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只有形成完备的道德建设体系,推进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国家近年来在道德建设领域不断做出规划与部署,特别是将“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报告,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现实的德育状况难以使国人释怀,德育界至今未形成一套令自己满意、师生满意、社会满意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反映到德育实践中,则是学校德育的低效,公民素质的滑坡。因此,这就需要不失时机地提出并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新体系。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志毅教授结合自身长期以来对德育原理与方法的关注和思考,带领全国德育界的精英“八年磨一剑”,于2013年10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德育原理与方法》一书。
通观这本宏图巨著,可以说它带给我们的是特色鲜明、视野开阔和凝练厚重的全新感受。
一、立足理论,体现思想性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最终将成为没有思想的操作。理论认识的高度不仅决定了实践活动的程度和力度,同时,德育理论所包含的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的理论要素和理论概念,单靠实践无疑是很难获得的。因此,要把德育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德育的理论研究,以此提高德育者的理论素养。《德育原理与方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五章,上篇即为理论篇,共由五章构成,以德育的起源为先导,以德育的现象与本质、德育的功能与价值、德育的目的与过程、德育的内容与课程为主体,对德育领域经典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由于德育理论研究涉及的主题比较固定,那么,如何在“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喷发出新的“火花”则是后来者所要解决的难题。可贵的是,该书许多核心观点都很新颖,具有创新性。例如,该书不仅在反思、检讨前人有关德育本质“规范说”与“生活说”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规范加创新”的新型德育本质观,还对该种德育本质观背后的价值理念进行了深度分析,即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建构学生发展型价值观。这些新见解读后无疑给人许多新的启示。
二、立足实践,体现应用性
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给予了实践研究应有的重要地位,这是其他德育原理与方法研究所鲜有的。为了真正培养起德育研究者的实践操作能力,作者对本书的中篇——实践篇做了精心考量:一方面,从宏观上,实践篇由五章构成,其分别对德育方法与模式、德育艺术与教学、德育组织与活动、德育管理与制度及德育评价与品德测评进行了全面探讨;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实践篇力求较好地解决实际操作与理论抽象的悖论问题,于是在每一章节都呈现鲜活的德育实践以供借鉴。例如,针对德育教学方面,不仅提出“学科化”与“活动化”两种教学策略,更提出“说服法”“讨论法”“示范法”“游戏法”以及“角色扮演”等具体的方法,且每一种方法又都附上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这就使德育工作者在真正掌握其原理与研究方法后,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教育实践。总之,该书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追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就为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学习线索,促进了德育理念落实践行。正如作者所言,用实践的眼光去看待德育理论的价值,身体力行所坚守的道德信仰,是该书编写者的选择。
三、立足经典,体现前瞻性
自德育诞生以来,在德育领域已涌现出许多的经典之作,而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其研究视角上的不断革新。因此,一本好的德育原理与方法研究著作,不仅要回眸德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之处,还需瞻望德育发展的未来愿景,从而达到“鉴古知今”“继往开来”。此一理念在该书下篇——拓展篇中得以充分彰显。拓展篇由五章构成,第十一章着重于经典的德育哲学研究,不仅回顾了儒家德育哲学思想,厘清了道家德育哲学观,还对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德育哲学观进行了详细阐释;第十二至十五章则将视线投向应然的追索、形上的思辨和愿景的描绘,着重于品德结构、道德学习、德育生态和公民德育。例如,不仅指出了品德结构研究呈现出向人格本体“形上”复归的态势,也指出了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个体道德学习,促成个体品德建构;不仅指出了德育文化与德育生态体验观研究的价值,还指出了学校德育应与公民德育并举等等。这些新的理念不仅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且精彩处往往有令人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之感。
四、立足群体,体现普适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学一直是面向特殊群体——广大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学,而没有成为面向大众的德育学。为弥补此不足,作者在编写该书时可谓煞费苦心,力求做到“专业性与大众化”的完美结合,使德育受众更多、更广,让更多的人领略德育的精髓。这充分体现在该书面向的四种群体之中:一是师范生,他们是正在学习教育理论准备成为教师的人;二是教育专业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是研究教育理论的人,其中部分人会成长为未来的专业研究者;三是教育实践者,其中既包括普通教师,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校长和教研员等;四是不从事教育工作,但对教育抱有兴趣的人,如各类报刊和出版社的记者、编辑以及学生家长。
综上,《德育原理与方法》一书对德育的宏观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对德育的前沿课题和德育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度诠释,对德育的实践问题作了总结回顾,重在体现学术性与历史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全书逻辑体系严谨,从总体框架结构到具体思路展开,脉络清晰,将看似零散的诸多德育问题纳入原理与方法之中,构成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当然,在被编者坚实的专业知识震撼之余,不难体味到字里行间浸透着的作者们的诚挚情怀,特别是该书的主编赵志毅教授的辛苦付出,可以说,此书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无疑,《德育原理与方法》一书勇敢地担当起了开启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之门的重任,也必将引领中国德育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1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通观这本宏图巨著,可以说它带给我们的是特色鲜明、视野开阔和凝练厚重的全新感受。
一、立足理论,体现思想性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最终将成为没有思想的操作。理论认识的高度不仅决定了实践活动的程度和力度,同时,德育理论所包含的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的理论要素和理论概念,单靠实践无疑是很难获得的。因此,要把德育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德育的理论研究,以此提高德育者的理论素养。《德育原理与方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五章,上篇即为理论篇,共由五章构成,以德育的起源为先导,以德育的现象与本质、德育的功能与价值、德育的目的与过程、德育的内容与课程为主体,对德育领域经典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由于德育理论研究涉及的主题比较固定,那么,如何在“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喷发出新的“火花”则是后来者所要解决的难题。可贵的是,该书许多核心观点都很新颖,具有创新性。例如,该书不仅在反思、检讨前人有关德育本质“规范说”与“生活说”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规范加创新”的新型德育本质观,还对该种德育本质观背后的价值理念进行了深度分析,即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建构学生发展型价值观。这些新见解读后无疑给人许多新的启示。
二、立足实践,体现应用性
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给予了实践研究应有的重要地位,这是其他德育原理与方法研究所鲜有的。为了真正培养起德育研究者的实践操作能力,作者对本书的中篇——实践篇做了精心考量:一方面,从宏观上,实践篇由五章构成,其分别对德育方法与模式、德育艺术与教学、德育组织与活动、德育管理与制度及德育评价与品德测评进行了全面探讨;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实践篇力求较好地解决实际操作与理论抽象的悖论问题,于是在每一章节都呈现鲜活的德育实践以供借鉴。例如,针对德育教学方面,不仅提出“学科化”与“活动化”两种教学策略,更提出“说服法”“讨论法”“示范法”“游戏法”以及“角色扮演”等具体的方法,且每一种方法又都附上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这就使德育工作者在真正掌握其原理与研究方法后,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教育实践。总之,该书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追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就为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学习线索,促进了德育理念落实践行。正如作者所言,用实践的眼光去看待德育理论的价值,身体力行所坚守的道德信仰,是该书编写者的选择。
三、立足经典,体现前瞻性
自德育诞生以来,在德育领域已涌现出许多的经典之作,而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其研究视角上的不断革新。因此,一本好的德育原理与方法研究著作,不仅要回眸德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的经典之处,还需瞻望德育发展的未来愿景,从而达到“鉴古知今”“继往开来”。此一理念在该书下篇——拓展篇中得以充分彰显。拓展篇由五章构成,第十一章着重于经典的德育哲学研究,不仅回顾了儒家德育哲学思想,厘清了道家德育哲学观,还对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德育哲学观进行了详细阐释;第十二至十五章则将视线投向应然的追索、形上的思辨和愿景的描绘,着重于品德结构、道德学习、德育生态和公民德育。例如,不仅指出了品德结构研究呈现出向人格本体“形上”复归的态势,也指出了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完成个体道德学习,促成个体品德建构;不仅指出了德育文化与德育生态体验观研究的价值,还指出了学校德育应与公民德育并举等等。这些新的理念不仅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且精彩处往往有令人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之感。
四、立足群体,体现普适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学一直是面向特殊群体——广大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学,而没有成为面向大众的德育学。为弥补此不足,作者在编写该书时可谓煞费苦心,力求做到“专业性与大众化”的完美结合,使德育受众更多、更广,让更多的人领略德育的精髓。这充分体现在该书面向的四种群体之中:一是师范生,他们是正在学习教育理论准备成为教师的人;二是教育专业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是研究教育理论的人,其中部分人会成长为未来的专业研究者;三是教育实践者,其中既包括普通教师,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校长和教研员等;四是不从事教育工作,但对教育抱有兴趣的人,如各类报刊和出版社的记者、编辑以及学生家长。
综上,《德育原理与方法》一书对德育的宏观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对德育的前沿课题和德育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度诠释,对德育的实践问题作了总结回顾,重在体现学术性与历史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全书逻辑体系严谨,从总体框架结构到具体思路展开,脉络清晰,将看似零散的诸多德育问题纳入原理与方法之中,构成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当然,在被编者坚实的专业知识震撼之余,不难体味到字里行间浸透着的作者们的诚挚情怀,特别是该书的主编赵志毅教授的辛苦付出,可以说,此书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无疑,《德育原理与方法》一书勇敢地担当起了开启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之门的重任,也必将引领中国德育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19)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