应该有意地应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提笔写作要“诚实”地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来写,“不诚实”的东西写出来是不仅欺骗了自己,还欺骗了别人。我们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可写得出真感情,写得头头是道,且容易得多。叶老先生讲过,从旁描叙的文章少不了观察的功夫,观察得周至时,已把外面的一切收纳到我们内面。然后写出来,这是另一意义的‘诚实’;同样可以写成‘好’的文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的习作目标与内容都强调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可见,观察对于写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训练
作文如何求诚,叶圣陶认为关键在于生活充实,生活充实不论是对写作还是生活都非常重要,“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地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富,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2]。就拿写作来说,充实的生活让创作者对世界和人生有更加深刻和透彻的认识,使创作者有丰富的内心感受,写作前就感到不吐不快,写作时便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情感想要抒发。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实践都可以为写作提供材料。叶圣陶说,“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
训练思想即批判、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密切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包括精神生活的实际,在应用中训练思想,以养成诚实的品德,正确的思想方法。训练思想就是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有了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作者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去观察和发现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我们看过朱自清的《给妇亡》,作者在妻子逝世三周年而作的文章,那种从心里流出来的真情实感才得以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那种丧妻之痛给作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才写出来这么感人肺腑的散文,这是作者的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至于培养感情,叶圣陶说过:“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5]叶圣陶认为培养感情与训练思想密不可分,培养情感,要从思想和经验入手,接近生活核心,全身心投身于自己的工作,浸渍其中来增加切实的思想能力。写作的主体在作文时,表达的情感一定要与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相同,叶圣陶强调作文即是做人,作文与做人相统一的原则。学生写作往往很少出于自己的真实内心,为作文而作文的勉强写作,违背了求诚,让写作成为一种文字游戏、一种装饰而无实际用处的行为,这必将是有害而无益的。
【参考文献】
[1] [2] [3] 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5]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建出版社,2013.
【关键词】写作 叶圣陶 作文教学思想 “求诚”
“求诚”是叶圣陶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叶圣陶认为应当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是用笔说话。写作时,应当对写作的对象有真切的把握,仔细的观察,还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诚实。叶圣陶提出要做到“求诚”,必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还要使自己的生活不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在“求诚”的道路上,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诚实的、自己的话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1]
1.内容的真实
叶圣陶为《学作文》的题词上说:“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语,说套话”。我们在进行作文时,从所要写的客观事实方面讲,对所要描写的客体对象必须有真切的把握,不能以偏概全或是凭感觉作文。在没有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创作者是很难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这不可能会写出好的作文。
2.情感的真实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2]这种要求可称为“求诚”。叶圣陶先生认为两种心理促使人们动手写作:一种是希望把自己的想法、经验、独特的见解甚至心情展示给别人看,并希望有很多的人看到。而另一种则是对生活发生一种兴趣,例如情感、生活、遭遇等等,同时仿佛受到了压迫,而非要把它写出来。作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情感要是发于自己内心的,不能为了迎合某种事物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口是心非地去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里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些与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是相吻合的。
(二)写自己经验以内的话
叶圣陶在《写作什么》中讲到:“写作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确的经验,写作就不愁没有好的材料了”。[3]叶圣陶先生认为经验是清楚地认识外物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无论是我们平时说话还是写作,都应该是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以内的东西。作文的材料如若不是经验范围内的,会让读者觉得无病呻吟。好词佳句的使用可以使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一味地堆砌辞藻,没有真实情感的文章,也不一定是好的文章。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的,“作文绝不是把一些很好听、很漂亮的花言巧语写在纸上算完事的,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里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作文的本意。”[4]
(三)观察周至为“诚实”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就应该有意地应接外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提笔写作要“诚实”地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来写,“不诚实”的东西写出来是不仅欺骗了自己,还欺骗了别人。我们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可写得出真感情,写得头头是道,且容易得多。叶老先生讲过,从旁描叙的文章少不了观察的功夫,观察得周至时,已把外面的一切收纳到我们内面。然后写出来,这是另一意义的‘诚实’;同样可以写成‘好’的文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的习作目标与内容都强调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可见,观察对于写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训练
作文如何求诚,叶圣陶认为关键在于生活充实,生活充实不论是对写作还是生活都非常重要,“生活充实的涵义,应是阅历地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富,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2]。就拿写作来说,充实的生活让创作者对世界和人生有更加深刻和透彻的认识,使创作者有丰富的内心感受,写作前就感到不吐不快,写作时便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情感想要抒发。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实践都可以为写作提供材料。叶圣陶说,“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
训练思想即批判、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密切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包括精神生活的实际,在应用中训练思想,以养成诚实的品德,正确的思想方法。训练思想就是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有了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作者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去观察和发现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我们看过朱自清的《给妇亡》,作者在妻子逝世三周年而作的文章,那种从心里流出来的真情实感才得以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那种丧妻之痛给作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才写出来这么感人肺腑的散文,这是作者的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至于培养感情,叶圣陶说过:“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5]叶圣陶认为培养感情与训练思想密不可分,培养情感,要从思想和经验入手,接近生活核心,全身心投身于自己的工作,浸渍其中来增加切实的思想能力。写作的主体在作文时,表达的情感一定要与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相同,叶圣陶强调作文即是做人,作文与做人相统一的原则。学生写作往往很少出于自己的真实内心,为作文而作文的勉强写作,违背了求诚,让写作成为一种文字游戏、一种装饰而无实际用处的行为,这必将是有害而无益的。
【参考文献】
[1] [2] [3] 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5]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建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