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学结合是将工作与学习结合在一起的职业教育模式,我国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尚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法律、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探讨构建我国“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现状 实施路径 保障条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历史较长,发展相对成熟,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长效运行与保障机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从政府法律、师资建设、课程开发、管理改革等方面探讨、完善我国“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确保其有效实施、实现实质性结合,是我国“工学结合”探索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内涵与实施的必要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陈解放教授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历史较长,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各国称呼各不相同。例如,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模式,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称之为“双元制”模式,俄罗斯称之为“教学生产联合体” 模式,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中指出:“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可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相比,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扩大了教育的参与范围,突破了单一的校内管理与教育,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丰富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而且有助于深化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从而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和实施方案。
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现状分析
依据不同的划分纬度,工学结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紧密程度,我们可以把工学结合的情况概括为以下三类:一是松散性结合(低度匹配性结合),即学生实际实习的工作与专业学习基本上没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了解企业的规则、规章制度,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但由于所学非所用,基本上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没有帮助;二是部分匹配性结合(中度匹配性结合),即学生的学习与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工学结合对于学生的总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匹配程度不高,对于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与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三是实质性结合(高度匹配性结合),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工学结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实习的工作高度匹配、关系密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但可以得到提高,而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可以相互促进。
文献与实践调研均告诉我们,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尚缺乏成熟经验的指导或者具有推广意义的有效实施路径和办法,在实践中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各高职院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走着自己特色与艰辛并存的探索之路。还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基本上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一种松散性结合,“盯岗”实习、“非岗”做勤杂人员实习、“待岗”在家实习等现象依然存在。很显然,这与国家对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要求大相径庭,与工学结合本质意义上的全方位深层结合、实质性结合还有一定距离,根本无法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后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因此,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完善我国“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确保其有效实施、实现实质性结合,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条件
工学结合职业模式涉及学校、行业企业、政府、学生及其家长等多方面,各方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因此,要真正有效推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就必须积极探索推行有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条件,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校企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专业契合与适应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实现学校内部以校企合作教学管理为主的各种制度完善与外部以产业、企業行业、政府等为代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通过宣传、立法、政策引导等手段积极为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具体来说,第一,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宣传,达成“政校企家”四方共识,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要加强立法,积极完善有关工学结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企业真正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保障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第三,出台更多鼓励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配套措施,如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必要的实习场地、设施,为实习学生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和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对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让企业付给顶岗实习学生的报酬计入生产成本且免税等,从而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第四,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工学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学校间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实践证明,在我国企业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义认识不清、热情不高的情况下,工学结合若没有政府具体政策的引导、法律的保证,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而难以持久、深入、长远。职业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围绕地方产业经济设置专业,并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在国家法律政策宏观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政策、办法,对工学结合的原则、目的以及参与工学结合的地方企业税收减免办法、责任义务等予以明确,纠正工学结合实践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从理论认识、实践操作各个层面为工学结合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有利条件。 其次,要积极实施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师资培训工程。在借鉴国外先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在专业办学定位、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形似而神非”的问题,如师资问题目前仍是高职工学结合的一个瓶颈问题。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改变、知识素养结构不更新、实践能力不提高,高职教育的一切美好愿景将不能变成现实。在新的形势要求下,大多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已经接受了工学结合的理念且有强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热情,部分教师已经付诸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但是,只有改革热情是不够的,由于缺乏好的、可以参考学习的具体案例和相应条件,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如何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变,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琢磨如何上好工学结合课程,但结果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乱七八糟、颠三倒四”等评论更是大大挫伤了教师的改革热情。因此,尽快落实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改变职校教师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知识技能结构,增加海外职业教育认识和企业工作经验,尽快提升职校教师的素质、加快高职工学结合师资培养工程建设是当务之急。
最后,要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一套内外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机制。在专业课程教学建设方面,要灵活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积极推进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这方面,澳大利亚能力本位的行业课程开发过程和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澳大利亚TAFE(NMIT)高职课程开发完全从职业行业内部出发,主要依靠行业进行,整个开发过程受行业、企业、雇主的监控,课程设计理念突出“四重”——重职业、重能力、重应用、重输出,课程内容随着职业需求的变化,2~3年做一次调整,从而保证学生所学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采用“各州统一、双轨并行”的方式,理论课程教学按照各州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实践课程则由企业依据培训章程来实施,既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又能提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符合企业要求和各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观我国的高职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课时主要是在国家统一要求下进行的,对两者的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课程内容开发主要依靠各学校教师,行业企业参与甚少。由于高职教师普遍缺乏行业经验的先天不足性,课程设计多受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重基础、重系统、重输入,课程内容相对稳定,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打破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互隔离的状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就必须转变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学校单一模式,不断扩大行业企业对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参与度。
为适应相对开放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改革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可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改革,以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學管理机制,从师资的管理(“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企业兼职教师管理规定)→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规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办法→弹性学分制改革等进行配套改革,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当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都已陆续建立了各种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但受办学规模过大、师资力量不足、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学校过程控制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管理水平总体上相对较低,许多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致使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2007(4).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3]廖克玲.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高教探索,2008(4).
[4]程云燕,刘永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现状 实施路径 保障条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历史较长,发展相对成熟,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长效运行与保障机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从政府法律、师资建设、课程开发、管理改革等方面探讨、完善我国“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确保其有效实施、实现实质性结合,是我国“工学结合”探索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内涵与实施的必要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陈解放教授认为,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历史较长,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各国称呼各不相同。例如,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模式,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称之为“双元制”模式,俄罗斯称之为“教学生产联合体” 模式,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中指出:“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可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相比,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扩大了教育的参与范围,突破了单一的校内管理与教育,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丰富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而且有助于深化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从而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和实施方案。
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现状分析
依据不同的划分纬度,工学结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紧密程度,我们可以把工学结合的情况概括为以下三类:一是松散性结合(低度匹配性结合),即学生实际实习的工作与专业学习基本上没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了解企业的规则、规章制度,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但由于所学非所用,基本上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没有帮助;二是部分匹配性结合(中度匹配性结合),即学生的学习与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工学结合对于学生的总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匹配程度不高,对于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与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三是实质性结合(高度匹配性结合),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工学结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实习的工作高度匹配、关系密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但可以得到提高,而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可以相互促进。
文献与实践调研均告诉我们,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尚缺乏成熟经验的指导或者具有推广意义的有效实施路径和办法,在实践中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各高职院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走着自己特色与艰辛并存的探索之路。还有不少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基本上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一种松散性结合,“盯岗”实习、“非岗”做勤杂人员实习、“待岗”在家实习等现象依然存在。很显然,这与国家对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要求大相径庭,与工学结合本质意义上的全方位深层结合、实质性结合还有一定距离,根本无法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后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因此,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完善我国“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确保其有效实施、实现实质性结合,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条件
工学结合职业模式涉及学校、行业企业、政府、学生及其家长等多方面,各方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因此,要真正有效推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就必须积极探索推行有效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条件,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校企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专业契合与适应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实现学校内部以校企合作教学管理为主的各种制度完善与外部以产业、企業行业、政府等为代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通过宣传、立法、政策引导等手段积极为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具体来说,第一,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宣传,达成“政校企家”四方共识,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要加强立法,积极完善有关工学结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企业真正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保障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第三,出台更多鼓励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配套措施,如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必要的实习场地、设施,为实习学生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和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对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让企业付给顶岗实习学生的报酬计入生产成本且免税等,从而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第四,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工学结合是一种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学校间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实践证明,在我国企业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义认识不清、热情不高的情况下,工学结合若没有政府具体政策的引导、法律的保证,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而难以持久、深入、长远。职业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围绕地方产业经济设置专业,并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在国家法律政策宏观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政策、办法,对工学结合的原则、目的以及参与工学结合的地方企业税收减免办法、责任义务等予以明确,纠正工学结合实践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从理论认识、实践操作各个层面为工学结合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有利条件。 其次,要积极实施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师资培训工程。在借鉴国外先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在专业办学定位、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形似而神非”的问题,如师资问题目前仍是高职工学结合的一个瓶颈问题。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改变、知识素养结构不更新、实践能力不提高,高职教育的一切美好愿景将不能变成现实。在新的形势要求下,大多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已经接受了工学结合的理念且有强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热情,部分教师已经付诸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但是,只有改革热情是不够的,由于缺乏好的、可以参考学习的具体案例和相应条件,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如何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变,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琢磨如何上好工学结合课程,但结果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乱七八糟、颠三倒四”等评论更是大大挫伤了教师的改革热情。因此,尽快落实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改变职校教师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知识技能结构,增加海外职业教育认识和企业工作经验,尽快提升职校教师的素质、加快高职工学结合师资培养工程建设是当务之急。
最后,要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一套内外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机制。在专业课程教学建设方面,要灵活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积极推进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这方面,澳大利亚能力本位的行业课程开发过程和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澳大利亚TAFE(NMIT)高职课程开发完全从职业行业内部出发,主要依靠行业进行,整个开发过程受行业、企业、雇主的监控,课程设计理念突出“四重”——重职业、重能力、重应用、重输出,课程内容随着职业需求的变化,2~3年做一次调整,从而保证学生所学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采用“各州统一、双轨并行”的方式,理论课程教学按照各州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实践课程则由企业依据培训章程来实施,既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又能提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符合企业要求和各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观我国的高职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课时主要是在国家统一要求下进行的,对两者的比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课程内容开发主要依靠各学校教师,行业企业参与甚少。由于高职教师普遍缺乏行业经验的先天不足性,课程设计多受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重基础、重系统、重输入,课程内容相对稳定,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打破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互隔离的状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就必须转变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学校单一模式,不断扩大行业企业对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参与度。
为适应相对开放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改革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可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一些管理改革,以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學管理机制,从师资的管理(“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企业兼职教师管理规定)→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规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办法→弹性学分制改革等进行配套改革,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当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都已陆续建立了各种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但受办学规模过大、师资力量不足、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学校过程控制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管理水平总体上相对较低,许多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致使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2007(4).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3]廖克玲.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高教探索,2008(4).
[4]程云燕,刘永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