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手工课是小学美术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手工制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依照相应课题或者是预定意图,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运用一定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完成手工制品。手工课程不仅是小学美术课程体系当中的核心构成要素,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还成为了美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培育学生实践素质、创新素养和审美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将着重就如何推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16-01
手工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手工制作也是小学美术活动当中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又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材料与工具完成对材料的加工改造,并在发现以及解决制作问题的过程当中完成自我表达以及艺术作品呈现。将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作为重要契机,对学生进行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具体而言,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推动美术手工课程的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素质,凸显美术的审美教育优势。
1.運用废旧材料,调动学生手工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手工课实践当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固定,通常情况下是学生利用教师下发的手工制作工具来完成相应作品的制作,期间会用硬质卡片并依照上面给出的步骤与图案完成操作,整体的操作过程简单,且不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甚至已经成为了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一贯方法和固定模式导致手工教学过于枯燥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手工课程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现如今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把环保和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进行整合,能够产生极大影响力,在落实环保理念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积极引入废旧材料,有效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留心生活当中似乎不起眼的废旧物品,利用巧妙制作和创新思考让这些物品焕发光彩,发挥一定的价值。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善于运用示范指导方法对学生进行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矿泉水瓶制作成小花盆、羽毛球等物品,让学生对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活动产生兴趣,并完成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
2.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而要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就需要改变过去学生各自为战的学习局面,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当中探索手工制作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有效性。为了让学生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推动手工课程的实施,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学生主动创新和创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以及创新思想,使得组内成员的智慧可以互相影响和有效凝结。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树叶粘贴画的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拼贴出以海底世界为主题内容的树叶粘贴画,期间不限制手工制作材料的应用,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创新思想的表达。比如,小组内有的学生提出用银杏树树叶制作鱼的尾巴,用黑豆制作鱼的眼睛,用柳树叶制作海水波纹等等。这样学生会在小组合作互动当中彼此沟通各自的想法,在实践当中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和创作能力。
3.密切联系生活,促进手工制作回归生活
生活是获取美术课程资源的源泉,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归宿。事实上让学生进行美术手工制作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完成课堂制作的任务,而且目的性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手工课程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手工艺品应该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生活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课程学习的意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工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学生提供一个手工制作的主题,让学生制作手工艺品送给母亲,让他们把手工艺品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能够装饰教室以及自己卧室的手工艺品,并让学生用拍照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制作成果,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手工艺品的义卖活动,并将义卖获得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让手工课程教学回归生活,凸显教学应用价值。
手工制作是一项系统综合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一定的材料进行创新创作和思考探究,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小学美术就是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选取手工课的教学引导策略,打造科学高效的美术手工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16-01
手工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手工制作也是小学美术活动当中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又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材料与工具完成对材料的加工改造,并在发现以及解决制作问题的过程当中完成自我表达以及艺术作品呈现。将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作为重要契机,对学生进行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具体而言,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推动美术手工课程的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素质,凸显美术的审美教育优势。
1.運用废旧材料,调动学生手工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手工课实践当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固定,通常情况下是学生利用教师下发的手工制作工具来完成相应作品的制作,期间会用硬质卡片并依照上面给出的步骤与图案完成操作,整体的操作过程简单,且不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与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甚至已经成为了小学美术手工课程的一贯方法和固定模式导致手工教学过于枯燥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手工课程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现如今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把环保和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进行整合,能够产生极大影响力,在落实环保理念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积极引入废旧材料,有效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留心生活当中似乎不起眼的废旧物品,利用巧妙制作和创新思考让这些物品焕发光彩,发挥一定的价值。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善于运用示范指导方法对学生进行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矿泉水瓶制作成小花盆、羽毛球等物品,让学生对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活动产生兴趣,并完成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
2.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而要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就需要改变过去学生各自为战的学习局面,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当中探索手工制作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有效性。为了让学生对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推动手工课程的实施,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学生主动创新和创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以及创新思想,使得组内成员的智慧可以互相影响和有效凝结。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树叶粘贴画的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拼贴出以海底世界为主题内容的树叶粘贴画,期间不限制手工制作材料的应用,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创新思想的表达。比如,小组内有的学生提出用银杏树树叶制作鱼的尾巴,用黑豆制作鱼的眼睛,用柳树叶制作海水波纹等等。这样学生会在小组合作互动当中彼此沟通各自的想法,在实践当中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和创作能力。
3.密切联系生活,促进手工制作回归生活
生活是获取美术课程资源的源泉,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归宿。事实上让学生进行美术手工制作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完成课堂制作的任务,而且目的性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手工课程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手工艺品应该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生活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课程学习的意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工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学生提供一个手工制作的主题,让学生制作手工艺品送给母亲,让他们把手工艺品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能够装饰教室以及自己卧室的手工艺品,并让学生用拍照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制作成果,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手工艺品的义卖活动,并将义卖获得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让手工课程教学回归生活,凸显教学应用价值。
手工制作是一项系统综合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一定的材料进行创新创作和思考探究,因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小学美术就是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选取手工课的教学引导策略,打造科学高效的美术手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