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语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模仿与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关键期,幼儿进入语言飞速发展期,词汇量迅速增大,逐步能用简单的句子与人交流。那么如何使他们能够清楚、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呢,语言教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语言教学中悟到的一些想法。
1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1从幼儿的发音,提高口齿的清晰性出发。
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由于成人的迁就和疏忽,家长们明白孩子的意思就满足他,于是孩子们就缺少了表达意愿的机会,说话没有成为他生活的需要。导致教师常常听不清楚,甚至听不懂他们说话的意思,闹出了许多的笑话,因此在进入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重幼儿的发音,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比如在儿歌《圆、圆、圆》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们学会这一首儿歌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要他们口齿清楚的发准字音表述儿歌,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只要幼儿们会念就行了,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发音练习,其实这首儿歌的意义就是要让他们发准字音,如:“铃鼓”、“圆圆”、“挂钟”、“盘子”,教师自身一定要运用肢体语言,动作夸张一些,把每个字音都发的饱满,并让幼儿张大嘴巴跟着学念,在不断的练习中让他们口齿清晰的表述内容。
1.2锻炼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提高语言的连贯性。
小班的幼儿说话常常会说半句话就停住了,特别是在回答问题时,明明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是你让他站起来说,常常会给你冒几个字就停住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让他们把话说完整,从最简单的“我要...”或者“我会...”开始。如在进行阅读《我会小便》教学时,教师加以延伸,提出问题:“你会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呢?”,让幼儿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要强调用完整的话来说,如果幼儿只说“小便”时,教师马上接下去问:“谁会小便?”让幼儿添上主要人物,然后重新完整的说一遍,“我会小便”“我想小便”等等,最后给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明白只有把话说完整了教师才会加以肯定。
1.3巩固练习的效果。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语言教学中,首要的是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教师应给他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如:童话阅读《变色的蜗牛》,蜗牛吃一种颜色的食物就变一种颜色,在整个故事中蜗牛变了六种颜色,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吃了××颜色的××,变成了××颜色的蜗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句话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在一次次的练说后,幼儿们慢慢的熟悉了这个句式,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来练说这一句话,如:分组说、分男女说、请个别说、师生互说,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用好听的声音说说、用响亮的声音说说等等。一节课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大多数幼儿都能完整的说出来了,同时教师还可以延伸下去,请幼儿自己说说蜗牛还会吃××颜色的东西,然后变成××颜色的蜗牛,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提示内容,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来模仿学说,这样重复的练说,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2.1句式简短易懂。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要求幼儿一下子就能满足成人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切勿求急,自身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对于繁冗的句式常常给幼儿带来困惑,在语言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他们喜欢教师用一些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语气来讲话,同时最好带一些孩子的口气,站在幼儿的立场来教授内容。记得有一次我给幼儿们讲了一个《小乌龟找朋友》的故事。整个故事以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小乌龟作为主人公,故事情节有趣、生动,语言也较简洁,一节课下来我以为幼儿们都能听懂故事了,但在课后我突然发现,他们好多地方都不明白,好多词语他们都不了解,如:“飞翔”一词,其实教师应该用幼儿化的语言来更换,改成“在天上飞来飞去”,那幼儿们肯定都能理解了,事后我也做了一个深刻的反思,我们教师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一定先要让幼儿听懂,用一些简单的、幼儿的语气来教授知识,这样他们模仿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2前后统一。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师的语言成了他们直接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模仿榜样,前后说的一定要统一,不要前面说东后面说西,这样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勿扰,特别是在儿歌的教授过程中,一定要规范、统一。如:儿歌《圆》。句子结构为“×个圆,变变变,变成×××”。在教授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我特意做了多媒体课件,把四个圆变成的小火车开了起来,并且带领幼儿学了火车“呜呜往前开”的动作,当时幼儿们非常的感兴趣,也起到了活跃课堂的效果,正在我为之自豪的时候,问题出来了,在完整讲述时,幼儿们的思维中只记得呜呜往前开,把变成的小火车完全抛诸脑后,因此对于学习整首儿歌来说,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也面临了问题,由此看出教师的语言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们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尤为小心谨慎,每个字每句话都要想好了再说。
2.3发挥语言表扬的力量。
小红花常常是小班幼儿的最爱,给他们贴个小红花常常能令他们兴奋一天,当然这也是小班幼儿的可爱之处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幼儿贴上小红花也不是很现实,因此我们就要靠语言表扬的力量了。一个班级中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都不同,有的幼儿可能喜欢表现自己,但有的幼儿可能比较内向,一学期下来也不会举手,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呢?其实他们更加需要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对于这类幼儿教师要经常的用眼神关注他,对他们多竖起大拇指,让幼儿们表扬他,慢慢的帮他树立信心,找到自我的价值。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这么一个例子,他叫宇豪,平时性格内向,家长反映在家也不喜欢讲话,看到客人来了会悄悄躲起来,针对这一特点,在开学初我就特别关注他,先用眼神来照顾他,慢慢的熟悉之后,就经常引导他开口说话,如“宇豪的声音最好听了,宇豪的声音最响亮,不信你们听听…”,经过大半个学期下来,他进步了很多,现在他每天都能主动的跟老师问好了,看的老师也会笑了,整个人开朗了许多。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幼儿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耐心的引导,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幼儿们总会慢慢成长的。当然我们教师一定要把自身素质锻炼好,在幼儿发展的道路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带领他们一起快乐的成长!
1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1从幼儿的发音,提高口齿的清晰性出发。
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幼儿来说,由于成人的迁就和疏忽,家长们明白孩子的意思就满足他,于是孩子们就缺少了表达意愿的机会,说话没有成为他生活的需要。导致教师常常听不清楚,甚至听不懂他们说话的意思,闹出了许多的笑话,因此在进入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重幼儿的发音,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比如在儿歌《圆、圆、圆》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们学会这一首儿歌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要他们口齿清楚的发准字音表述儿歌,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只要幼儿们会念就行了,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发音练习,其实这首儿歌的意义就是要让他们发准字音,如:“铃鼓”、“圆圆”、“挂钟”、“盘子”,教师自身一定要运用肢体语言,动作夸张一些,把每个字音都发的饱满,并让幼儿张大嘴巴跟着学念,在不断的练习中让他们口齿清晰的表述内容。
1.2锻炼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提高语言的连贯性。
小班的幼儿说话常常会说半句话就停住了,特别是在回答问题时,明明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是你让他站起来说,常常会给你冒几个字就停住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让他们把话说完整,从最简单的“我要...”或者“我会...”开始。如在进行阅读《我会小便》教学时,教师加以延伸,提出问题:“你会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呢?”,让幼儿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要强调用完整的话来说,如果幼儿只说“小便”时,教师马上接下去问:“谁会小便?”让幼儿添上主要人物,然后重新完整的说一遍,“我会小便”“我想小便”等等,最后给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明白只有把话说完整了教师才会加以肯定。
1.3巩固练习的效果。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语言教学中,首要的是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教师应给他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如:童话阅读《变色的蜗牛》,蜗牛吃一种颜色的食物就变一种颜色,在整个故事中蜗牛变了六种颜色,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句式“吃了××颜色的××,变成了××颜色的蜗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句话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在一次次的练说后,幼儿们慢慢的熟悉了这个句式,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来练说这一句话,如:分组说、分男女说、请个别说、师生互说,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用好听的声音说说、用响亮的声音说说等等。一节课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大多数幼儿都能完整的说出来了,同时教师还可以延伸下去,请幼儿自己说说蜗牛还会吃××颜色的东西,然后变成××颜色的蜗牛,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提示内容,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来模仿学说,这样重复的练说,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2.1句式简短易懂。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要求幼儿一下子就能满足成人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切勿求急,自身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对于繁冗的句式常常给幼儿带来困惑,在语言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他们喜欢教师用一些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语气来讲话,同时最好带一些孩子的口气,站在幼儿的立场来教授内容。记得有一次我给幼儿们讲了一个《小乌龟找朋友》的故事。整个故事以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小乌龟作为主人公,故事情节有趣、生动,语言也较简洁,一节课下来我以为幼儿们都能听懂故事了,但在课后我突然发现,他们好多地方都不明白,好多词语他们都不了解,如:“飞翔”一词,其实教师应该用幼儿化的语言来更换,改成“在天上飞来飞去”,那幼儿们肯定都能理解了,事后我也做了一个深刻的反思,我们教师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一定先要让幼儿听懂,用一些简单的、幼儿的语气来教授知识,这样他们模仿起来才会事半功倍,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2前后统一。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师的语言成了他们直接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模仿榜样,前后说的一定要统一,不要前面说东后面说西,这样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勿扰,特别是在儿歌的教授过程中,一定要规范、统一。如:儿歌《圆》。句子结构为“×个圆,变变变,变成×××”。在教授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我特意做了多媒体课件,把四个圆变成的小火车开了起来,并且带领幼儿学了火车“呜呜往前开”的动作,当时幼儿们非常的感兴趣,也起到了活跃课堂的效果,正在我为之自豪的时候,问题出来了,在完整讲述时,幼儿们的思维中只记得呜呜往前开,把变成的小火车完全抛诸脑后,因此对于学习整首儿歌来说,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也面临了问题,由此看出教师的语言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们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尤为小心谨慎,每个字每句话都要想好了再说。
2.3发挥语言表扬的力量。
小红花常常是小班幼儿的最爱,给他们贴个小红花常常能令他们兴奋一天,当然这也是小班幼儿的可爱之处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幼儿贴上小红花也不是很现实,因此我们就要靠语言表扬的力量了。一个班级中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都不同,有的幼儿可能喜欢表现自己,但有的幼儿可能比较内向,一学期下来也不会举手,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呢?其实他们更加需要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对于这类幼儿教师要经常的用眼神关注他,对他们多竖起大拇指,让幼儿们表扬他,慢慢的帮他树立信心,找到自我的价值。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这么一个例子,他叫宇豪,平时性格内向,家长反映在家也不喜欢讲话,看到客人来了会悄悄躲起来,针对这一特点,在开学初我就特别关注他,先用眼神来照顾他,慢慢的熟悉之后,就经常引导他开口说话,如“宇豪的声音最好听了,宇豪的声音最响亮,不信你们听听…”,经过大半个学期下来,他进步了很多,现在他每天都能主动的跟老师问好了,看的老师也会笑了,整个人开朗了许多。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幼儿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耐心的引导,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幼儿们总会慢慢成长的。当然我们教师一定要把自身素质锻炼好,在幼儿发展的道路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带领他们一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