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但是由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足,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现时成果的认同和吸纳不足,对我国的国情了解不够,以致缺乏厚实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依托和生动的教育实践的支撑。语文教学丧失了应有的意味,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那么,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有哪些弊端呢?
一、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仍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主宰。这两种课型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与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毫无学习兴趣,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白讲,是无效劳动。”学生个个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假如我们平日的阅读课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课文都采用逐段讲读的方法、固守固定的模式,那么教师就是在“复制”文本,再粘贴给学生。特别是一些教师死盯着“教参”不放,视其为真理,势必使课堂缺乏创新的空间、创造的土壤,必然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思维流动,学生乏味在所难免。
二、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的一道“风景线”。这种课往往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一些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过分注重思想意义的挖掘,议论过多,脱离文本,久而久之,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会因此慢慢地失去。
三、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文字训练。有的课文本来读读学生就懂,一些教师非用课件演示一下,显得画蛇添足。有的课课件繁杂,一到咬文嚼字的时候,一些教师就用课件演示代替,这当然就没有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课外资料充斥课堂。一些教师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各种资料取代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深奥难学的科学知识。
五、轻视讲解、轻视分析,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新课标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当然,这种提法是完全正确的。那么,是不是教师就不能去分析、去理解了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说:我们所否定的是烦琐分析。说明合理的分析还是必要的。比如说,面对文章整体要找一个切入点,当然要分析;在具体形象的描绘后,或在情感活动的熏陶后,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提炼、归纳,作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当然要分析;对段意的归纳,对中心的体会,都离不开必要的分析。所以,分析要适时,不宜处处分析,尽可能以读或其他个体的言语实践取代。
六、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课堂上安排小组讨论,一些教师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有的学生趁机说话、打闹,有的干脆是老豆角子——干闲着了。这样,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个人还没有考虑好,又如何去讨论呢?学生也没有了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这样的课堂上难以产生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这又怎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七、忽视默读能力培养。学生不可能读尽天下的好书,但我们应该承认,默读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阅读的快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成人,他们在读书时大多就是采用默读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其中当然包括默读方法。同时也提出:“多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教学建议。然而,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却被教师们忽视了,犹如水中浮萍,未落在实处。教师一味追求“书声琅琅”之风呈蔓延之势。由于默读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不出声,这一点对一节课,特别是公开课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就会使课堂变得“冷清”。再加上学生默读的技能缺乏训练,速度不便控制,所用时间参差不齐,效果自然不便检查,教师们便逐渐淡化了这种阅读方式。即使训练了,也是语文课堂“静动结合”的需要。归根到底,是教师过分关注出声的朗读制造的音响效果和浓烈的“读书氛围”,而忽视了默读较之出声读,在速度、阅读量和供读者思考、感悟的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优势。
反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插秧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要求整齐划一,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填鸭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只突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标准化”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更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存在。其实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
“语文”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每一个语文课堂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永远散发语文的独特的芳香。
那么,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有哪些弊端呢?
一、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仍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主宰。这两种课型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与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毫无学习兴趣,更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白讲,是无效劳动。”学生个个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假如我们平日的阅读课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课文都采用逐段讲读的方法、固守固定的模式,那么教师就是在“复制”文本,再粘贴给学生。特别是一些教师死盯着“教参”不放,视其为真理,势必使课堂缺乏创新的空间、创造的土壤,必然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思维流动,学生乏味在所难免。
二、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自然课,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的一道“风景线”。这种课往往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一些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过分注重思想意义的挖掘,议论过多,脱离文本,久而久之,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会因此慢慢地失去。
三、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文字训练。有的课文本来读读学生就懂,一些教师非用课件演示一下,显得画蛇添足。有的课课件繁杂,一到咬文嚼字的时候,一些教师就用课件演示代替,这当然就没有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课外资料充斥课堂。一些教师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各种资料取代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深奥难学的科学知识。
五、轻视讲解、轻视分析,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新课标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当然,这种提法是完全正确的。那么,是不是教师就不能去分析、去理解了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说:我们所否定的是烦琐分析。说明合理的分析还是必要的。比如说,面对文章整体要找一个切入点,当然要分析;在具体形象的描绘后,或在情感活动的熏陶后,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提炼、归纳,作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当然要分析;对段意的归纳,对中心的体会,都离不开必要的分析。所以,分析要适时,不宜处处分析,尽可能以读或其他个体的言语实践取代。
六、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课堂上安排小组讨论,一些教师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有的学生趁机说话、打闹,有的干脆是老豆角子——干闲着了。这样,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个人还没有考虑好,又如何去讨论呢?学生也没有了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这样的课堂上难以产生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这又怎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七、忽视默读能力培养。学生不可能读尽天下的好书,但我们应该承认,默读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阅读的快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成人,他们在读书时大多就是采用默读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其中当然包括默读方法。同时也提出:“多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教学建议。然而,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却被教师们忽视了,犹如水中浮萍,未落在实处。教师一味追求“书声琅琅”之风呈蔓延之势。由于默读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不出声,这一点对一节课,特别是公开课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就会使课堂变得“冷清”。再加上学生默读的技能缺乏训练,速度不便控制,所用时间参差不齐,效果自然不便检查,教师们便逐渐淡化了这种阅读方式。即使训练了,也是语文课堂“静动结合”的需要。归根到底,是教师过分关注出声的朗读制造的音响效果和浓烈的“读书氛围”,而忽视了默读较之出声读,在速度、阅读量和供读者思考、感悟的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优势。
反观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插秧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要求整齐划一,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填鸭式”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只突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标准化”教学的课堂不是诗意的课堂,因为它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更看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存在。其实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
“语文”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而是教什么。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每一个语文课堂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永远散发语文的独特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