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如何认识并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是摆在企业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旨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风险日益加剧。企业财务风险与经济效益成正比,风险越小,收益越小;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时刻注意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防范和控制,使企业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种表现
(一)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有些企业的领导者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于不顾,好大喜功,投资兴办其它产业,由于资金有限,企业领导者就随意动用企业流动资金,或者将从银行贷款的流动资金挪作固定资产投资。由于投资前对市场缺乏调查研究,项目评估过高,对所兴办企业的盈利能力盲目乐观,加之监控机制不健全,使所投资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甚至发生亏损,形成投资风险,由此企业流动资金被投资所挤占,从而也影响了企业主营业务的正常进行,给企业财务造成风险。
(二)盲目担保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法律规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法律责任的要予以追究。有些企业的领导者的法律意识淡泊,为了所谓的“扶危助困”和帮助自己的往来户,违规给外企业申请银行贷款进行抵押担保。被担保的企业一旦破产倒闭或因经营不善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及其利息,法院依法追究担保企业的连带责任,导致企业发生不必要的对外担保风险支出,反而使自己的企业陷入困境。
(三)资产性财务风险
最突出的表现是:资产的流动性严重衰退甚至迟滞,导致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周转困难重重。由于企业的产出与销售比例严重失调,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销不出去而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存货占用资金比例过高,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的再生产难以为继;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按时回收,导致债权居高不下,坏账损失急剧增加;由于企业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和潜在的流动资产损失,导致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由于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比例过大,导致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资金占用不配套、资金比例不协调,威胁到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大但效益低下,回收期过长甚至造成损失浪费;由于长期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失败,使企业产生大额损失,加剧资金周转的困境。
此外,有些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也会造成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企业潜藏着一定的管理风险。如有的国有企业将销货款转设“小金库”用作职工福利,导致企业收益下降;有的企业的采购人员将购货款用于个人做生意导致原材料无法按时保质保量够回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有的企业出纳挪用公款赌博、买彩票或炒股,导致企业资金运用紧张……这些都反映了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欠缺。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急剧衰退,市场低迷,商品价格锐减,失业人口增加,社会购买力下降,企业的产品滞销;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国家的货币政策从紧,企业准备金率上升,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从而使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由于货币性资金出现贬值,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持续上升;由于银行利率的变动使得企业财务发生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企业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无法如期清偿债务的风险。这些均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
(二)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失去警觉
财务管理人员本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高度戒备,如果企业财务发生异常,就应立即向企业领导者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麻痹大意,也可能导致财务风险。例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产品出现滞销。为了摆脱困境,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向企业领导者建议大量增加赊销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失控,以至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决策发生失误
财务决策正确与否,是企业生产经营成功的关键。财务决策应建立在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化的基础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决策者对市场的变化知之甚少,对同类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缺乏了解,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主义和主观臆断的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对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防范风险产生的根本保证,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一是要建立企业风险分析系统;二是要建立企业风险处理机制;三是要建立企业风险责任机制。这些机制和分析系统共同作用,围绕“风险”进行监控,使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一)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1.建立财务风险全过程管理制度。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由领导者负总责,财务管理人员负有直接责任。
2.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鼓励经营者及财务管理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成功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使事后控制逐步向事中、事前监督转变,使企业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及時改进,防止和避免失误,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以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相关的经济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责任追究机制是企业正常经营所必须的,也是企业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该机制不仅促使每个员工忠于职守,也避免滥用职权。各环节都要严格按制度办理,从而增强依法理财的严肃性、统一性,克服企业行政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同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加强审批和决策制度的改革,加强对经济合同和对外担保的管理,加大对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工作人员依法行事、严格自律,减少和遏制企业各种风险的产生。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经营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如历史性信息、前瞻性信息,使表内信息更加充实,表外项目披露更加详细和充分,要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增加会计报告的时效性。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了解掌握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二)建立控制风险的动力机制
员工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离开员工的配合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制定抵御风险制度时,固然要反映产权人意志,更要广泛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强化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实施与控制。为此,企业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企业在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相一致,注重目标风险与目标收益之间的相对平衡;(2)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时,要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重视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效益,重点防范资金的收付风险;(3)制定、评价企业的经营方案,在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框架内进行;(4)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企业要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5)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实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必须处理好财务风险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只有切实遵循上述原则,才能确保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化,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加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从而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我国的企业集团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而风险呈扩大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企业既可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也可能坠入黑暗的市场陷阱与沼泽中,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轨道,构建有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系统,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要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必须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会计的职能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会计工作的重点转变为信息控制和未来预测。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相关学科如法律、财政、税务、金融、贸易、管理、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意识与能力。为此,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等。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法律、道德、业务及财务管理素质提高了,就是为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让他们懂得诚信是财务会计人员必备的职业操守,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职业工作责任意识。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规范会计职业准入资格认定,不符合条件者不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企业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工夫。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时刻注意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风险日益加剧。企业财务风险与经济效益成正比,风险越小,收益越小;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时刻注意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就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防范和控制,使企业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种表现
(一)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有些企业的领导者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于不顾,好大喜功,投资兴办其它产业,由于资金有限,企业领导者就随意动用企业流动资金,或者将从银行贷款的流动资金挪作固定资产投资。由于投资前对市场缺乏调查研究,项目评估过高,对所兴办企业的盈利能力盲目乐观,加之监控机制不健全,使所投资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甚至发生亏损,形成投资风险,由此企业流动资金被投资所挤占,从而也影响了企业主营业务的正常进行,给企业财务造成风险。
(二)盲目担保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法律规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法律责任的要予以追究。有些企业的领导者的法律意识淡泊,为了所谓的“扶危助困”和帮助自己的往来户,违规给外企业申请银行贷款进行抵押担保。被担保的企业一旦破产倒闭或因经营不善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及其利息,法院依法追究担保企业的连带责任,导致企业发生不必要的对外担保风险支出,反而使自己的企业陷入困境。
(三)资产性财务风险
最突出的表现是:资产的流动性严重衰退甚至迟滞,导致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周转困难重重。由于企业的产出与销售比例严重失调,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销不出去而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存货占用资金比例过高,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的再生产难以为继;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按时回收,导致债权居高不下,坏账损失急剧增加;由于企业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和潜在的流动资产损失,导致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由于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比例过大,导致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资金占用不配套、资金比例不协调,威胁到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大但效益低下,回收期过长甚至造成损失浪费;由于长期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失败,使企业产生大额损失,加剧资金周转的困境。
此外,有些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也会造成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企业潜藏着一定的管理风险。如有的国有企业将销货款转设“小金库”用作职工福利,导致企业收益下降;有的企业的采购人员将购货款用于个人做生意导致原材料无法按时保质保量够回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有的企业出纳挪用公款赌博、买彩票或炒股,导致企业资金运用紧张……这些都反映了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欠缺。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急剧衰退,市场低迷,商品价格锐减,失业人口增加,社会购买力下降,企业的产品滞销;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国家的货币政策从紧,企业准备金率上升,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从而使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由于货币性资金出现贬值,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持续上升;由于银行利率的变动使得企业财务发生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企业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无法如期清偿债务的风险。这些均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
(二)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失去警觉
财务管理人员本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高度戒备,如果企业财务发生异常,就应立即向企业领导者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麻痹大意,也可能导致财务风险。例如,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产品出现滞销。为了摆脱困境,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向企业领导者建议大量增加赊销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失控,以至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决策发生失误
财务决策正确与否,是企业生产经营成功的关键。财务决策应建立在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化的基础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决策者对市场的变化知之甚少,对同类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缺乏了解,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主义和主观臆断的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对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防范风险产生的根本保证,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一是要建立企业风险分析系统;二是要建立企业风险处理机制;三是要建立企业风险责任机制。这些机制和分析系统共同作用,围绕“风险”进行监控,使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一)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1.建立财务风险全过程管理制度。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由领导者负总责,财务管理人员负有直接责任。
2.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鼓励经营者及财务管理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成功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使事后控制逐步向事中、事前监督转变,使企业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及時改进,防止和避免失误,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以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相关的经济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责任追究机制是企业正常经营所必须的,也是企业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该机制不仅促使每个员工忠于职守,也避免滥用职权。各环节都要严格按制度办理,从而增强依法理财的严肃性、统一性,克服企业行政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同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加强审批和决策制度的改革,加强对经济合同和对外担保的管理,加大对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工作人员依法行事、严格自律,减少和遏制企业各种风险的产生。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经营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如历史性信息、前瞻性信息,使表内信息更加充实,表外项目披露更加详细和充分,要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增加会计报告的时效性。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了解掌握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二)建立控制风险的动力机制
员工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离开员工的配合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制定抵御风险制度时,固然要反映产权人意志,更要广泛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强化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实施与控制。为此,企业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企业在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相一致,注重目标风险与目标收益之间的相对平衡;(2)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时,要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重视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效益,重点防范资金的收付风险;(3)制定、评价企业的经营方案,在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框架内进行;(4)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企业要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5)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实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必须处理好财务风险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只有切实遵循上述原则,才能确保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化,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加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从而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我国的企业集团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而风险呈扩大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企业既可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也可能坠入黑暗的市场陷阱与沼泽中,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轨道,构建有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系统,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要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必须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会计的职能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会计工作的重点转变为信息控制和未来预测。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相关学科如法律、财政、税务、金融、贸易、管理、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意识与能力。为此,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等。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法律、道德、业务及财务管理素质提高了,就是为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让他们懂得诚信是财务会计人员必备的职业操守,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职业工作责任意识。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规范会计职业准入资格认定,不符合条件者不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企业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工夫。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时刻注意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