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程育德策略浅谈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科课程育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目前都被许多中学教师忽视。学科教师的育德态度存在偏颇、育德策略显得匮乏,生物学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明确德育目标,吃透生物教材,发掘德育因素,精设教学环节,诠释育德内涵,不断提高个人道德品质,提高德育理论水平,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课程育德的效能。
  【关 键 词】 课程育德;生物学科;策略
  当前,部分中学教师认为,德育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领导、学生处、班主任等在课余时间开展或者由思想政治老师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部分理科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文科教师的事,与理科课程无关。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最主要、最大量的活动是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是各个学科教学应尽的义务,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学科课程之中才是德育的主渠道。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兼班主任,就如何在生物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学科特点,明确德育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新课标)中,提出了生物学科总的德育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等方面得到发展。新课标提出的具体课程德育目标,则主要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几方面逐项表达,知识与技能方面也有一定德育渗透。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
  (一)知识目标
  1.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 阐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
  (二)能力目标
  1. 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分析图片资料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尝试画出简单的食物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科学观察、辩证分析、严谨论证、交流总结等学习方法。
  2. 认同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等哲学观点。
  3. 认同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和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4. 放眼生物圈,关注全球问题,确立社会责任感。
  二、吃透生物教材,发掘德育因素
  发掘生物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这种结合点有两种:
  1. 显性结合点。如《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概念的教学,老师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森林》,学生通过科学观察、辩证分析、严谨论证,体会生态系统概念中“统一”“整体”的含义,自然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唯物辩证的情感态度;又如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关系教学,食物链、食物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教学,自然渗透着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这些都属于教材内容中一个又一个的显性结合点。
  2. 隐性结合点。如《生态系统》中,教材上青蛙被大量捕杀的讨论题,通过老师精心准备的“青蛙被不法分子捕杀,蝗虫泛滥成灾”的震撼视频,以及最后青蛙消灭害虫能力的数学计算,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的观点,更让学生意会到老师传达的情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爱护生物、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并结合时政钓鱼岛问题,许多国人开始出现非理性爱国的情况,一句看似玩笑的设问“消费日本的野生青蛙可取吗”,引导学生理性爱国的政治态度。这样的结合点属于隐性,需要老师去发掘和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显性的结合,还是隐性的结合,都应该立足学科教材,切忌生硬或偏离主题,更不能哗众取宠。
  三、精设教学环节,诠释育德内涵
  学科课程育德与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应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将育德融入其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最终实现德育的知情意行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以《生态系统》为例:
  (一)创设情境,营造德育氛围
  整堂课以“一访森林”“二探森林”“三爱森林”为基本线索,并作为课堂的三个基本环节。课堂以3D森林画面和视频《美丽的大森林》引入,引人入胜,旨在激发学生对本堂课和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发挥引入的基本作用;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整堂课由森林贯穿始末,第三环节揭示“森林”的真正含义——大自然的和谐,营造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的德育氛围,学生行走探索在森林之中,学科知识与技能、德育点滴渗透和最终升华,都在行走探索之中逐一达成。同时,这样的设计在教材编排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整合和创新,对教材内容做了深层挖掘,摒弃了常规的照本宣科或活动堆砌,营造出了一种勇于创新的德育氛围。
  (二)设计活动,丰富德育载体
  如第一环节“一访森林”,学生看完视频《美丽的大森林》,开展比赛,看谁说出的森林成员多,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更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让学生列举生态系统时,老师有意链接学生就读的学校、生活的城市、祖国的山川河流,这样一来,原本没有感情色彩的素材被赋予情感,隐含了爱校、爱家乡、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更具生活化,更有吸引力。
  第二环节“二探森林”,在开展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教学时,采用“今天生态系统举行年度总结及表彰大会,邀请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代表出席,现在我们分别请一位同学作为他们各自的代言人,陈述代言角色的重要性。其他同学作为本次大会的评审主席,等几位代言人发言完毕后,你们将进行评价、投票。”各位代表分别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老师作为大会的主持人采访几位“主席”,最后的结果是,几位代表都有各自的支持者,都受到了表彰。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体会到各个角色的作用,更体会到他们的重要性、相互关系、进一步体会辩证统一的观点。接着食物链的教学,请学生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让学生感受生物世界中一个普通无奇的现象,原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食物网的教学,则将全班分成A、B两大组进行PK,各自派出5名代表拿着形形色色的生物图片到黑板上玩“拼图”,看谁摆出的食物链最多。这不仅让学生主动建构起食物网的概念,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第三环节“三爱森林”,学生通过观看人类捕杀野生青蛙。蝗虫泛滥成灾的视频,计算青蛙消灭蝗虫的数据,触动学生情感深处,倡议学生宣环保誓词,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视为己任,落实到课外日常行动之中。
  通过这样一些活动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条件,促使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等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努力诠释了生物学科课程育德的内涵——德育的知情意行与生物学的知识技能在学科教学中融合统一。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称职的中学生物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将生物课程育德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义务去履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德育目标,努力发掘德育素材,诠释育德内涵。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要做到充分发挥生物学科课程育德的效能,还需要我们教师自身不断提高个人道德品质,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谢志东. 中学生物学科的德育功能及其实施[D]. 江西师范大学,2003.
  [4] 潘紫千,安岚.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生物学通报,2000(7).
  [5]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最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才能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来。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写作;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
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在他的一部代表作《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明确指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我和女儿真正开始亲子阅读大约是在她二岁半,我们最开始读的是绘本书。她小小软软的身体坐在我的怀里,专注听我讲故事,目光游走在图画和文字之间。那种感觉对于我来说真是美妙。对她来说也一定是美妙的——由慈祥的妈妈、有趣的图书共同编制的美妙时刻。  我们还发
很多宝宝,尤其是在3岁以下,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碰到新奇的东西总想拿来玩一玩,甚至要放进嘴巴里尝一尝。   但在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意外和危险,比如误食异物。常见的异物包括: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磁铁、别针、螺丝钉、弹珠等。那遇到孩子吞食异物,该怎么办呢?   误吞硬币怎么办?   明明是个2岁的宝宝。今天妈妈发现他一直拿在手里玩的硬币不见了,但是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该吃吃该
还记得童年折过的纸飞机吗?哈上一口气,和小伙伴们赛着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到现在回忆起来,还是乐趣無穷。幼儿画报2018年12期绘本《纸飞机》就为我们展现了熊猫兄妹玩纸飞机,爸爸妈妈最终也加入进来的一幅幅幸福画面。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和孩子动起来,一起享受亲子温馨时光吧!
【摘要】2006年4月,湖北省教育厅对义务教育学校的作息时间作了统一规定,作为走读制初中,自然取消早、晚自习。面对课时减少的情况,只有“减负提效”。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述了推行“生本教育”课改实验为抓手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改;教育  2006年4月,省教育厅对义务教育学校的作息时间作了统一规定,我校取消了早、晚自习,成为郧县唯一一所没有早、晚自习的义务教育学校,在课时减
妈妈,提笔给您写信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中学时,我们课文里有一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妈妈,您曾经就是一位志愿军战士,我们时代最可爱的人。  时间定格在1951年,元旦刚过,天下着鹅毛大雪,虽已是午夜时分,但徐州火车站还是灯火通明,一片繁忙的景象。此时,我的外婆正在翘首以盼,下午时接到军管会的电话,让她去火车站,零点左右有一趟南京来的军列见一个人。当时全国刚刚解放,敌特活动猖獗,由于保密的需要
【摘 要】 如今,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来解决“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难题。为了提高农民工家长学校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家长学校发展现状,结合农民工子女众多的嘉陵小学家长学校建设情况,进行思考并给出建议:1. 家长分层分流,因材施教;2. 注重对农民工家长健康心理的培养;3. 活动体验、亲子共学的培训模式;4. 培训内容具有内在逻辑性,前后照应,系统安排。  【关
言5岁,有一天深夜梦中哭醒,看样子很伤心,迷迷糊糊带着哭腔念叨:“妈妈,我不去大班!我不去,不去……”我一阵安抚之后,他安然入睡。望着身边眼里噙着泪花的小人儿,我失眠了。我不知道言在幼儿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孩子背负如此重的心理阴影,各种揣测让我浮想翩翩。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我试探着和他聊一下,原来是这样:户外活动的时候,他因为与小朋友讲话忘记将玩过的球归位,被愤怒的老师大声训斥,并恐吓:“你不听
【摘 要】 在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演、或奏,他们通过对音乐的表现,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本文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 键 词】 音乐教学;培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驱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也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曾
农村初级中学,谈起作文教学,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感慨:两头怕。学生怕写作文,应付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不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费精力、花时间且收效甚微。学生越写越灰心,教师越改越没劲,作文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  面对这一现状,必须进行创新,要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相对落后的状况,就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