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信仰教育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突出而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致使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这对于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49-02
  当今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农业经济社会向现代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的社会大变革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在这种巨大的变革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正确的思维观念不断涌现的同时,各种错误的观念也在悄悄的涌动,在各种错误观念中,作为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的信仰危机,是一种最为深刻的带有总体性的和根本的危机。
  一、信仰的概念及信仰危机
  信仰,隶属于文化范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现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等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寄托着人的精神最高的眷顾和终极关怀。简单地说,信仰就是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一同发展起来的精神现象,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
  契诃夫说:人没有信仰,就成了行尸走肉。惠特曼也说过: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与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可见信仰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前途,而且还关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重托,只有树立正确的信仰,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的保证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富强!
  最近我们课题组的两则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程度比较凸显,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而且出现了深层次的信仰危机多状态共显的态势。”具体来看,大学生信仰危机则主要表现为信仰的多元化、功利化、世俗化、非科学性,道德信仰缺失、法制信仰淡薄等。
  二、信仰危机的根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且复杂多样,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但是,他们的人生实践经验匮乏,对外界的认识经验不足,当伴随着商品浪潮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给个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之时,处在价值观迷惑中的大学生更是容易受蒙蔽。另外,随着学习、就业矛盾和困难的出现,导致在校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不高,政治热情下降,对自己的信仰和观念漠然视之,进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和信仰危机。
  (二)高校信仰教育的缺失。一是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有的学校片面强调学生的文化素质,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导致了一些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二是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手段落后,大多数学校的信仰教育都是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中,不注重采用心理咨询,网络互动交流等新手段、新方法。三是在教育内容上,信仰教育内容僵化,过分强调对人类、对社会的奉献而忽视个体的内在需求,缺乏对个体的人文关怀。
  (三)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缺失和制度的缺陷,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不到很好的伸张,腐败滋生蔓延,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人民群众自然产生不满情绪,然后把这种不满情绪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使得少数人开始怀疑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从而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信仰危机。
  (四)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入侵。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逐步向我国渗透,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尤其体现在信仰问题上。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形势下,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失去主心骨,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就必须构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体系来引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文化及价值观念,使其不至于混乱乃至危及国家的上层建筑,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到一个共同的精神旗帜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应这种要求而产生。信仰危机的本质在于价值冲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指出了正确的价值理念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针对大学生信仰缺失、信仰危机等现状,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给予他们正面的、积极的价值引导,才能重塑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要教育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抵御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思想武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理想以信仰为基础,理想是信仰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大学生最高信仰在现阶段的体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要教育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使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进而确立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信仰。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的重要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要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大学生锐意进取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促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道德信仰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道德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胡锦涛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公共行为,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同时也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道德内涵。
  要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真正领悟到“八荣八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主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当前,面对新形势,只有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使价值观教育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才能确保当代大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与困惑,坚定自己的选择而不迷失方向。
  总之,这四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完整内容的具体体现,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内在统一关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它也包含着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点,因而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它就必然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大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并由思想上的相信转化为确信,从而进一步升华为信仰。
  作者单位:邱家良 武汉体育学院
  魏彬 商丘工学院
  曾艳 吉林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中国人大出版社,1998.
  [3]张曙光.“信仰”之思[J].学术研究,2000(12).
  [4]李丹,范启标.浅谈我国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商业文化,2009(1).
  [5]赵珊珊.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危机成因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3).
  [6]丁祥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J].今日南国,2009(6).
  [7]王健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9(2).
  [8]陈轶.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J].丽水学院院报,2009(1).
其他文献
报告了青少年拳击比赛的医务监督。在有82名运动员选手参赛,共计72场比赛中,有16人次、12场发生了场上受伤。其中眉弓裂伤4例(25%)、鼻部击伤出血10例(62.5%)、上唇裂伤1例(6.25%)、肩关节脱位1例(6.25%)。有2场因伤势较
“互联网+工会财务”以其自身独有的优越性,为工会财务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助力。“互联网+工会财务”可以降低财务信息传递成本,提升财务信息处理效率和财务分析与监管质量。
摘 要:医疗器械博览会作为中国会展经济的一个分支,已经有30余年历史。本文就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医疗器械;博览会;发展现状;问題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21-0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
摘 要:教师是民办高职院校的重要人力资源,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和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民办高职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逐渐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本文中笔者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成因、以及破解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46-01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的作业
摹仿与借鉴,含义不同,反映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上,则在于“似”与“似而不是”之间,往往不容易分得很清楚。韩国汉文小说,也和中国小说一样,由文言和通俗两个体系所构成①,也有笔记体、
相信大部分人听音乐都会用到耳机,当我们在公交地铁出行、午休、晨跑时,耳机能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享受中度过。而随着用户对耳机音质的更高要求,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耳机产品,
摘要:创新是公共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文章通过对当前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介绍和分析,要求公共图书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在服务方面进行创新。文章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创新服务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公共图书馆能通过不断发现新的服务群体、新的服务方式来更好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宗旨,实现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针对大学经济类文科专业学生在数据库课程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对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利用计算思维的抽象和自动化特点在数据库教学的核心内容上设计具有高度逻辑性的实例,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数据库;计算思维;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6-0016
摘要: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高校校园的服务器在应用和管理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系统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低下、电能损耗过高、IT适应性低、安全控制与数据备份困难等,这些问题都逐渐的显现出。该文主要就是针对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如何提升利用率,更好的加强了设备的可用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VMwarevSphere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