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教学的美学绽放出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美,对语文内容的欣赏,可以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也可以从中陶冶人的情操,情感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得到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学习语文时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美学观念,丰富的美学趣味,使学生钟情美的语文,进而喜好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学情趣  优质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36-0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而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美学情趣,既是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开始,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从而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心理品质。下面美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美学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只有产生兴趣爱好,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有求知的欲望,才能在学习中发现美,享受美,特别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老师要不失时机把语文美传授给学生,来点燃他们追求语文之美的火炬,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一)让美学使语文新课引导熠熠生辉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有轻松的,新颖的,或者有不拘一格的课堂导入,往往使学生产生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使用美轮美奂的多媒体导学,往往会收到奇特的效果,诱发学生浓浓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中融情与课堂,对知识的接受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为能打造整堂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设置问题情境中的“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他们不是不会发言,而是未被老师拨动心弦。只要将“疑”设到学生的“兴奋点”上,他们便不能不发,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二、要让语文美与心灵美产生共鸣产生情感美
   (一)让文章的美和学生的情有机结合起来
   情感是因为教学的一个升华,“感入心者,莫先乎情”,作为教者应该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因素,把作者寄托的感情化为自己的真实情感,然后去叩击学生的心扉。在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讲清字词句章的基础上,传达好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一词一句都会牵动学生情绪,引起共鸣,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二)利用创设的情境,融情于语文的美感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美学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最主要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能创造性地再现作品的诗情画意和艺术风格。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凭借语言的媒体,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具体地说,应从文章的语言人手,将作品的叙述描写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听觉,诱发学生的心理话动,启发学生借助于过去的生活积累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使学生走进作品所设置的情境中,感受意蕴美,激发学生的美学情绪。
   例如如唐代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诗的本身的内容看,它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千山,鸟,万径,孤舟,雪。”诗人用绝、灭、孤、独等几个字将内心寂寥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使读者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感悟、欣赏到了一种凄切美。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由于美学教育的贯穿,教师已让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幅美的画卷,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美感,为作文中再现美打下基础。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命题导向,有意识地在作文命题上渗透美育因素,使学生原来所漠视的事物变为颇受学生关注的美学对象。如对司空见惯的四季变更、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等,学生可能并未体会出何等美感,但一经被摄入作文内容,就会激活学生的美学感受,促使他们留心到身边寻常事物所蕴含的美,发现到身边普通人们所具有的美的思想和美的行为。
   四、让语文的美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美学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会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善于从美的事物中挖掘美,这就是美学教育的目标。忽视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或认为美学教育会与教学争时间,影响教学这是不可取的。其实,美学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是当前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学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只有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美,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西方美学家罗丹说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是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美学能力,实现人格的完美与心灵和谐的特殊课,我们要充分利用其语文教材提供的得天独厚的美育条件,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美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小学生作文中审美体验教育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药物是本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局部用药可为病变部位提供更高的药物浓度,起效更快、更好,且可避免全身用药引起的副作用。近来局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种类明显增多,。本文通过300例病例观察,提出以下观点,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关键词】 过敏性 结膜炎 临床观察  资料:我们居住在美丽的军队大院,院子里有上百种花草树木。每到春天来临,万紫千
卖卫生巾救女男子获捐150万仍发愁10月,一则“父亲为救身患白血病女儿,男扮女装卖卫生巾”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男扮女装的男子王海林今年32岁,女儿王雅静两岁半,三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结石病干谒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的具体开展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叶切除患者20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教学的一种方法.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缺少情境,课堂教学犹如缺少
期刊
观察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措施.
“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其质量安全,质量过关,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阿勒泰地区高度重视“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地区加
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对解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拟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学会主体反思,掌握反思方法,帮助他
作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总结近几年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就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通过教学模式、方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对推动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类型多样,涉及散文、散文诗、杂文、小说等多个题材,尤其是开创了批判现实主义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化疗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外加补中益气汤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