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盈利性组织,在生产发展中面临财务风险是常有的事,而如何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则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何谓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在财务管理過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客观和普遍存在的,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内部的原因,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可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外界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外部环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而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内部混乱的财务关系,使资金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导致财务风险。
此外,部门的责权制不明确,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等因素也是造成财务风险重要原因。
三、如何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安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必须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风险和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采用科学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方法,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
1、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熟悉风险存在的区域及相关的业务活动,明确自身哪些行为可能导致风险产生,如能及时有效地识别、控制与防范风险事故,减少风险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可预测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评价和控制机制,实现科学决策,合理防范和化解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风险转化,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对企业而言,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建立长期财务预警体系,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面临财务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防范财务风险,这对于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筹资活动风险控制。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投资项目若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在筹资过程中,选择最好的筹资结构,建立合理的的筹资规模,选择最佳的筹资时机,确定合适的筹资期限,制定适宜的筹资方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因此企业管理者拓展投资渠道,必须谨慎,应着重进行对外投资决策控制与分析,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并分析不同渠道资金的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投资活动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决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首先要遵循审慎原则,这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第二十四条是相对应的;创新原则, 随着金融投资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企业投资风险的因素和作用都在发生改变,所以,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与更新;有效原则,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可操作性较强,使企业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企业为了避免资金回收的风险,首先要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对方的资信度、合理利用折扣手段来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和加强销售货款的回收。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控制一定的信用额度,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其次,对于可能发生坏帐损失,应提取坏帐准备,以减少本期虚增利润,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4、加大经营管理力度,避免财务风险潜藏在于企业内部
一是按照补短板、强监管的要求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其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包括办公人员的职权与职责、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各项业务的分析与评估、内部管理体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抓工作安排、抓执行落实、抓监督管理,务实高效,切实加强统筹谋划和绩效管理,规范推进实施,确保工作成效,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因此,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规范与科学,将有利于对企业财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提升工作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二是加强与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建立目标成本体系。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收益,一旦企业失去盈利与收益时,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着亏损和破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之中,企业应根据目前市场成本状态,合理预计未来成本走势,合理预测编制项目目标成本,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根据材料、人工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修正目标成本,用以指导项目决策。
三是建立项目动态投资测算模型,及时反映项目预期收益变化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依据。按季滚动编制项目收益及现金流量预测,及时反映企业成本、销售价格对企业收益影响,并及时反映项目资金余缺,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数据和资料,也有利于对项目实施进行很好的监控与分析,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再加上一道保险。
总而言之,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工作,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的条件,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发展,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内部的原因,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可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外界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外部环境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而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内部混乱的财务关系,使资金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导致财务风险。
此外,部门的责权制不明确,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等因素也是造成财务风险重要原因。
三、如何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安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必须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风险和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采用科学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方法,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
1、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熟悉风险存在的区域及相关的业务活动,明确自身哪些行为可能导致风险产生,如能及时有效地识别、控制与防范风险事故,减少风险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可预测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评价和控制机制,实现科学决策,合理防范和化解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风险转化,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对企业而言,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建立长期财务预警体系,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面临财务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防范财务风险,这对于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筹资活动风险控制。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投资项目若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在筹资过程中,选择最好的筹资结构,建立合理的的筹资规模,选择最佳的筹资时机,确定合适的筹资期限,制定适宜的筹资方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因此企业管理者拓展投资渠道,必须谨慎,应着重进行对外投资决策控制与分析,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并分析不同渠道资金的成本以及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投资活动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决策中要追求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首先要遵循审慎原则,这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第二十四条是相对应的;创新原则, 随着金融投资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企业投资风险的因素和作用都在发生改变,所以,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与更新;有效原则,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可操作性较强,使企业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企业为了避免资金回收的风险,首先要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对方的资信度、合理利用折扣手段来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和加强销售货款的回收。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控制一定的信用额度,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其次,对于可能发生坏帐损失,应提取坏帐准备,以减少本期虚增利润,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4、加大经营管理力度,避免财务风险潜藏在于企业内部
一是按照补短板、强监管的要求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其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包括办公人员的职权与职责、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各项业务的分析与评估、内部管理体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抓工作安排、抓执行落实、抓监督管理,务实高效,切实加强统筹谋划和绩效管理,规范推进实施,确保工作成效,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因此,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规范与科学,将有利于对企业财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提升工作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二是加强与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建立目标成本体系。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与收益,一旦企业失去盈利与收益时,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着亏损和破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之中,企业应根据目前市场成本状态,合理预计未来成本走势,合理预测编制项目目标成本,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根据材料、人工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修正目标成本,用以指导项目决策。
三是建立项目动态投资测算模型,及时反映项目预期收益变化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依据。按季滚动编制项目收益及现金流量预测,及时反映企业成本、销售价格对企业收益影响,并及时反映项目资金余缺,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数据和资料,也有利于对项目实施进行很好的监控与分析,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再加上一道保险。
总而言之,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工作,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的条件,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发展,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