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定位,通过高校与社会共建产学研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搭建起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为培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物技术协同育人创新创业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随着现代医学基礎理论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现代生物技术中各种实验手段正在成为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必备工具。广西医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定位于具有医药背景的生物技术专业,目的为了适应广西及周边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依托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和医药相关学科优势,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专业成立开始,学校就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人培养模式的思考
  目前,我国生物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存在着实习、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实际的机会较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工作经历和竞争力。我们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一方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普遍感到择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也难以招收到适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需求市场有脱节。一般说来,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花费大量精力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条目,缺乏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工作迅速结合的能力。生物技术领域是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的复合型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医药生物技术,更是高、新技术的集中应用,知识更新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这就要求医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自我提高,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而,强调生物技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显得非常迫切。
  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要求加强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加大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新机制建设,建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数量足够、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积极促进协同育人合作机制形成,开创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工作局面。教育部同时要求,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应该主动将协同创新战略融入学校的改革发展,积极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有效汇集、整合校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将学科的优势、师资的优势、科研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转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培育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
  二、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培养的实践
  1.改建教学模式与课程整合,力争突出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特点
  根据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改革,进一步优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提出教学模式的改革理念:一是面向产业培养人才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通过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吸收产业意见,前瞻性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适应医药产业需求生物技术实用性人才。目前,对课程设置主要作了以下调整:
  (1)减少《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三门课程的学时,由原来54学时变为36学时;新增《生物技术专业英语》、《实验动物学》《现代仪器分析》三门课程,学时数各为18学时。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两门课程的实验课打通,设立为《基因工程实验技术》,避免了课程间部分实验内容的重复,也有利于给学生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两门课程的实验课也进行了梳理和打通,进一步强化“细胞培养技术”的训练。
  (3)所开设的《生物技术综合性实验》确立了与医学相关的、应用性强的新的实验模块,并增加实验技能考核,使学生在实习前得到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有效缩短学生在实习单位的适应期,更快的投入岗位工作。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交流探讨,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吸收医药生物产业的意见,特别是医药相关课程的设置。例如,针对第三方检验产业和健康产业的兴起,我们开设了实验医学技术、临床医学检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等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及创新创业精神,为后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性学习。具体措施有: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时,可以针对授课内容适时的引入一些问题,使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最新的生物前沿知识引入课程并通过实例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增加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针对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并引导其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自主解决问题   2.构建协同育人实践体系
  我们充分利用校外优良的实践教学资源,紧密与产业接轨,将实践教育延伸到企业、科研院所,同时促进企业通过联合培养和技术开发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中来。这样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也加强自身的应用技术研发实力,进行生物技术产业化相关的课题研究。目前,我校已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公司、广州达安基因公司、广州华银醫学检验中心、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及广西检验检疫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拥有各种相关的实验技术平台,涵盖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基因诊断、疾病实验诊断、药物研发、疫苗研发及诊断试剂等相关技术,基本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的需要。
  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医药类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集成高校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赢得了产业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我们还将开拓进取,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平台,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经过五年的建设,人才培养理念“厚基础、早科研、个性化、显特色”已经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自我学习、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已见雏形,但距完善的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调整、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完善等三个方面。
  (1)在师资构成中,多集中在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教师与团队,缺乏与医药行业中生物技术企业或研发机构密切对接的教授或教师团队,需要加强此类师资的培养和强化政策导向。
  教师团队拥有较好的科研背景,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均是保持较高水平,但缺乏产品转化,专利产品不多,在医药行业中生物技术领域的影响力不大,也缺少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素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缺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创新团队,特别是学科建设急需的领军人才匮乏,尤其缺乏与相关诊断技术公司、基因公司、生物制药公司的密切联系的人才团队;目前仅仅是在相关企业开展学生实习,教师与教师团队尚缺乏研发和教学联系。因此,在师资构成和培养体系改革中,要注意凝练学科特色,开展与相关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合作。如开拓“北部湾海洋生物质资源开发”“亚热带重要疾病病原的基础研究”和“遗传病及地方性特色病的分子基础”等特色科研方向,力图形成以学科带专业、以专业促学科的良好局面。目前,已经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海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公司、广州达安基因公司、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期望采取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师团队结构,进一步密切和行业关系,为学生个性化与特色化发展与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资源,构建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建立起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此外,学院还在区级强基计划中预留专门的师资培养经费,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短期的学习和行业学术交流,以改善近几年师资外出培训较少,特别是主干课程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进修较少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产、教、研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有待加强,需要根据本专业教学和科研资源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人才需求导向,建设灵活、厚实与实施性强的协同育人平台。
  在建设与完善产、教、研协同育人平台中,要充分体现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理念,要做到水乳交融的深度融合,目前我们尚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满足医药特色为主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产、教、研协同育人平台。鉴于此,本平台的建设首先要凝练特色,明确培养目标,依从职业导向,建立好平台框架,进一步依据平台框架纳入相关的研究院所和行业企业,丰富平台资源和可操作性。目前在研发方面主要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海研究所联系,主要关注大分子生物药物与北部湾海洋生物质资源开发的产、教、研合作,其中还申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且考虑与先进技术研究院建立联合学生培养模式。在建立协同育人平台过程中,充分利用灵活的合作政策,包括学术讲座、阶段授课专业实习以及科研合作等形式,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3)教学模式信息化程度不够,经典形式课程居多,需要强化建立自主学习模式,进一步加强虚实结合的整合课程建设,推进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的创建。
  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以来,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专业成立时间不长,课程建设还需加强。未来我们将积极推进生物技术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建设,逐步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制品学》《细胞工程》以及《生物信息学》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或区级精品课程。进一步要以自主学习为目的,利用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建立满足移动学习和形成性考核体系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与信息化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系统的分子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但仍需要进一步将其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建立虚实结合的信息化课程体系,满足建立自主学习的生物技术学习模式。
  在选修课设置上,则开设了科研方法创新、生物技术产业、现代科学史等一系列科学素养课程及创新思维、创业流程与实务等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并尽可能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授课,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氛围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熏陶。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及创新创业精神,为后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斌.面对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的思考——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我国应对策略的探讨[J].生物工程进展,2001,(03):8-11.
  [2]袁力,焦红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高等教育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02):27-30.
  [3]濮德璋,刘占祥,谢若志.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03):190-193.
  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6JGB1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应用酶标仪检测5-AI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产生原卟啉IX(PplX)的荧光强度,以期指导临床鉴别和诊断OSCC。方法将2X10。个SAS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应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精神,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全面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
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的管理,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种子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目的建立血清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3)化学发光定量免疫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固相竞争法,96孔微孔板包被T3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T3,鲁米诺为发光底物,建立T3化学发光定量免
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从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发挥传承功能;树立好绿色发展理念,发挥体验功能:打造好乡
在"去库存、调结构、降产能"的大背景下,2016年国内小麦产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从生产形势看,冬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了低温、倒春寒、连阴雨、赤霉病等,导致局部地区新麦产量、
2014年,河南省种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种业体制改革和市场监管等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审定推广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等新品种,筛选出了一批适合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CO_2气腹对患者血气及应激水平的影响,为采用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胃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将其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干旱已对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节水是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加大投入巩固节水成果、统一规划形成节水合力和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