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Ag掺杂及缺陷共存对ZnO光电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富O条件有利于Ag的掺杂,贫O条件不利于Ag的掺杂.Ag掺杂浓度较低时有利于模型的稳定,其在富O或贫O条件下都以AgZn为主要掺杂方式.当Ag掺杂浓度较高时,富O条件下以AgZn-AgZn为主要掺杂方式,贫O条件下AgZn-Agi是较为有利的掺杂方式.富O条件下Ag掺杂较难引入VZn和Oi共存缺陷.贫O条件下优先出现的模型为VO,VO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Ag的掺杂.Ag掺杂降低了ZnO的带隙宽度,掺杂浓度越大模型带隙宽度越窄.VZn、
【机 构】
:
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晋中 0308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Ag掺杂及缺陷共存对ZnO光电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富O条件有利于Ag的掺杂,贫O条件不利于Ag的掺杂.Ag掺杂浓度较低时有利于模型的稳定,其在富O或贫O条件下都以AgZn为主要掺杂方式.当Ag掺杂浓度较高时,富O条件下以AgZn-AgZn为主要掺杂方式,贫O条件下AgZn-Agi是较为有利的掺杂方式.富O条件下Ag掺杂较难引入VZn和Oi共存缺陷.贫O条件下优先出现的模型为VO,VO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Ag的掺杂.Ag掺杂降低了ZnO的带隙宽度,掺杂浓度越大模型带隙宽度越窄.VZn、VO和Oi缺陷共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Ag掺杂模型的带隙宽度.Ag掺杂及VZn和Oi缺陷共存均使ZnO吸收边红移至可见光区,扩展了ZnO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而AgZn-VO在可见光范围内依然是透明.在低能区紫外-可见光范围内,AgZn-AgZn表现出更高的光吸收率,但是相应形成能也高于AgZn.VZn的引入提高了AgZn-VZn和AgZn-AgZn-VZn对低能区紫外-可见光的吸收,VO的引入有利于ZnO表面吸附更多的O2进而产生更多的H2 O2和·HO强氧化性物质,即VZn和VO缺陷共存都有利于ZnO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漾濞MS6.4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和探讨震区深部孕震环境,本文利用云南省地震台网和震后流动台站观测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1日震后3天发生的ML≥1.0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获得415个事件的定位结果,结合震区深部结构反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漾濞MS6.4地震序列集中分布在主震的南东侧,并沿着NW-SE向呈条带状与维西—乔后断裂近似平行展布,长约20km,纵剖面图揭示了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5~15km,地震震源深度较浅,说明地震大多发生在脆性上地壳范围内.考虑到漾濞震区北侧洱源等
采用问卷方式对溧阳地区12个居民区部分居民及两所学校学生开展风险认知调查,研究溧阳地区居民地震风险认知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强化居民地震灾害意识.调查结果显示的性别、年龄、地域、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房屋居住条件是影响溧阳地区居民地震风险认知水平的因素,其中收入水平和房屋居住条件是关键因素.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全国地磁学科组在该地震发生前提出了地磁日变化空间相关重叠异常.本研究计算了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2019~2020年150个台站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系数,结果显示:2020年9月26日和9月28日在震中附近分别出现6个和12个台站的地磁Z分量日变化明显反相位异常,该异常具有明显的分界线;2020年9月26日和2020年9月28日的相关系数0值线出现重叠异常,该异常从青海至四川中部呈现反S形态,在该异常出现8个月后,在重叠异常青海段的端部200km范围发生了玛
本文采用指数分布、伽马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分别对四川地区1970年至2007年和1970年至今发生的M5.0及以上地震时间间隔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对这些分布的尺度和形状参数进行统计推断.基于AIC准则、BIC准则及K-S最小距离准则,得出伽马分布为四川地震发生时间间隔的最佳拟合.利用拟合的伽马分布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结果表明三年内四川地区发生M5.0及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
运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过渡族金属TM(TM=Ru、Rh、Pd)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TM掺杂GaSb主要以TM替代Ga(TM@Ga)缺陷存在,并可增强GaSb半导体材料对红外光区光子的响应,使体系光学吸收谱的吸收边红移;TM@Ga所引入的杂质能级分布于零点费米能级附近,这极大地增强了体系的介电性能,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迁移,因而提升了掺杂体系的光电转换效率;Ru掺杂对GaSb光学性质的改善最为明显,当掺杂浓度为6.25%(原子数分数)且均匀掺杂时,Ru掺杂GaSb体系对红
通过分析安徽地区蒙城、嘉山两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在受到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干扰时的变化,发现以下特征,畸变形态上出现:共有矩形方波型、锯齿形方波型和尖峰突跳型三种类型;变化方向上出现:同一台站不同测向畸变方向并不统一;变化幅度上出现:同一测向长短极距变化幅度值接近,不同台站变化幅度有差异性.本文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畸变形态主要和干扰持续时间以及入地电流值有关;(2)变化方向取决于附加电位差的正负;(3)干扰下的变化幅度值与台站和换流站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传播介质电导率也成反比.
采用单晶提拉法成功生长出优质的Gd3+/Yb3+共掺铝酸钇晶体.对晶体的结构、分凝系数、光谱和激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生长的晶体空间群为Pnma,属于正交晶系,Yb3+的分凝系数为1.13.从偏振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现,b偏振方向时,晶体在980 nm处吸收截面为2.14×10-20 cm2,适用于InGaAs激光二极管泵浦;在1044 nm处的发射截面为0.39×10-20 cm2,荧光寿命为1.638 ms.此外,对b切向的Gd/Yb:YAP晶体进行激光实验,在1μm处实现连续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
利用Java与C++语言,基于C/S架构实现手机APP对承德台数字化仪器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S端(即计算机端)实现12小时原始数据实时汇集、保存与传输,C端(即手机端)采用数据浏览器的方式对仪器原始数据进行即时绘图,满足本单位工作人员随时查看仪器原始数据状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台站仪器监测能力和运维质量.
破坏性地震具有发震突然、破坏力大等特点,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各界及舆论的关注,随之而来的还有地震谣言等其他负面舆情.通过对比分析云南通海5.0级地震与四川北川4.6级地震事件微博舆情,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地应对地震舆情提供对策,进而树立地震部门权威形象,赢得大众信任.
作为天然金刚石生长环境的碳酸盐,研究其掺杂对人造金刚石晶体生长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运用高温高压下的温度梯度法,将碳酸钙(CaCO3)按照不同比例掺杂到金刚石合成腔体内的碳源中,用以研究其掺杂对金刚石分别沿(100)或(111)晶面生长行为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成像对掺杂合成金刚石晶体形貌的表征表明:随着碳酸钙掺量的增加,沿(100)面生长的金刚石晶形由塔状变为板状且出现了裂晶、连晶现象,晶体颜色先变浅再变黑,内部出现了包裹体;同样,沿(111)面生长的金刚石晶形由板状逐渐变为塔状且出现了裂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