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美教育方法初探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le_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崇尚美,创造美的良好习惯,作者对审美教育方法作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审美教育;习惯;熏陶;能力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e esthetic edu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method searches
  Li Shiliang; Li Juwen
  【Abstract】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raises student's esthetic ability, is helpful fosters in the student advocates America, created the beautiful good custom, the author has made the preliminary inquisition to the esthetic education method.
  【Key words】Esthetic education; Custom; Gradually influencing; Ability
  
  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涉及内容广,所选的课文是古今中外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容,语文教学理应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审美教育的原则和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知、赏析、摹仿、创造,产生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心灵,养成崇尚美、创造美的良好习惯。
  1. 重视阅读,激发形象思维,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这一优势资源,反复阅读,熟读成诵,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诸之于耳,形成语感效应,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体感知课文,在头脑中构建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进入审美境界,去领略课文美的意蕴,受到美的熏染。对于朱自清的《绿》,可用范读、齐读、默读等多种方式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和情感基调,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淀进行形象思维,想象出荷叶那种鲜润、水灵,绿的充满生机和活力,进而更好地理解梅雨潭“醉人的绿”的特征,文中“鸡蛋清”、“碧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些鲜活形象要在反复阅读中去感知,让学生进入到作品中清新明快,奋发向上的美妙境界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产生审美的精神愉悦。《春》中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要反复品读,闭目联想,可爱的春风形象定会浮现脑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如同聆听一首悦耳动听的音乐,“朝暮”、“四时”的景观顿现眼前。简言之,课文中审美形象有间接性的特点,我们要善于品读,从一行行的文字之中建立起形象感,达到以形感人的目的。
  2. 赏析优美语言,把玩细节,进行美的熏陶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美的语言往往体现在和谐的语音、丰富的语义和褒贬有别的情感色彩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反复体味把玩,咀嚼文中准确传神的遣词炼句。《绿》中一处精彩比喻就点染了梅雨亭形象:“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浮”字极为传神地就把梅雨亭上下高险雄奇的气势写得活灵活现.。《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一片片叶子和花上”,只着一个“泻”便准确贴切而又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照在荷花上的迷人美景,动静相映,妙趣无穷。
  一篇作品的美往往体现在细节上。引导学生欣赏细节描写的语言,就能对整体内容领会得更加深入细腻。鲁迅《故乡》中一处景物描写是这样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简单一句话却包容着丰富的内容:“枯草” 、“当风”说明时令已是深冬。“瓦楞上许多枯草”表明老屋的破败冷落,“抖”字又逼真地写出“我”的内心感触,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再如《变色龙》中铁匠赫留金“举起那根被狗咬伤的血淋淋的手指头”也是一处细节,仔细品味,形象凸现。
  3. 描摹美的形象,创设情境,培养美的情操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积极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情趣,感知丰富形象,体味真实性情。恰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在教学毛泽东词作《沁园春· 雪》时,就应积极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双翼,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象,神驰于那洁白无瑕的银色世界,陶醉于北国雪原的迷人风光之中,从而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与神奇。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向学生描摹课文中的美好形象,使之在美感愉悦中享受审美乐趣,净化心灵世界,提升人生品味。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美、意境美,把美的形象描摹得愈是鲜明、生动、新颖、逼真,就能引发联想,拓展想象,激发审美情趣。《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那不可抑制的悲情及爱戴崇敬之心全被作者融化在低沉、舒缓而深挚的“怀念——寻找——呼喊”之中,总理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于漪老师教学本文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倾注真情,展示周总理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从而在学生稚嫩的心田荡起涟漪,产生强烈共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早春时分,活泼的鸭子扑着双翅嬉戏于江河池塘之中,由这一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发开去,便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顿悟,意味隽永,不由得人们不去领会深藏其中的人生哲理。
  4. 重视参悟,由情入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审美鉴赏又是审美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以体验为基础的直觉把握,而不依赖于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适时点拨,伺机诱导,促进学生的内省和参悟。
  比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应让学生反复诵读,逐渐浸沉于荷塘月色的幽美意境之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再进一步启发学习领悟到作者这种朦胧之美的感受,恰好吻合了他当时颇不宁静的心境,这样就实现了由一般感受到理性把握的飞跃,获得审美快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只有了解诗人的身世和心境,才能感悟他的洒脱和超然。读王维的山水诗更是如此,不去参悟便不明真谛。
  这里还需提出两点:一是各种具体的文体如诗歌、散文、小说等特点不一,审美教育的侧重点也应有别,二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否则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是枉然。
  
其他文献
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学,教学的中心是上课,在地理课改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热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使其充分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牢固掌握地理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最后把能力落实
期刊
【摘要】初中音、体、美特长生培养机制的科学性在于选拔一些文化课成绩中等以上、乐感好、形象好的学生,经过教师的耐心辅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否则,就会出现培养机制不科学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统招生;毕业班分流;培养机制;乐感;捷径    近几年来,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对初中音体美特长生的选拔培养,一大批特长生又升入了大学,为诸城人民争了光。所以说,这对有特长的学生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
期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干、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培养教育机制。  1. 规范制度,夯实干部教育培养的制度基础   干部教育培养要把制度建设作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
期刊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教师的引导。”记得实习时的指导老师如此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对于课堂的作用,宛如行军布阵,运筹帷幄。如何让学生将知识透彻地吸收,关键就看教师的引导。  然而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扎扎实实地考验着一名教师教学功底、课堂随机应变能力及操控组织课堂的能力。而引导的方法却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积累的。  1. 问题引导法   这种方法是所有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引导方式。如何让
期刊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Kess 和 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理论。他说“ 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 ,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不能不惊奇
期刊
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依旧是国家社会选拔、挖掘优秀人才一条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作为其中主科之一,在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众所周知,作文又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演进下,作文教学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然而,在当前实际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薄弱单一的教学缺陷,继而导致作文教学出现枯燥乏味的局面,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针对此情况,不少学者、
期刊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从教学结构、方法、手段、教学反馈、修正等进行优化。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全面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 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优化,首先要全盘统筹,克服片面性、盲目性。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都是在认知的过程中进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实践;情趣  The beginning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IT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es rural area  Peng Huafe
期刊
【摘要】创新式识谱教学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唱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视唱及听觉训练,提高学生在节奏上、旋律、和声、音乐风格、音乐分析等方面的感觉、能力和技巧。  【关键词】创新;识谱;音乐; 教学   The letter class changes the innovation type knows the spectrum teaching   Bi Xin-ying  【Abstra
期刊
浅析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和策略林 军  (蓬莱高级职业学校 山东 蓬莱 265600)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方式,一般的程序应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每一个步骤中,学生都有若干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在各个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