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教师身兼学者和师者双重身份,故而其师德体系以学者角色为前提,以师者角色为根本。然而,在量化科研的体制和氛围中,大学教师渐渐忘却师者的身份,师者意识淡化已经成为大学教师师德问题的集中体现。今天加强大学教师师德建设,必须立足于师者意识的重塑。师者意识来自对“师”的确认与体验,因此加深职业认知、密切师生交往和推进教学学术是重塑师者意识的三个基本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教师;学者;师者意识;师德
作者简介
李菲,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大学教师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群体之一,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有关,也与人们与大学教育之间日益紧密的利益关系有关。其中有关大学教师不良行为的报道更是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这些报道不约而同地指向“师德”。“师德”,成了大学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师者与学者:大学教师的双重身份
(一)学者身份是前提
大学教师是探索高深学问的人,其身份之一是学者,其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均以学者身份为基础。就是说,如果没有学术专长,大学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学术性,就无法为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所以雅斯贝尔斯说:“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1]同样,大学教师如果没有学术专长,其社会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也将大打折扣。学者身份是大学教师复杂社会关系的交汇点,故而其师德体系以学者角色为前提,即教学伦理、服务伦理中都蕴含着学者的道德人格。
(二)师者身份是根本
大学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院所,“大学拥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有条不紊地发现并且传授那些关于严肃的和重要的事物的真理。”[2]所以,大学教师不仅是学者,更是肩负教书育人职责和使命的教师。师者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身份,这决定了师者的角色和形象是师德的根本体现。学术伦理、服务伦理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必然会牵涉人们对教师师者形象的评价。因此,大学教师的师德是以处理师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师者与社会服务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成为好的教师,而不仅仅是好的学者,是大学教师师德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师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师者意识淡化:大学教师师德问题的
集中体现
师者与学者在大学教师身上本是一体的,但是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职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学教师的师者角色逐渐被遮蔽,师者意识日益淡化,这成为其师德问题的集中表现。
(一) 师者意识淡化的表现
简单来说,师者意识就是作为教师的角色意识、职责意识。师者意识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为人师表意识淡化。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和要求,指教师要以身立教、立德树人。大学教师为人师表意识的淡化,首先体现为忽视价值引导职责。在认识上,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大学教育具有专业性,而且院系和学校都有专门负责学生思想工作的教师,所以大学教师应该只负责教学即可。在实践中,他们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价值观、知识伦理、职业伦理的引导,而且不能冷静、理性地面对学生问题,处理师生矛盾,甚至出现了一些有失教师尊严的失德行为。其次,一些教师不注意言论的社会道义。教师和普通民众一样享有言论自由,但又不同于普通民众,他们身负道德责任,不能随意发表有违社会道义的言论,但今天一些教师却忘记了这一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也存在妄议他人观点、情绪化批评社会问题的行为。
第二,遗忘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师德的最高体现,但今天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很多教师来说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桃李满天下”不再是教师的工作动力和职业追求,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再令教师欣喜若狂、备受鼓舞。教师更关心的是个人利益,职业的生存意义更加凸显。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一路竞争,意味着资源、权力的扩大,而不是教师修养的提升和职业价值与使命的实现。曾有教师将大学教师的处境划分为“金字塔”式的六个层次,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并认为“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努力走向顶端即成为“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才是奋斗目标。此说法虽有不当之处,但着实道出了某些教师的职业心态与状态。成为好的大学教师,这一教育理想已经渐渐被丢弃。
第三,不尊重学生的利益。美国学者布朗在分析教育的道德性时指出:“它(指教育)是道德的,因为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活动,它包含着对他人利益的实践关怀。”[3]当教师淡忘自己的师者身份时,学生的利益便不再是他们尊重和关心的重点。
学生的利益被轻视。这主要反映为教师敷衍、应付教学。在很多教师心中,教学已经变成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为了应对这项任务,教师采取了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潦草备课,机械讲课,偶尔缺课,让研究生代课,无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做其他科作业,不批改学生作业。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彼此相安无事,已经成为大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一种默许状态。
学生的利益被压榨。如今大学中有一种“老板式”的师生关系,即学生为老师打工,老师付给其一定的薪酬。老板式的师生关系存在学生利益被压榨的隐患。教师只布置任务,只提要求,只要结果,至于该怎么做,那就是学生的事了。所谓的引导、指导多半不是直接出于对学生发展的考虑,而是基于项目或自身需求的考虑。
(二)师者意识淡化的原因
第一,教师职业去圣化的影响。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求真”转向“求用”,于是在精英教育阶段中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以及高高在上的骄子之师的地位开始动摇,教师职业出现“去圣化”。同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学分制和选修课程的推行和深化,使学生逐渐将大学看作是提供各种教育教学服务的机构,大学教师作为道德和知识引领者的形象褪色,“越來越作为一个提供教学服务的人员”[4]。这种变化使一些教师淡忘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失去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忽视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大学教师身兼学者和师者双重身份,故而其师德体系以学者角色为前提,以师者角色为根本。然而,在量化科研的体制和氛围中,大学教师渐渐忘却师者的身份,师者意识淡化已经成为大学教师师德问题的集中体现。今天加强大学教师师德建设,必须立足于师者意识的重塑。师者意识来自对“师”的确认与体验,因此加深职业认知、密切师生交往和推进教学学术是重塑师者意识的三个基本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教师;学者;师者意识;师德
作者简介
李菲,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大学教师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群体之一,这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有关,也与人们与大学教育之间日益紧密的利益关系有关。其中有关大学教师不良行为的报道更是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这些报道不约而同地指向“师德”。“师德”,成了大学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师者与学者:大学教师的双重身份
(一)学者身份是前提
大学教师是探索高深学问的人,其身份之一是学者,其教育教学、社会服务均以学者身份为基础。就是说,如果没有学术专长,大学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学术性,就无法为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所以雅斯贝尔斯说:“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1]同样,大学教师如果没有学术专长,其社会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也将大打折扣。学者身份是大学教师复杂社会关系的交汇点,故而其师德体系以学者角色为前提,即教学伦理、服务伦理中都蕴含着学者的道德人格。
(二)师者身份是根本
大学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院所,“大学拥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有条不紊地发现并且传授那些关于严肃的和重要的事物的真理。”[2]所以,大学教师不仅是学者,更是肩负教书育人职责和使命的教师。师者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身份,这决定了师者的角色和形象是师德的根本体现。学术伦理、服务伦理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必然会牵涉人们对教师师者形象的评价。因此,大学教师的师德是以处理师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师者与社会服务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成为好的教师,而不仅仅是好的学者,是大学教师师德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师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二、师者意识淡化:大学教师师德问题的
集中体现
师者与学者在大学教师身上本是一体的,但是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职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学教师的师者角色逐渐被遮蔽,师者意识日益淡化,这成为其师德问题的集中表现。
(一) 师者意识淡化的表现
简单来说,师者意识就是作为教师的角色意识、职责意识。师者意识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为人师表意识淡化。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和要求,指教师要以身立教、立德树人。大学教师为人师表意识的淡化,首先体现为忽视价值引导职责。在认识上,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大学教育具有专业性,而且院系和学校都有专门负责学生思想工作的教师,所以大学教师应该只负责教学即可。在实践中,他们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价值观、知识伦理、职业伦理的引导,而且不能冷静、理性地面对学生问题,处理师生矛盾,甚至出现了一些有失教师尊严的失德行为。其次,一些教师不注意言论的社会道义。教师和普通民众一样享有言论自由,但又不同于普通民众,他们身负道德责任,不能随意发表有违社会道义的言论,但今天一些教师却忘记了这一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也存在妄议他人观点、情绪化批评社会问题的行为。
第二,遗忘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师德的最高体现,但今天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很多教师来说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桃李满天下”不再是教师的工作动力和职业追求,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再令教师欣喜若狂、备受鼓舞。教师更关心的是个人利益,职业的生存意义更加凸显。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一路竞争,意味着资源、权力的扩大,而不是教师修养的提升和职业价值与使命的实现。曾有教师将大学教师的处境划分为“金字塔”式的六个层次,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并认为“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努力走向顶端即成为“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才是奋斗目标。此说法虽有不当之处,但着实道出了某些教师的职业心态与状态。成为好的大学教师,这一教育理想已经渐渐被丢弃。
第三,不尊重学生的利益。美国学者布朗在分析教育的道德性时指出:“它(指教育)是道德的,因为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活动,它包含着对他人利益的实践关怀。”[3]当教师淡忘自己的师者身份时,学生的利益便不再是他们尊重和关心的重点。
学生的利益被轻视。这主要反映为教师敷衍、应付教学。在很多教师心中,教学已经变成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为了应对这项任务,教师采取了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潦草备课,机械讲课,偶尔缺课,让研究生代课,无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做其他科作业,不批改学生作业。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彼此相安无事,已经成为大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一种默许状态。
学生的利益被压榨。如今大学中有一种“老板式”的师生关系,即学生为老师打工,老师付给其一定的薪酬。老板式的师生关系存在学生利益被压榨的隐患。教师只布置任务,只提要求,只要结果,至于该怎么做,那就是学生的事了。所谓的引导、指导多半不是直接出于对学生发展的考虑,而是基于项目或自身需求的考虑。
(二)师者意识淡化的原因
第一,教师职业去圣化的影响。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求真”转向“求用”,于是在精英教育阶段中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以及高高在上的骄子之师的地位开始动摇,教师职业出现“去圣化”。同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学分制和选修课程的推行和深化,使学生逐渐将大学看作是提供各种教育教学服务的机构,大学教师作为道德和知识引领者的形象褪色,“越來越作为一个提供教学服务的人员”[4]。这种变化使一些教师淡忘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失去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忽视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