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的等待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总持着一副等待的姿态禅定一方,水则以饱满的寻觅激情绕山冲谷,奔流不息。我做不到有山一样的沉着,但可以有一滴水的情怀,流动在一条条可以流动的道上,寻觅着一个个日子,一处处的风景。
  那一天,不必要说具体的哪一天,因为我看着流动的水是今天也是昨天,是当下,可又随之即失,一切都在流动,就说那天也一样流到了我当下的笔尖。记得那一天,我到了被奉为灵山之名的大山前,股股清风夹杂着禾嗅裹袭而来,感觉支起我这一幅皮囊的骨架被吹软、被浸化,自己成了寺前池里莲蓬上的一滴水珠,明心见性,仰望着灵山而匍匐。
  一尊天地造化的弥勒佛端庄而坐,碧绿披袈,衣褶梯田,拥抱古寺,臂挽灵山村。一切在自然的秩序中用自己的方式主持起随缘而来的天地道场。刚滴下的水珠,这里映入视野的一切都是新的,殿宇新、池塘新、草木新,就是气息也一样新。朋友轻轻一拔动,这滴水珠滴到了土里,我,就在这清新泥土里嗅到了远古的气息。朋友没有把我带入殿堂,而把我引到寺院菜园边,去领略陈列在边上大石槽、大柱础,还有断柱残碑。水珠的情怀,左右逢源,一块块细读,一块块流连,慢慢地移动到大石槽边驻足。我在寻找,用尽灵力寻找一段话或一个词与它们对话。四处搜刮,看见有沙弥在菜园里种菜,有僧人步入殿堂,有香客在香炉上敬香,有游客在对着开在枝头上的花拍照,看见朋友静静地等在我身边。我找到了:菜地等待沙弥耕种,殿堂等待僧人颂经作课,香炉等待香客插香,枝头上的花等待有人赏照……一切都在等待中修练自己。等待,等待……等待就是修行!
  灵山以亿年的等待,从洪荒之始,历尽无数的水火、地壳之变,修成后人所见的弥勒之形,禅定于此,沉睡般地等待着金罄木鱼来唤醒。可这一切迟迟才来,直到唐朝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才等来了佛家弟子开山建寺。佛法醒世,亿年的灵山这一清醒灵力大发,广结善缘,寺院随缘风生水起,形成丛林格局。亘古传音中,鼎盛时期灵山大弥勒揽抱寺院殿堂36座之多,僧尼千余,终于等来了千年前的辉煌。到了明末,没想到有一场兵燹之祸在等待着,再怎么也避免不了,就在那一场灾劫中,寺院全毁。弥勒大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灵山收埋了残碑断柱、水槽柱础,又入定禅修等待着下一场的梵音唤醒。根在不灭,福在缘在,又一个个法师结缘而来,让等待在土里的那些曾经支撑起辉煌的石柱等见了天日。
  看着柱础与斷柱,我说:躺下了,歇下吧,虽没有回到从前的可能,你,不再是一块懵懂未琢的石。你,擎举过高高的殿宇,等待过许多僧人与香客,熏过香火,听过经声,又经历了兵火的考验,还用几百年的闭关修行,已经成了一块块智慧之石。在与你对话中,你开示了我,不管是在哪,等待就是修行,离了殿堂,撑不起辉煌,等不来香火,但一样能等来一天天阳光,一场场风雨,真正的知暖知寒,当然还等来了自在。抚摸着石槽,我说:你光滑无比,就连那一孔孔凿眼,也在阅尽沧桑中修成圆融无碍。废弃了,满槽日光,虽不像当年,尔若蓄水,明澈鉴月,洗尘去垢;尔若蓄草喂马,则闻嚼声如吟,体会生灵日行之艰,愿染腥膻,甘心炼狱。而今你开示于我,空可驻日光月华,可开口向天独语,讲述着不再让人褒贬的心语,讲述着世人能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偈言。
  一滴水的灵力相当有限,只能是刹那间的闪现,我如石槽开口,有语无声地表述完,又跟随着朋友去拜访这寺院多年等待而来的当下住持。滴水灵力散失,我又成了我,就静静地听着住持的宏愿。
  我看灵山村有炊烟冒起,寺院也打板叫午餐了。看池塘荷叶,没有了水珠,一种恋恋不舍与等待的感觉同时而起,我等待下一次再来,等待着再一次滴水成珠,轻轻落在清莲之上。
其他文献
田田一直是最早到办公室的人。但上周一上班过了快20分钟还没见田田的影儿,我们都以为他请假了,结果他来了才说遇到交通管制了,在来的路上堵了很久。第二天为防万一,田田特意提早出门,结果又迟到了,不过这一次他只迟到5分钟,于是进办公室乐呵呵地说:“幸亏我有先见之明,今天早出门十分钟,然后就比昨天早到15分钟,厉害吧?”简微柠听完回道:“可你今天依然迟到了。”田田安静了十秒钟后淡淡回道:“行吧,你说的没毛
宅家神游,忆及曾经。  你可曾体会,头冲舱门平躺在下铺,双脚所指的窗外,划过一颗颗夜星的奇妙?  你可曾了解,不用抬头,不用仰望,那些距你千万光年的遥远星球,竟然被“踩”在脚底的膨胀?  我见过密密匝匝的满天繁星,见过如洗弯月旁的泪痣孤星,被震撼过,被感动过。但令我无法自控地冲出车厢,硬生生将朋友从上铺摇醒拽下,无视同车厢旅伴的千奇睡姿,亦要在阵阵鼾声中分享的兴奋,只属于那一夜如梦如幻的星空。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曉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低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我家本在吴地,却长久地客
吕易欣  淄博市雪宫中学八年级学生,品学兼优,热爱文学,在《意林》《语文报》《少年先锋》等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文学赋予了我一双独特的眼睛,它告诉我:心怀善念,就永远不会踽踽独行;脚踏实地,就永远不会忘记初心。而我将会和文字一起穿过彼此的生命,然后在不老的时光中,一次又一次地相遇。  常听人说最美的景致不过自然丽景。山川跌宕、皎月寒江、春华灿烂、草木葳蕤。可于我看来,最美景致不過墨笔扇上。  一人独
“你马上就能看到,我家的丫头今天穿得有多漂亮。”卡尔德隆对柯利蒂说,“她那身衣服,颜色跟她杏仁样的眼睛有多衬;还有那些小缀片……”  他们跟其他孩子的父母站在一起,正焦急地等待放学。卡尔德隆滔滔不绝地说着,但柯利蒂只顾盯着眼前紧闭的大门。  “你会看见的。”卡尔德隆说,“站这边,站得近一点儿,他们马上就要出来了。你家孩子怎么样?”对方做了一个痛苦的表情,龇出牙齿。  “不会吧。”卡尔德隆说,“你给
对于我,故乡的“绿”,最使我倾倒!竹子也好,榕树也好……其实最伟大的还是榕树。它是油绿油绿的,在巨大的树干之外,它的繁枝,一垂到地上,就入土生根。  走到一棵大榕树下,就像进入一片凉爽的丛林,怪不得人称福州为榕城,而我的二堂姐的名字,也叫作“婉榕”。  现在我要写的是:“天下之最”的福州的健美的农妇!我在从闽江桥上坐轿子进城的途中,向外看時惊喜地发现,满街上来来往往的尽是些健美的农妇!  她们皮肤
如果一头猪想飞起来,它需要多少只气球?  27岁的王村村试图为猪实现这个梦想。他在重庆的山头上找了一块草坪,在附近农家买了一头160斤左右的猪,又请来70多位学生,每三四个人负责一个氦气罐打气球。4个小时后,他们充了一两万只氦气球,绑在一起,系在那头猪的身上,然后——即将离地的时候,猪跑了。  代替猪站在一两万只气球底下的,是王村村。他弯着腰,努力保持重心向下,气喘吁吁地对着镜头说:“我拉不动了,
相识相恋  我的外婆原名潘白琴,1915年出生在苏州,是苏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  我外婆十几岁的时候,亲生母亲去世了。父亲娶了后妈,后妈觉得白琴不能每天在家里闲着无所事事,要挣点钱,就像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一样。因为她从小接受艺术熏陶,学习书画,也会弹琵琶,正好有一技之长,就到上海的书场谋生。  我的外公张伯驹,当时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盐业银行的董事,主管上海盐业银行的业务,经常需要往返北京、上海。我
原来,无间的亲密才是最珍貴的东西。  突然想  疫情过后  还活着的话  要骑摩托  一路走亲访友  看到每一个故人  都拥抱  如果有人不在了  就抱一抱他的老母亲  如果老母亲也不在了  就抱一抱  他家门口的树
吴小如先生在《我是怎样讲析古典诗词的》一文中谈到了自己评赏诗歌的四条原则: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原则。我们以杜甫的《曲江二首》为例:  曲江二首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