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防应急救援信息具有内容多,时效性强,关注度高的特点。遵循一定信息发布流程从而高效的发布应急救援信息对于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减少舆论危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从舆论态势的评估,应急救援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信息发布方式三个环节探讨了完善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流程的构想,旨在提高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水平。
关键词:消防 应急救援 信息发布 流程
0 引言
消防部队是承担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重要力量。在处置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救援信息。及时、主动、高效的发布应急救援信息对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因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不到位,导致消防部队陷入舆论被动的局面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运用了传播学,舆论学、危机公关等理论,结合消防部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流程的构想,以促进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的高效开展。
1舆论态势监测
舆论态势评估是指舆情监测机构对不同媒体关于灾害事故的报导、评论等进行分析、研判从而得出当前的舆情动态。舆情态势评估贯穿于整个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流程,是信息发布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消防部门可以根据舆情态势的评估结果及时了解应急救援信息的发布效果,并有针对性的调整灾情信息搜集和救援信息发布的方向和内容。
舆情监测的手段主要有软件监测和人工搜集两种方式。监测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线上和线下两大领域。线上领域包括门户网站、媒体网站、参与人数众多的论坛、意见领袖的微博等;线下领域主要为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1]。监测的内容主要有公众迫切知晓的灾害事故的起因、后果、影响,消防部门的处置状况,对救援行动的质疑和不满,相关救援信息公布后的舆论态度等。
舆情监测工作应在灾害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并伴随救行动的进展和信息发布工作的进行对相关舆情开展持续的跟踪。灾害事故发生的初期,舆情监测机构要及时掌握涉及消防部队救援行动的热点舆情,并对其发展态势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并将其反馈给现场指挥员,以及时开展相应的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伴随灾害事故的处置,舆情监测机构应实时掌握处置过程中的舆论态势的变化,并将舆情呈现的新情况及时向现场指挥员汇报,以迅速调整救援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工作。
2 信息的搜集与共享
相关救援信息的搜集应伴随处置行动同时展开。完成一个阶段的处置过程后,负有信息搜集任务的人员应及时向救援指挥部汇报,并由指挥部指定专人与其它救援力量协调信息发布口径,以便信息发布工作的进行。
2.1 信息搜集与汇总
消防力量到场后,应立即开展灾害事故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并将救援信息及时汇总至前方现场指挥部。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三个过程开展信息搜集工作:
1)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在单个中队内部,可由内攻侦察小组中具有丰富处置经验的战斗班长负责搜集其所属战斗段的灭火救援信息,并向本中队的通讯员报告;当多个中队参与救援工作时,增援中队在完成其所划定的作战区域的信息搜集工作后,由本中队的通讯员向属地中队通讯员汇总,经属地中队指挥员确认后,由属地中队通讯员向现场指挥部汇报。
2)处置完成后的灾害成因调查。灾害事故发生后,火灾调查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现场救援工作、灾情发展态势等内容进行图像采集、视频录制等。在现场险情处置完毕后,要会同各方面的专家开展事故原因、后果、影响等方面的调查,形成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并由消防部队的火灾调查专家汇总然后向现场指挥部汇报。
3)通过舆情监控得到涉及消防部队的舆情并及时反馈。灾害发生后,舆情监测部门应开展全方位的舆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对于灾害事故的情绪,消防部队处置行动的看法,传闻及谣言的内容等舆情信息,并将舆情信息通过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传送至现场指挥部。指挥部接到舆情反馈后,应根据舆情的主要特征和内容,责成负有信息搜集工作的力量有针对性的开展灾情信息搜集工作。
2.2信息共享与协调
消防部队是处置灾害事故的主力,能够较为全面的掌握现场的灾情状况。除了消防部队以外,政府、公安、环保、安监等多方力量也将到达现场参与事故的指挥和处置。但这些部门掌握的现场信息有限,且大多与消防部队没有隶属关系,导致消防部队无法约束其与媒体的互动。若这些部门通过媒体发布了不详实、不准确的灾情信息,且与消防部队后续发布的权威信息有较大出入的话,将会造成公众理解的混乱,甚至引发大面积的舆论质疑。因此,当消防部队完成某一处置阶段的信息搜集工作后,应及时汇报至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向参与事故处置的相关部门通报该阶段的灾情信息,并对拟发布的内容进行协商以统一口径。
3 完善信息发布各个环节
掌握一定的救援信息后,应由指挥机构授权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发布工作。对外发布信息时,需坚持信息发布原则,并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灵活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实现积极引导舆论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1信息发布的原则
1)及时迅速
及时迅速是信息发布工作的首要原则。该原则强调现场信息搜集快、舆情动态跟踪快、信息发布更新快。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消防部队应当立即开展灾害事故信息的搜集工作,应根据舆情监测所反馈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搜集舆论关注度高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
2)真实客观
真实客观是信息发布工作的根本原则。这项原则要求:1、在信息的搜集、汇总、发布等环节,要最大限度使信息还原灾害现场的真实情况。2、当公众对人员财产损失数据,消防部队处置行动等产生质疑时,不能闪烁其词,要勇于面对问题。
3)口径统一 口径统一是信息发布工作的必要原则。不同层级的指战员,不同部门的救援人员对于灾害事故的认识是不统一的,若救援力量内部传出不同的声音,易造成公众理解混乱。因此,为防止口径不一,对外信息发布时要注意三点:1、公开的内容要科学严谨,避免自相矛盾。2、发布信息前,消防部队内部之间,消防部门与其他协同部门之间要协调一致,统一立场。3、指定专人发布,禁止未经授权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4)广域发布
广域发布是信息发布工作的重要原则。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传播媒介的传播渠道、受众面、传播效果等是不同的。通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对应急救援信息开展广域发布,形成聚合传播效应,有利于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2]。
3.2 信息发布的内容
消防部队发布的应急救援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1)接处警时间、到场时间、处置时间等;2)力量调集、现场状况、技战术运用、疏散救人、物资抢救等;3)人员和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原因、危害和影响范围,紧急避险措施等;4)用于澄清不实消息和应对舆论质疑的事实依据等[3]。
3.3 信息发布的主体
信息发布主体是指消防部队从事对外信息发布工作的专职人员,可分为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其职责是接受媒体采访,主持新闻发布会,提供权威的应急救援信息,积极引导舆论。
1)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混乱;2、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待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有助于增强消防部队的公信力和树立良好形象;3、在集中的时间内向媒体说明情况,可以缓解媒体和公众询问的压力,有利于遏制谣言,稳定民众情绪。4、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出来说话,可以避免把主要负责人首先推到前台,能够保留更大的回旋余地[4]。
2)网络发言人。网络发言人是指通过互联网媒介进行信息发布的人员,是新闻发言人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拓展。网络发言人的作用是在网上发布灾害事故救援信息,听取民众诉求,分析判断网络舆情态势,积极引导涉及消防部队的网络舆情。网络发言人除了应该具备新闻发言人的素养外,还应当具备掌握网络传播规律,了解网民心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等能力。
3.4 信息发布的时机
灾害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救援信息的发布时机上,消防部门要坚持在第一时间发布和持续跟踪发布的策略,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以积极引导和应对舆情。
1)第一时间发布。
微博、网站、论坛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每人都成为记者,封锁消息绝无可能。如果消防部门在第一时间保持沉默,谣言将迅速滋生蔓延。突发灾害事故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如果权威机构不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媒体就会率先进行报道。而媒体的报道不一定真实全面,很可能把一些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的信息当做新闻进行报道,导致消防部门丧失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此外,人们接受信息时具有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在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决定了人们的基本认识,往往会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判断[5]。若谣言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消防部门花费巨大代价去解释和澄清,也会丧失主动权和公信力。
2)持续跟踪发布
灾害事故的处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关的救援信息要随着事态发展和处置进展状况做到持续跟踪发布。
在进行信息发布工作时,要结合最新的事态进展,尽快组织信息发布工作。若条件允许,最好在事发现场或附近举行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发布信息。要结合媒体的特点,合理安排跟踪发布的周期。对于涉及面广、有重大社会影响且需要公众参与突发灾害事故,可以采用实时发布的方式;对于关联度高、对群众生产生活有密切影响的突发事件,可以每小时或数小时为周期进行发布。在信息持续跟踪发布中,要注意内容的连续性,以免造成公众理解混乱[6]。
3.5 信息发布的形式
应急救援信息的发布应坚持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原则,其发布形式主要有消防微博发布、官方网站发布、提供新闻通稿、接受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消防部门应根据灾害事故发展情况、公众舆论态势、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影响范围,选择适当的信息发布形式,从而抢占舆论制高点,阻塞谣言传播通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1)消防微博发布
微博发布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时效性强,而且一条信息经过“关注”、“转发”、“评论”后,传播受众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极大的覆盖面。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消防部门可以利用微博发布的优点,迅速发布官方消息,并对网友的评论和疑问做出合理的应答,从而起到安抚民众的恐惧心理,了解涉及消防部队的舆情动向,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的作用。
2)官方网站发布
微博发布虽有简便迅速的特点,但是每篇博文不能超过140个字,故承载的信息量有限,难以全面的发布各种救援信息。通过消防官方网站发布,则可以有效弥补微博发布的不足。伴随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各支总队已经普遍建立了消防门户网站。当现场的应急救援信息掌握较为全面时,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防部队处置情况,灾害伤亡损失、灾因调查等详细的救援信息,并配以图片、音视频等资料,从而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提供新闻通稿
消防部门可以将掌握的相关灾情信息撰写成新闻通稿,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给媒体记者,请其刊播或参考。这种方式有利于统一报道口径,把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通稿可以发给每一家媒体,以扩大影响;也可视情只送达合适或者特定的媒体。应注意的是,如果用通稿代替首次新闻发布会,就要尽快的发稿;如果把新闻通稿作为舆论引导的一个环节,在稿件中应较为详尽的公布灾害事故处置状况、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等灾情信息,并就公众质疑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释。 4)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灾害事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眼球效应,大批的媒体记者将迅速聚集在现场开展采访活动。出于主动发布信息和积极引导舆论的需要,消防部门应做好记者的接待工作,积极应对媒体采访。
一、做好记者管理工作
灾害事故现场记者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规范媒体的采访行为,便于消防部门做好应对采访的准备。此项工作主要有三方面:1、了解到场媒体和记者情况,包括媒体名称、采访区域和内容等。2、规范记者采访活动,如通过警戒线划定记者的活动区域或禁止进入和摄影、摄像的区域。3、加强采访证件的管理,要求记者采访时,须出示有效证件。必要时可以采取双证采访制度,由消防部门颁发临时采访证件,与记者证一起使用才具备采访资格[7]。
二、指定专人应对媒体
消防部门应安排新闻发言人或者指定专人应对媒体采访,未经授权的指战员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且对外发布救援信息。
在媒体或者记者方面应当有所选择,应尽量选择一些客观公正、受众面广、权威性高的媒体以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当到场媒体较多时,不能只定向接受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媒体的采访而冷落知名度较低的媒体,防止记者心生不满而恶意报道。
面对记者提问时,新闻发言人要把握应对巧妙,严格按照信息发布原则谨慎行事。面对敏感问题或者不便立即公开的情况,要善于回避;面对批评和责难,要冷静陈述事实;针对突发舆情,要有的放矢,积极引导。
5)召开新闻发布会
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地点应依据实际情况和传播效果而定,可以选在后方新闻发布中心,也可设置在救援现场。
一、后方新闻发布中心
后方新闻发布中心多依托于消防调度指挥中心设立,交通便利,设施完备,通信联络畅通,有利于召集新闻媒体前往采访、发稿。因此,当救援工作基本完成后,可通过在后方新闻发布中心公布救援行动情况,人员财产损失、灾害成因等“总结性”应急救援信息,实现澄清事实,击破谣言、平息舆论的目的。
二、现场新闻发布中心
较大的灾害事故现场都设有应急救援指挥部,可依托救援指挥部设置或者于灾害现场附近设置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现场新闻发布会时应出示“消防新闻发布”等标示牌营造新闻发布氛围[8]。设置救援现场新闻发布中心的作用有以下三点:1、能够及时向媒体、公众共布相关灾情信息,回答记者提出的舆论关注的问题,抢占舆论制高点。2、可以有效管控媒体的采访行为,避免媒体自行搜集、发布不实消息,减少发生舆论危机的风险。3、利用灾害现场的震撼力,灌输消防知识,提高民众的消防意识。
4 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应急救援信息的高效发布,以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成为消防部队的一项全新课题。只有从体制和机制着手,构建集舆情预警、信息汇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机制才能更好的完成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38-53.
[2]唐钧.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6-149.
[3]秦立朋.论消防应急救援信息公开机制之构建[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2):33-36.
[4]王婷.面对媒体的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52-60.
[5]刘京林等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94-196.
[6]曾胜泉.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指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131-143.
[7]杜晋丰,高潮.警方与媒体[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44-156.
[8]韩敬.建立更加完善的“火灾现场新闻发言人制度”[J].新闻与写作,2013,(04):49-50.
作者简介:王樊(1989-),男,山东济宁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作战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灭火救援指挥理论与方法方向的研究。
关键词:消防 应急救援 信息发布 流程
0 引言
消防部队是承担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重要力量。在处置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大量的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救援信息。及时、主动、高效的发布应急救援信息对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因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不到位,导致消防部队陷入舆论被动的局面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运用了传播学,舆论学、危机公关等理论,结合消防部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流程的构想,以促进消防部队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的高效开展。
1舆论态势监测
舆论态势评估是指舆情监测机构对不同媒体关于灾害事故的报导、评论等进行分析、研判从而得出当前的舆情动态。舆情态势评估贯穿于整个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流程,是信息发布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消防部门可以根据舆情态势的评估结果及时了解应急救援信息的发布效果,并有针对性的调整灾情信息搜集和救援信息发布的方向和内容。
舆情监测的手段主要有软件监测和人工搜集两种方式。监测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线上和线下两大领域。线上领域包括门户网站、媒体网站、参与人数众多的论坛、意见领袖的微博等;线下领域主要为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1]。监测的内容主要有公众迫切知晓的灾害事故的起因、后果、影响,消防部门的处置状况,对救援行动的质疑和不满,相关救援信息公布后的舆论态度等。
舆情监测工作应在灾害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并伴随救行动的进展和信息发布工作的进行对相关舆情开展持续的跟踪。灾害事故发生的初期,舆情监测机构要及时掌握涉及消防部队救援行动的热点舆情,并对其发展态势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并将其反馈给现场指挥员,以及时开展相应的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伴随灾害事故的处置,舆情监测机构应实时掌握处置过程中的舆论态势的变化,并将舆情呈现的新情况及时向现场指挥员汇报,以迅速调整救援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工作。
2 信息的搜集与共享
相关救援信息的搜集应伴随处置行动同时展开。完成一个阶段的处置过程后,负有信息搜集任务的人员应及时向救援指挥部汇报,并由指挥部指定专人与其它救援力量协调信息发布口径,以便信息发布工作的进行。
2.1 信息搜集与汇总
消防力量到场后,应立即开展灾害事故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并将救援信息及时汇总至前方现场指挥部。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三个过程开展信息搜集工作:
1)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在单个中队内部,可由内攻侦察小组中具有丰富处置经验的战斗班长负责搜集其所属战斗段的灭火救援信息,并向本中队的通讯员报告;当多个中队参与救援工作时,增援中队在完成其所划定的作战区域的信息搜集工作后,由本中队的通讯员向属地中队通讯员汇总,经属地中队指挥员确认后,由属地中队通讯员向现场指挥部汇报。
2)处置完成后的灾害成因调查。灾害事故发生后,火灾调查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现场救援工作、灾情发展态势等内容进行图像采集、视频录制等。在现场险情处置完毕后,要会同各方面的专家开展事故原因、后果、影响等方面的调查,形成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并由消防部队的火灾调查专家汇总然后向现场指挥部汇报。
3)通过舆情监控得到涉及消防部队的舆情并及时反馈。灾害发生后,舆情监测部门应开展全方位的舆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对于灾害事故的情绪,消防部队处置行动的看法,传闻及谣言的内容等舆情信息,并将舆情信息通过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传送至现场指挥部。指挥部接到舆情反馈后,应根据舆情的主要特征和内容,责成负有信息搜集工作的力量有针对性的开展灾情信息搜集工作。
2.2信息共享与协调
消防部队是处置灾害事故的主力,能够较为全面的掌握现场的灾情状况。除了消防部队以外,政府、公安、环保、安监等多方力量也将到达现场参与事故的指挥和处置。但这些部门掌握的现场信息有限,且大多与消防部队没有隶属关系,导致消防部队无法约束其与媒体的互动。若这些部门通过媒体发布了不详实、不准确的灾情信息,且与消防部队后续发布的权威信息有较大出入的话,将会造成公众理解的混乱,甚至引发大面积的舆论质疑。因此,当消防部队完成某一处置阶段的信息搜集工作后,应及时汇报至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向参与事故处置的相关部门通报该阶段的灾情信息,并对拟发布的内容进行协商以统一口径。
3 完善信息发布各个环节
掌握一定的救援信息后,应由指挥机构授权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发布工作。对外发布信息时,需坚持信息发布原则,并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灵活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实现积极引导舆论和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1信息发布的原则
1)及时迅速
及时迅速是信息发布工作的首要原则。该原则强调现场信息搜集快、舆情动态跟踪快、信息发布更新快。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消防部队应当立即开展灾害事故信息的搜集工作,应根据舆情监测所反馈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搜集舆论关注度高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
2)真实客观
真实客观是信息发布工作的根本原则。这项原则要求:1、在信息的搜集、汇总、发布等环节,要最大限度使信息还原灾害现场的真实情况。2、当公众对人员财产损失数据,消防部队处置行动等产生质疑时,不能闪烁其词,要勇于面对问题。
3)口径统一 口径统一是信息发布工作的必要原则。不同层级的指战员,不同部门的救援人员对于灾害事故的认识是不统一的,若救援力量内部传出不同的声音,易造成公众理解混乱。因此,为防止口径不一,对外信息发布时要注意三点:1、公开的内容要科学严谨,避免自相矛盾。2、发布信息前,消防部队内部之间,消防部门与其他协同部门之间要协调一致,统一立场。3、指定专人发布,禁止未经授权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4)广域发布
广域发布是信息发布工作的重要原则。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传播媒介的传播渠道、受众面、传播效果等是不同的。通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对应急救援信息开展广域发布,形成聚合传播效应,有利于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2]。
3.2 信息发布的内容
消防部队发布的应急救援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1)接处警时间、到场时间、处置时间等;2)力量调集、现场状况、技战术运用、疏散救人、物资抢救等;3)人员和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原因、危害和影响范围,紧急避险措施等;4)用于澄清不实消息和应对舆论质疑的事实依据等[3]。
3.3 信息发布的主体
信息发布主体是指消防部队从事对外信息发布工作的专职人员,可分为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其职责是接受媒体采访,主持新闻发布会,提供权威的应急救援信息,积极引导舆论。
1)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一致性,避免信息混乱;2、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待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有助于增强消防部队的公信力和树立良好形象;3、在集中的时间内向媒体说明情况,可以缓解媒体和公众询问的压力,有利于遏制谣言,稳定民众情绪。4、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出来说话,可以避免把主要负责人首先推到前台,能够保留更大的回旋余地[4]。
2)网络发言人。网络发言人是指通过互联网媒介进行信息发布的人员,是新闻发言人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拓展。网络发言人的作用是在网上发布灾害事故救援信息,听取民众诉求,分析判断网络舆情态势,积极引导涉及消防部队的网络舆情。网络发言人除了应该具备新闻发言人的素养外,还应当具备掌握网络传播规律,了解网民心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等能力。
3.4 信息发布的时机
灾害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救援信息的发布时机上,消防部门要坚持在第一时间发布和持续跟踪发布的策略,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以积极引导和应对舆情。
1)第一时间发布。
微博、网站、论坛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每人都成为记者,封锁消息绝无可能。如果消防部门在第一时间保持沉默,谣言将迅速滋生蔓延。突发灾害事故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如果权威机构不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媒体就会率先进行报道。而媒体的报道不一定真实全面,很可能把一些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的信息当做新闻进行报道,导致消防部门丧失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此外,人们接受信息时具有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在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决定了人们的基本认识,往往会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判断[5]。若谣言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消防部门花费巨大代价去解释和澄清,也会丧失主动权和公信力。
2)持续跟踪发布
灾害事故的处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关的救援信息要随着事态发展和处置进展状况做到持续跟踪发布。
在进行信息发布工作时,要结合最新的事态进展,尽快组织信息发布工作。若条件允许,最好在事发现场或附近举行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发布信息。要结合媒体的特点,合理安排跟踪发布的周期。对于涉及面广、有重大社会影响且需要公众参与突发灾害事故,可以采用实时发布的方式;对于关联度高、对群众生产生活有密切影响的突发事件,可以每小时或数小时为周期进行发布。在信息持续跟踪发布中,要注意内容的连续性,以免造成公众理解混乱[6]。
3.5 信息发布的形式
应急救援信息的发布应坚持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原则,其发布形式主要有消防微博发布、官方网站发布、提供新闻通稿、接受媒体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消防部门应根据灾害事故发展情况、公众舆论态势、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影响范围,选择适当的信息发布形式,从而抢占舆论制高点,阻塞谣言传播通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1)消防微博发布
微博发布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时效性强,而且一条信息经过“关注”、“转发”、“评论”后,传播受众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极大的覆盖面。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消防部门可以利用微博发布的优点,迅速发布官方消息,并对网友的评论和疑问做出合理的应答,从而起到安抚民众的恐惧心理,了解涉及消防部队的舆情动向,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的作用。
2)官方网站发布
微博发布虽有简便迅速的特点,但是每篇博文不能超过140个字,故承载的信息量有限,难以全面的发布各种救援信息。通过消防官方网站发布,则可以有效弥补微博发布的不足。伴随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各支总队已经普遍建立了消防门户网站。当现场的应急救援信息掌握较为全面时,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防部队处置情况,灾害伤亡损失、灾因调查等详细的救援信息,并配以图片、音视频等资料,从而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提供新闻通稿
消防部门可以将掌握的相关灾情信息撰写成新闻通稿,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给媒体记者,请其刊播或参考。这种方式有利于统一报道口径,把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通稿可以发给每一家媒体,以扩大影响;也可视情只送达合适或者特定的媒体。应注意的是,如果用通稿代替首次新闻发布会,就要尽快的发稿;如果把新闻通稿作为舆论引导的一个环节,在稿件中应较为详尽的公布灾害事故处置状况、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等灾情信息,并就公众质疑的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释。 4)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灾害事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眼球效应,大批的媒体记者将迅速聚集在现场开展采访活动。出于主动发布信息和积极引导舆论的需要,消防部门应做好记者的接待工作,积极应对媒体采访。
一、做好记者管理工作
灾害事故现场记者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规范媒体的采访行为,便于消防部门做好应对采访的准备。此项工作主要有三方面:1、了解到场媒体和记者情况,包括媒体名称、采访区域和内容等。2、规范记者采访活动,如通过警戒线划定记者的活动区域或禁止进入和摄影、摄像的区域。3、加强采访证件的管理,要求记者采访时,须出示有效证件。必要时可以采取双证采访制度,由消防部门颁发临时采访证件,与记者证一起使用才具备采访资格[7]。
二、指定专人应对媒体
消防部门应安排新闻发言人或者指定专人应对媒体采访,未经授权的指战员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且对外发布救援信息。
在媒体或者记者方面应当有所选择,应尽量选择一些客观公正、受众面广、权威性高的媒体以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当到场媒体较多时,不能只定向接受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媒体的采访而冷落知名度较低的媒体,防止记者心生不满而恶意报道。
面对记者提问时,新闻发言人要把握应对巧妙,严格按照信息发布原则谨慎行事。面对敏感问题或者不便立即公开的情况,要善于回避;面对批评和责难,要冷静陈述事实;针对突发舆情,要有的放矢,积极引导。
5)召开新闻发布会
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地点应依据实际情况和传播效果而定,可以选在后方新闻发布中心,也可设置在救援现场。
一、后方新闻发布中心
后方新闻发布中心多依托于消防调度指挥中心设立,交通便利,设施完备,通信联络畅通,有利于召集新闻媒体前往采访、发稿。因此,当救援工作基本完成后,可通过在后方新闻发布中心公布救援行动情况,人员财产损失、灾害成因等“总结性”应急救援信息,实现澄清事实,击破谣言、平息舆论的目的。
二、现场新闻发布中心
较大的灾害事故现场都设有应急救援指挥部,可依托救援指挥部设置或者于灾害现场附近设置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现场新闻发布会时应出示“消防新闻发布”等标示牌营造新闻发布氛围[8]。设置救援现场新闻发布中心的作用有以下三点:1、能够及时向媒体、公众共布相关灾情信息,回答记者提出的舆论关注的问题,抢占舆论制高点。2、可以有效管控媒体的采访行为,避免媒体自行搜集、发布不实消息,减少发生舆论危机的风险。3、利用灾害现场的震撼力,灌输消防知识,提高民众的消防意识。
4 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和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应急救援信息的高效发布,以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成为消防部队的一项全新课题。只有从体制和机制着手,构建集舆情预警、信息汇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机制才能更好的完成消防部队的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38-53.
[2]唐钧.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6-149.
[3]秦立朋.论消防应急救援信息公开机制之构建[J].武警学院学报,2011,27(2):33-36.
[4]王婷.面对媒体的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52-60.
[5]刘京林等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94-196.
[6]曾胜泉.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指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131-143.
[7]杜晋丰,高潮.警方与媒体[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44-156.
[8]韩敬.建立更加完善的“火灾现场新闻发言人制度”[J].新闻与写作,2013,(04):49-50.
作者简介:王樊(1989-),男,山东济宁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作战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灭火救援指挥理论与方法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