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例平山病患者的MR I表现。所有患者依次行常规仰卧位和屈颈位平扫,4例行颈屈位增强扫描。结果:自然位: 8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均变直,6例下位颈髓变细,3例颈髓变性。过曲位:8例患者颈髓均变细,背侧硬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后外间隙增宽,5例可见硬脊膜后静脉丛。结论:平山病的MR 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尤其是过屈位对平山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平山病;磁共振成像
平山病,即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是一种少见疾病,最早于1959年报道,以发现者日本学者名字命名。本文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例平山病患者的MRI表现,以期加深对平山病的认识。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自2009年2月~2012年1月以来临床确诊为平山病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8,中位年龄20岁。均无颈椎病史、外伤史及中毒史,无家族史。6例表现为单侧,2例表现为双侧上肢远端肌不同程度不对称性受累,所有患者伸展位时有震颤, 6例有寒冷、麻痹现象; 8例均未引出病理反射。
1.2 MRI检查方法
MRI扫描采用GE公司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GE,Signa HDe 1.5T),8通道脊柱线圈。所有患者依次行常规仰卧位和屈颈位平扫(采用平卧位时患者头部垫高,下颌内收紧贴前胸壁使颈椎处于过屈位[1]);4例行颈屈位增强扫描。常规平扫序列包括: ( 1)矢状位T2WI:TE 120 ms,TR 2560 ms,矩阵320×224次数(NEX) 4,视野(FOV) 24,层厚3. 0 mm,层距1. 0 mm。(2)矢状位T1WI: TE 8.7,TR 420ms,矩阵288×190,NEX 4,FOV 24,层厚3. 0 mm,层距1. 0 mm。(3)轴位T2W I: TE 116ms, TR 2900ms,矩阵288×192,NEX 4,FOV 20,层厚3. 0 mm,层距1. 0 mm。增强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横断位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评价
2 结果
8例平山病患者自然位均示生理曲度变直,7例表现为颈2~7椎体后缘连线与颈3~6椎体相交。6例患者均可见下位颈髓稍变扁平、变细(图 2a),3列并见颈髓变性,横轴面示异常信号主要位于灰质前角。过屈位 MRI表现:8例平山病患者均示低位颈髓明显变细,萎缩节段多在颈5~T2水平,均以颈6水平为著 (图 3) ;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前间隙变窄,后外间隙增宽,呈新月形,5例可见迂曲的硬脊膜后静脉丛,在T1WI、T2WI及增强扫描上均呈流空信号。
8例患者血常规、血清学检测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所有患者常规肌电图提示萎缩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对侧无萎缩肌肉可见类似损害,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3 讨论
3.1 平山病的发病机制:该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15-25岁为发病高峰期,男女比例20∶1,呈不对称性前臂肌肉无力、萎缩,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和自然静止的特点。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脊髓动力学说:Hirayama[2]认为屈颈时,硬膜囊后壁被拉紧、前移,从后方推压低段颈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最终使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脊髓前角发生变性,引起所支配肌肉的神经源性损害;此外椎管内静脉充血也加重了脊髓前角的损害。生长发育失衡学说:Toma[3]等认为平山病可能与脊髓和硬脊膜之间的发育不平衡有关;此病多发生于手臂长度或身高快速增长期的男性青年中,颈髓后根的生长速度不能赶上手臂的生长, 致颈5-胸4的后根相对缩短,屈颈时缩短的后根将下位颈髓拉向前方,使脊髓受到前方椎体的压迫。其中生长发育学说和影像学发现有相当大的联系。
3.2 平山病的MR表现
自然位:⑴脊髓曲线异常,从颈2-7椎体后缘画一直线,判定颈3-6椎体背侧与直线的关系,椎体后缘与直线相交为异常[4]。⑵低位颈髓稍萎缩、变细,病变段颈髓与相邻上下“正常”颈髓相比形态变细;横轴面T2WI,正常脊髓的形状为椭圆形,形状为梨形、鸡蛋形、三角形为脊髓变扁;解剖上颈膨大位于颈3-5,正常颈段脊髓前后径为7-9mm,<6mm可诊断为脊髓萎缩。本组中 8例病例常规仰卧位5例见低位颈髓变细,以颈6水平最明显。⑶髓内异常信号,(主要位于灰质前角)。
过曲位主要表现为:下颈段脊髓前移、萎缩、变扁。硬膜囊后壁拉直并向前移位、压迫脊髓,相应硬膜外腔扩大、增宽。平扫硬膜外腔内有异常流空信号,增强后有异常强化,为扩张的静脉丛,过屈位颈髓后硬膜外腔内迂曲静脉丛可能的形成原因有[4、5]:①硬膜囊后壁前移导致后侧硬膜腔内的负压,可提高后内侧静脉丛的灌注;②硬膜囊前移导致前内侧的静脉丛受压,故提高后内侧静脉丛的负荷;③颈部前屈可减少颈静脉的充盈,导致静脉回流入后内侧静脉丛的增多。髓内异常信号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颈段脊髓变性,可用缺血变性来解释,由于长期反复受压,局部的前角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前角细胞的缺血[5、6]。
总之,平山病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肯定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肌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各项参数综合分析。平山病的发展尽管具有自限性,但若能在病情进展的早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可行的临床干预措施(如佩戴颈托、手术治疗等),则可提早阻止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当遇到青少年男性出现手及前臂不对称的肌无力和萎缩时,应进一步行颈椎MRI检查,排除本病。不同体位 MRI均能显示平山病患者颈椎的异常表现,MRI过屈位平扫加增强扫描,其最大优点是能清楚地显示自然位MRI扫描不能显示的T2WI硬膜外异常信号和增强的异常静脉血管丛,并显示脊髓的前移,其表现具有特征性。过屈位在探讨和理解平山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怀军,李彩英,贺丹,等。屈颈对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7):745-747。
[2]Hiayama K.Juvenile muscular alruphy of distal upper estremity (Hirayama disease) [J].Intern Med,2000,39(4):283-290.
[3]Toma S, Shiozawa Z. Amyotrophic cervicalmyelopathy in adolescenc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5, 58: 56264.
[4]张秀莉,徐凯,李绍东,等。不同体位颈椎MRI对平山病的影像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837-840。
[5]刘健萍,黄飚,梁长虹,等。平山病MRI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7):816- 819。
[6]陈小荣,李银官,林建华,等.平山病的颈部MRI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561- 564.
图1a,为正常人自然位,脊髓曲线正常,颈2、颈7椎体后缘连线与颈3~ 6椎体后缘不相交。
图1b,平山病患者自然位,脊髓曲线正常,颈2、颈7椎体后缘连线与颈3~ 6椎体后缘相交。
图2 患者男,19岁,左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1年余,肌电图检查为前角损害。
图2a 颈锥过屈位矢状位T2WI、图2b过屈位矢状位T1WI显示低位颈髓明显变扁,硬膜囊
后壁拉紧,背侧硬膜外间隙增宽,内见流空信号(箭头);图2c 过屈位横断位T2WI,颈椎
体上缘水平颈髓萎缩、变扁, 失去正常(椭圆形)形态, 而呈扁平(箭头)。
【关键词】 平山病;磁共振成像
平山病,即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是一种少见疾病,最早于1959年报道,以发现者日本学者名字命名。本文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例平山病患者的MRI表现,以期加深对平山病的认识。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自2009年2月~2012年1月以来临床确诊为平山病8例,均为男性,年龄17~28,中位年龄20岁。均无颈椎病史、外伤史及中毒史,无家族史。6例表现为单侧,2例表现为双侧上肢远端肌不同程度不对称性受累,所有患者伸展位时有震颤, 6例有寒冷、麻痹现象; 8例均未引出病理反射。
1.2 MRI检查方法
MRI扫描采用GE公司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GE,Signa HDe 1.5T),8通道脊柱线圈。所有患者依次行常规仰卧位和屈颈位平扫(采用平卧位时患者头部垫高,下颌内收紧贴前胸壁使颈椎处于过屈位[1]);4例行颈屈位增强扫描。常规平扫序列包括: ( 1)矢状位T2WI:TE 120 ms,TR 2560 ms,矩阵320×224次数(NEX) 4,视野(FOV) 24,层厚3. 0 mm,层距1. 0 mm。(2)矢状位T1WI: TE 8.7,TR 420ms,矩阵288×190,NEX 4,FOV 24,层厚3. 0 mm,层距1. 0 mm。(3)轴位T2W I: TE 116ms, TR 2900ms,矩阵288×192,NEX 4,FOV 20,层厚3. 0 mm,层距1. 0 mm。增强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横断位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评价
2 结果
8例平山病患者自然位均示生理曲度变直,7例表现为颈2~7椎体后缘连线与颈3~6椎体相交。6例患者均可见下位颈髓稍变扁平、变细(图 2a),3列并见颈髓变性,横轴面示异常信号主要位于灰质前角。过屈位 MRI表现:8例平山病患者均示低位颈髓明显变细,萎缩节段多在颈5~T2水平,均以颈6水平为著 (图 3) ;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前间隙变窄,后外间隙增宽,呈新月形,5例可见迂曲的硬脊膜后静脉丛,在T1WI、T2WI及增强扫描上均呈流空信号。
8例患者血常规、血清学检测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所有患者常规肌电图提示萎缩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对侧无萎缩肌肉可见类似损害,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3 讨论
3.1 平山病的发病机制:该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15-25岁为发病高峰期,男女比例20∶1,呈不对称性前臂肌肉无力、萎缩,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和自然静止的特点。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脊髓动力学说:Hirayama[2]认为屈颈时,硬膜囊后壁被拉紧、前移,从后方推压低段颈髓,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最终使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脊髓前角发生变性,引起所支配肌肉的神经源性损害;此外椎管内静脉充血也加重了脊髓前角的损害。生长发育失衡学说:Toma[3]等认为平山病可能与脊髓和硬脊膜之间的发育不平衡有关;此病多发生于手臂长度或身高快速增长期的男性青年中,颈髓后根的生长速度不能赶上手臂的生长, 致颈5-胸4的后根相对缩短,屈颈时缩短的后根将下位颈髓拉向前方,使脊髓受到前方椎体的压迫。其中生长发育学说和影像学发现有相当大的联系。
3.2 平山病的MR表现
自然位:⑴脊髓曲线异常,从颈2-7椎体后缘画一直线,判定颈3-6椎体背侧与直线的关系,椎体后缘与直线相交为异常[4]。⑵低位颈髓稍萎缩、变细,病变段颈髓与相邻上下“正常”颈髓相比形态变细;横轴面T2WI,正常脊髓的形状为椭圆形,形状为梨形、鸡蛋形、三角形为脊髓变扁;解剖上颈膨大位于颈3-5,正常颈段脊髓前后径为7-9mm,<6mm可诊断为脊髓萎缩。本组中 8例病例常规仰卧位5例见低位颈髓变细,以颈6水平最明显。⑶髓内异常信号,(主要位于灰质前角)。
过曲位主要表现为:下颈段脊髓前移、萎缩、变扁。硬膜囊后壁拉直并向前移位、压迫脊髓,相应硬膜外腔扩大、增宽。平扫硬膜外腔内有异常流空信号,增强后有异常强化,为扩张的静脉丛,过屈位颈髓后硬膜外腔内迂曲静脉丛可能的形成原因有[4、5]:①硬膜囊后壁前移导致后侧硬膜腔内的负压,可提高后内侧静脉丛的灌注;②硬膜囊前移导致前内侧的静脉丛受压,故提高后内侧静脉丛的负荷;③颈部前屈可减少颈静脉的充盈,导致静脉回流入后内侧静脉丛的增多。髓内异常信号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颈段脊髓变性,可用缺血变性来解释,由于长期反复受压,局部的前角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前角细胞的缺血[5、6]。
总之,平山病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肯定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肌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各项参数综合分析。平山病的发展尽管具有自限性,但若能在病情进展的早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可行的临床干预措施(如佩戴颈托、手术治疗等),则可提早阻止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当遇到青少年男性出现手及前臂不对称的肌无力和萎缩时,应进一步行颈椎MRI检查,排除本病。不同体位 MRI均能显示平山病患者颈椎的异常表现,MRI过屈位平扫加增强扫描,其最大优点是能清楚地显示自然位MRI扫描不能显示的T2WI硬膜外异常信号和增强的异常静脉血管丛,并显示脊髓的前移,其表现具有特征性。过屈位在探讨和理解平山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怀军,李彩英,贺丹,等。屈颈对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7):745-747。
[2]Hiayama K.Juvenile muscular alruphy of distal upper estremity (Hirayama disease) [J].Intern Med,2000,39(4):283-290.
[3]Toma S, Shiozawa Z. Amyotrophic cervicalmyelopathy in adolescenc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5, 58: 56264.
[4]张秀莉,徐凯,李绍东,等。不同体位颈椎MRI对平山病的影像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837-840。
[5]刘健萍,黄飚,梁长虹,等。平山病MRI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7):816- 819。
[6]陈小荣,李银官,林建华,等.平山病的颈部MRI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561- 564.
图1a,为正常人自然位,脊髓曲线正常,颈2、颈7椎体后缘连线与颈3~ 6椎体后缘不相交。
图1b,平山病患者自然位,脊髓曲线正常,颈2、颈7椎体后缘连线与颈3~ 6椎体后缘相交。
图2 患者男,19岁,左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1年余,肌电图检查为前角损害。
图2a 颈锥过屈位矢状位T2WI、图2b过屈位矢状位T1WI显示低位颈髓明显变扁,硬膜囊
后壁拉紧,背侧硬膜外间隙增宽,内见流空信号(箭头);图2c 过屈位横断位T2WI,颈椎
体上缘水平颈髓萎缩、变扁, 失去正常(椭圆形)形态, 而呈扁平(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