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
一、创设良好氛围,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心理战怵时写出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笔者在教唱《送别》一歌时,先把教室布置了一番,贴上了学生画的有关“送别”的想象画,同时在课间播放《送别》的音乐,还未上课,学生就已经溶入到了课堂的氛围中来了。课堂上,当教师朗诵完《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学生马上就踊跃的发表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提出“应使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并说明理由”的问题时。学生的二度创作欲望早已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并表演,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教唱同学喜欢的一些流行歌曲,欣赏学生自带的音乐,由学生为大家讲解现阶段对某些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这就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融洽师生关系,调动自主学习的动因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允许学生不拘泥于音乐本身的文本含意,可以大胆想象、展现个性、创造潜能。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从传统教育的圈子里走出来,摈弃自私与狭隘,独断与暴戾的思想,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因。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提前走进教室,和他们一起交流有关音乐方面的信息,向学生了解新的流行音乐动态,以至于学生买了新唱片先带到学校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学生可以使用教室里的任何一件乐器,切身体验各种乐器的音色,他们兴奋极了,因为以前的老师从来不让他们碰乐器.他们很快喜欢上了老师,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音乐;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学生乐学好问,并在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中,滋生出更强的求知欲。
三、重视个性差异,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不是吗?《命运》可以复制,但贝多芬不可以克隆;《巴黎圣母院》可以再写,但雨果决不会重现。世界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它的子民永远奉行着“成为你自己”的法则。音乐课程是一门特别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开放音乐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目标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笔者对学生作了一次调查,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并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档案袋作为他们的音乐成长记录。这样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尽量尊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考虑弱势学生的需要。例如在竖笛教学时,教师模仿中国足球联赛中的甲A甲B升级降级制,根据学生的情况分A组(能完整吹奏几首乐曲)、B组(只简单接触过,不能完整吹奏乐曲)、C组(从来没学过),教最初的五个音时,A组的学生必需吹奏《颂祖国》,而且要做到单吐、双吐清楚准确,B组的学生只要完整吹奏练习曲,对少数C组的学生,只要能准确吹奏五个音上下行的音阶就能得到优。学生有了各自容易达到的目标后,信心备增,A组的必须通过努力不降级,B组、C组的则有了动力要不断升级,于是在练习中、在课间提问的多了。学生对吹竖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既要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也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课程资源去开发,让学生走上音乐讲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更自主。要上音乐课了,学生早早来到教室,播放他们带来的音乐。于是教师就设计了每堂课的“五分钟自由音乐”活动,学期初由学生自己制定15堂课的“自由音乐”课题,推选出主持人,打成表格贴在教室里。除了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外,还出现了“我爱黄梅戏”,这是由一位老家在安徽的同学主持的,他在《中学时代》单元的配乐诗朗诵中,试着用黄梅戏演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班里的文艺明星;主持“黑人与街舞”的是一位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在作了一番精彩的介绍后,还跳起了动感十足的街舞,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他在音乐课上特别积极;还有“我喜欢莫扎特”等课题。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内外搜集的资料、音乐带到课堂上来欣赏、展示、交流,课堂变得民主、开放与欢乐。这样,学生主动走上讲台,扬长避短,使他们由被动听变成主动教,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学生的个性差异转成互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交流中既积极展示了各自优势智能,实现了教育的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也拓展了音乐学习的课程资源,更发展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
四、强化多元合作,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合作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按兴趣、关系、爱好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他们感兴趣的课题“通俗音乐探究”。在一个学习小组里,按自己的特长、爱好探究不同的小问题,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同时,教师也参与他们的合作学习,提供相应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光盘以及词典等寻找答案。这样,经过合作努力,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感悟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个学生在笔记中写到:“音乐的学习原来如此美妙,那些我原以为只属于下里巴人的通俗音乐,其实还包含那么丰富的内涵。现在我不但了解了通俗音乐的源流,还了解到通俗音乐的特色”。还有一个学生写出了“通俗唱法的艺术特色”有四大点:①质朴的声音。②独特的韵味。③夸张的表情。④自弹自唱,歌舞一体。正因为它溶入了这么多的特色,才备受同学们的青睐。看到同学们的研究结果,欣慰之余想起如果按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去感受,去挖掘了,而当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师生的合作学习后,学生对音乐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五、完善评价方式,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需要确定正确的评价观,完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音乐教育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的单纯的被动地位,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他们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评价。平时,各班都有一个笔记本作为每个同学的音乐成长记录,其中有一项是音乐课堂行为记录,在每次音乐课结束前2分钟,师生共同评议,及时作好记载,为期末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原始资料。其次在第一节课就布置了一项任务,在最后一节课召开班级音乐会,要求人人参加,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选内容和表演形式,自由搭配演出伙伴,演出时邀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参加音乐会,并推选出师生评委共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艺术风采的舞台,即使平时内向,不会表演的学生也能在和别人的组合表演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不再怕考试,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是师生互动,综合评价。通过采用评语(自评,组评,师评)和分数(采用百分制,最低从90分开始到100分)的评价新形式,这样既满足了同学认为90分以上就是优秀的心理,又以鼓励为主,适当的指出每一位同学的优缺点,从而使学生彻底放下原先陈旧的评价方式背上的心理包袱,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自主。
总之,无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责任编辑:梁 媛)
一、创设良好氛围,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心理战怵时写出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这说明学习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笔者在教唱《送别》一歌时,先把教室布置了一番,贴上了学生画的有关“送别”的想象画,同时在课间播放《送别》的音乐,还未上课,学生就已经溶入到了课堂的氛围中来了。课堂上,当教师朗诵完《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学生马上就踊跃的发表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提出“应使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并说明理由”的问题时。学生的二度创作欲望早已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并表演,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教唱同学喜欢的一些流行歌曲,欣赏学生自带的音乐,由学生为大家讲解现阶段对某些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这就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融洽师生关系,调动自主学习的动因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允许学生不拘泥于音乐本身的文本含意,可以大胆想象、展现个性、创造潜能。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从传统教育的圈子里走出来,摈弃自私与狭隘,独断与暴戾的思想,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因。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提前走进教室,和他们一起交流有关音乐方面的信息,向学生了解新的流行音乐动态,以至于学生买了新唱片先带到学校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学生可以使用教室里的任何一件乐器,切身体验各种乐器的音色,他们兴奋极了,因为以前的老师从来不让他们碰乐器.他们很快喜欢上了老师,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音乐;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学生乐学好问,并在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中,滋生出更强的求知欲。
三、重视个性差异,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不是吗?《命运》可以复制,但贝多芬不可以克隆;《巴黎圣母院》可以再写,但雨果决不会重现。世界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它的子民永远奉行着“成为你自己”的法则。音乐课程是一门特别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需要开放音乐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目标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笔者对学生作了一次调查,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并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档案袋作为他们的音乐成长记录。这样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尽量尊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考虑弱势学生的需要。例如在竖笛教学时,教师模仿中国足球联赛中的甲A甲B升级降级制,根据学生的情况分A组(能完整吹奏几首乐曲)、B组(只简单接触过,不能完整吹奏乐曲)、C组(从来没学过),教最初的五个音时,A组的学生必需吹奏《颂祖国》,而且要做到单吐、双吐清楚准确,B组的学生只要完整吹奏练习曲,对少数C组的学生,只要能准确吹奏五个音上下行的音阶就能得到优。学生有了各自容易达到的目标后,信心备增,A组的必须通过努力不降级,B组、C组的则有了动力要不断升级,于是在练习中、在课间提问的多了。学生对吹竖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既要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也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课程资源去开发,让学生走上音乐讲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更自主。要上音乐课了,学生早早来到教室,播放他们带来的音乐。于是教师就设计了每堂课的“五分钟自由音乐”活动,学期初由学生自己制定15堂课的“自由音乐”课题,推选出主持人,打成表格贴在教室里。除了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外,还出现了“我爱黄梅戏”,这是由一位老家在安徽的同学主持的,他在《中学时代》单元的配乐诗朗诵中,试着用黄梅戏演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班里的文艺明星;主持“黑人与街舞”的是一位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在作了一番精彩的介绍后,还跳起了动感十足的街舞,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他在音乐课上特别积极;还有“我喜欢莫扎特”等课题。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内外搜集的资料、音乐带到课堂上来欣赏、展示、交流,课堂变得民主、开放与欢乐。这样,学生主动走上讲台,扬长避短,使他们由被动听变成主动教,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学生的个性差异转成互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交流中既积极展示了各自优势智能,实现了教育的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也拓展了音乐学习的课程资源,更发展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
四、强化多元合作,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合作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按兴趣、关系、爱好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他们感兴趣的课题“通俗音乐探究”。在一个学习小组里,按自己的特长、爱好探究不同的小问题,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同时,教师也参与他们的合作学习,提供相应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光盘以及词典等寻找答案。这样,经过合作努力,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感悟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个学生在笔记中写到:“音乐的学习原来如此美妙,那些我原以为只属于下里巴人的通俗音乐,其实还包含那么丰富的内涵。现在我不但了解了通俗音乐的源流,还了解到通俗音乐的特色”。还有一个学生写出了“通俗唱法的艺术特色”有四大点:①质朴的声音。②独特的韵味。③夸张的表情。④自弹自唱,歌舞一体。正因为它溶入了这么多的特色,才备受同学们的青睐。看到同学们的研究结果,欣慰之余想起如果按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难以接受,更谈不上去感受,去挖掘了,而当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师生的合作学习后,学生对音乐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五、完善评价方式,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需要确定正确的评价观,完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音乐教育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的单纯的被动地位,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他们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评价。平时,各班都有一个笔记本作为每个同学的音乐成长记录,其中有一项是音乐课堂行为记录,在每次音乐课结束前2分钟,师生共同评议,及时作好记载,为期末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原始资料。其次在第一节课就布置了一项任务,在最后一节课召开班级音乐会,要求人人参加,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选内容和表演形式,自由搭配演出伙伴,演出时邀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参加音乐会,并推选出师生评委共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艺术风采的舞台,即使平时内向,不会表演的学生也能在和别人的组合表演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不再怕考试,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是师生互动,综合评价。通过采用评语(自评,组评,师评)和分数(采用百分制,最低从90分开始到100分)的评价新形式,这样既满足了同学认为90分以上就是优秀的心理,又以鼓励为主,适当的指出每一位同学的优缺点,从而使学生彻底放下原先陈旧的评价方式背上的心理包袱,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自主。
总之,无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