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有通过实验,许多生物现象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严重。随着教育的改革,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的特点。
  此时,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实验规则和技能的教育,不精心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项目,学生不明白实验目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事项,则不仅效果不好,甚至会出现实验秩序乱,自然无法达到应有的实验目的。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为使每个实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大生物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实验规则和技能。
  一、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教师应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教师。总之,要使学生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
  如制作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事先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培养好骨干,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就要特别强调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如顺时针调节粗调节轮时,使镜筒缓慢向下,这时头应向左侧偏下,眼光与装片在同一水平面上,眼要特别注意物镜下降的位置,当物镜靠近装片时停止。这时用左眼从目镜观察,同时右眼也要睁开,用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轮,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对准焦点,看清物像为止。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回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万不能违反操作规程,下降镜筒时,一定要从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盖玻上,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教师也可以用两台显微镜示范,一台是已经对好光的,另一台则是已找到标本清晰图像的,让学生观察后做模仿。
  三、有实事求是和富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如果一个实验小组两人,则一人做实验,一人记录,下一次实验互相对调。实验绘图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按照观察到的实际画,在实验课中完成。如在解剖鲫鱼时,有的学生发现鱼的心室和动脉球的搏动位置在心房的上方,而在生物教学挂图中,心室位于心房下侧,在心室前端有一白色的动脉球,这就要按实际看到的画。又如初中生物课本中,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在实验报告册上要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要用0.01%亚基蓝溶液作为染色剂,如果此种试剂一时买不到,不进行染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大,那么在显微镜下很难看清其细胞膜和细胞核等。为了观察清楚,这时我提示学生是否也可用稀释的碘酒或墨水作为染色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学生试着做了,结果很满意: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被染成黄(红)色,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看得很清楚。细胞周围空间呈白色,图像很清晰。我再问:有些同学即使不用牙签轻刮口腔上皮,用一滴口水,处理后也可找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又是为什么?等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和实际操作、制作能力,观察思维、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
  在做每个实验前后,学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实验时沾污实验仪器和试剂、样品、标本,从而引起实验误差,同时还要求学生不应做与本实验无关的动作,以免损坏实验仪器,甚至发生意外事故。要节约实验材料,如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只要取一张洋葱表皮就够了,不必取大块,另外如擦镜纸、吸水纸、大头针和各种试剂等也要节约使用。严禁将教学器具如镊子、放大镜、剪子等带出实验室。同时为保证实验用品、材料、仪器不丢失,在实验前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份实验仪器、材料登记表,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后核实,并填写本节课的实验名称,日期,班级和组别等,最后要签名,以示清点核实无误并承担责任。实践证明,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爱护关心仪器和经常节约实验材料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
  五、做好实验小结,启发学生自我评价
  实验结束前,教师可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学生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学生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学生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如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要帮助其克服怕麻烦、怕脏、怕腥味的娇惯心理,自觉做好实验。最终要使学生懂得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六、始终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
  学生要养成整齐清洁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不得乱丢纸屑、杂物,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清洁实验桌(台)凳。对于贵重仪器如显微镜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完毕用软布认真擦净其各个部分,镜头(目镜和物镜)必须用擦镜纸轻轻地擦,擦完后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置于两侧,再将镜筒下降,目镜、物镜放入镜头里的规定位置,反光镜镜面要直立,以免落灰尘,罩上镜罩,把显微镜放回箱内,固定螺丝要拧紧,镜箱要锁牢,最后由值日生做好整个实验室的安全检查。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1]为了能够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我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利用各种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好动、好胜”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因势利导,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6日报道,按体积计算,全球货物贸易的80%是通过海洋运输,而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七个都位于中国.根据英国《劳氏日报》(英国一家全球航运业权威媒
期刊
摘 要: 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拓展实验 设疑引探 对比实验 设计方案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实验教学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实验教学在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上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以其生动的魅力和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知的世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科领域或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
目的:过建立急性炎症模型,应用热立清直肠滴注液干预,观察其对急性炎症的治疗效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该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由于课本容量有限,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教师要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运用现代技术——多媒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初中化学中有几十个概念,要使学生搞清这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不容易,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摘 要: “导学提纲”模式以明确的目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探究能力,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文以高中生物“细胞的呼吸”为例,对“导学提纲”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导学提纲 “细胞呼吸” 设计 运用    为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顺利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许多教师课前布置了自学预习,但由于受知识面、自学能力、迁移拓展能力等限制,许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