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时间,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学习故事”合作小组研习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进班观察。记得刚走进张老师的班级,我还有些不以为然:这活动室的环境创设和其他班级相比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看上去也不是很美!然而几天观察下来,我发现张老师的班级环境每天都会有变化,而这一切变化都源于对孩子的兴趣及需要的了解。如,第一天,我看到美工区只有一张桌子;第二天,我发现美工区多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些绘画材料,还放着两只装着小乌龟和植物的鱼缸;第三天,我发现那张桌子被移到了活动室门口,桌上少了纸笔,多了各种恐龙模型。一开始我不明白张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在和张老师沟通之后才明白,她的每一步改变都与班里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相关。比如,张老师发现前一天在美工区玩的孩子很多,比较拥挤,所以她第二天在美工区边上增加了一张放有画笔和画纸的桌子,还希望孩子们能在方便观察的条件下关注鱼缸里的生物,以拓展活动内容。后来她发现班里有些孩子对恐龙很感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很多恐龙模型,因此她又将这张桌子变成了恐龙展台,并且考虑到活动室空间比较小,所以将这张桌子移到了活动室门口。
这时我意识到张老师这一系列的改变原来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满足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的学习。而这些潜在的教学策略是真正地视孩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真正地尊重他们。反思我们以往的环境创设没有做到眼里有孩子,有时是“为了美化活动室”,有时是“为了契合评定标准”,有时甚至是为了“看起来我们做了很多事”。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回到班级,开始反思自己班里的环境创设有没有契合孩子的兴趣,能否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
那天,在美工区,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用色比较单调。原来孩子们只是随手从就近的材料筐里取纸,材料筐里有什么颜色的纸就用什么颜色的纸。于是,我提供了装有各种色纸的布袋,挂在美工区的墙上,便于孩子们按需选择,自主地进行艺术表现。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颜色果然丰富了很多。
我班有几个孩子很喜欢剪贴,以前我总希望他们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投放的材料中能让他们现成剪贴的比较少。那天,我意识到应尊重这几个孩子喜欢剪贴的兴趣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在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后,再逐步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象。
那天,我班选择美工区的孩子很多,导致孩子们无法静心,有些躁动。于是我挪开美工区的分隔柜,在旁边的桌子上铺上桌布,摆上了美工材料。孩子们马上发现了美工区的变化,一些孩子自然被分流了,避免了拥挤。
我班美工区的胶棒、彩笔、记号笔、剪刀都是集中放在一个架子上的,每当几个孩子同时取放时就会发生拥挤。现在我将这些材料分放在不同的筐里,并且摆在方便孩子取放的位置。很显然,孩子们取放材料方便多了,自主的表达表现也多了。
以上小小的改变使我认识到以幼儿为主体的环境真的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这种“跟随孩子的需要改变环境”的做法需基于对孩子学习兴趣和需要的关注、识别,目的是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适宜的条件和机会。在这方面,我将继续努力。
这时我意识到张老师这一系列的改变原来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满足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的学习。而这些潜在的教学策略是真正地视孩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真正地尊重他们。反思我们以往的环境创设没有做到眼里有孩子,有时是“为了美化活动室”,有时是“为了契合评定标准”,有时甚至是为了“看起来我们做了很多事”。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回到班级,开始反思自己班里的环境创设有没有契合孩子的兴趣,能否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
那天,在美工区,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用色比较单调。原来孩子们只是随手从就近的材料筐里取纸,材料筐里有什么颜色的纸就用什么颜色的纸。于是,我提供了装有各种色纸的布袋,挂在美工区的墙上,便于孩子们按需选择,自主地进行艺术表现。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颜色果然丰富了很多。
我班有几个孩子很喜欢剪贴,以前我总希望他们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投放的材料中能让他们现成剪贴的比较少。那天,我意识到应尊重这几个孩子喜欢剪贴的兴趣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在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后,再逐步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象。
那天,我班选择美工区的孩子很多,导致孩子们无法静心,有些躁动。于是我挪开美工区的分隔柜,在旁边的桌子上铺上桌布,摆上了美工材料。孩子们马上发现了美工区的变化,一些孩子自然被分流了,避免了拥挤。
我班美工区的胶棒、彩笔、记号笔、剪刀都是集中放在一个架子上的,每当几个孩子同时取放时就会发生拥挤。现在我将这些材料分放在不同的筐里,并且摆在方便孩子取放的位置。很显然,孩子们取放材料方便多了,自主的表达表现也多了。
以上小小的改变使我认识到以幼儿为主体的环境真的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这种“跟随孩子的需要改变环境”的做法需基于对孩子学习兴趣和需要的关注、识别,目的是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适宜的条件和机会。在这方面,我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