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人为本,促教师发展——校长心中要有教师
1.情系教师,发展提升教师要体现人文关怀。建校如建家,要把学校当成全体教师的家来建设,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学校的管理要公开、公正、民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教师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追求“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管理境界。
2.真情待人,与教师交流要正视自己和尊重他人。校长与教师交谈,要谦虚谨慎,要理解同情,要关怀体贴,既要以真情示人,又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
3.以情感人,教育教师要动之以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是会犯错误的。教师犯错误后,对教师的教育要相对慎重,要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用制度约束人。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目的。但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如一味的批评和处罚,教师的心气不顺,是不利于工作的。教师的工作要借用学生的脑子,教师工作用心与否,明眼人一看便知,但很难量化,这是我们都明白的。
4、感情留人,用物质和精神力量留住优秀教师。很多学校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状况,教师们在原来学校积累一定经验,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一定职称后便飞走了。针对这种情况,要留住人才,学校一方要谋求自己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的福利和待遇;另一方面要增强学校对教师的感情的吸引力,或说教师感情对学校的依赖性。要努力为教师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精神环境,以感情留人。
二、以人为本,促学生发展——教师心中要有学生
1、用平等的眼光看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架学习的机器。学生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有与人交往合作的需求,有表达自己的意愿、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另外,师生之间要平等,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沟通和合作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给予他们学习的欢乐。
2、用宽容的眼光看学生。完善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相对目标,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但教师容易用理想小的完善去要求现实中的学生,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其可塑性相当强,这正说明了他本身的不完美。因而,我们对学生要宽容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放纵,尊重而不压制,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在宽松的氛围中纠正错误,这才是对他们有益的。
3、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未成年人。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学生,更不能把成人的标准强加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尊重、关爱和呵护、帮助,甚至是谅解,要多想他们“能够怎样”,少想他们“应该怎样”。其二,要看到学生有巨大的潜能,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开发他们的潜能,把无形的潜能转变有形的外在品质。为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为他们的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而喝彩,让他们品味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不断发展。
4、用审视的眼光看学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特殊本质,绝对相同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培养过中因材施教,允许学生独立发展,而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打造成整齐划一的标准件。现代的教育要求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甚至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展现生机,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允许学生独立发展才能形成学生的特殊个性,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育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人才,才能服务于现代化、服务于社会。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用客观、现实、宽仁、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给予他们做人和成长的欢乐,学习和成功的喜悦。
三、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性色彩
首先,要转变观念。观念问题至关重要,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有所创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能动性。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都必须不断更新,摒弃陈旧落后的因素,树立科学合理的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教师角色观,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观,发挥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
其次,提高教师的技能。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与学生是“平等中的首席”关系,这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所必需的综合性能力,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课程、课堂和学生的控制能力;教师还必须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现代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从吸引和引导学生的角度而言,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再次,鼓励教师自主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性色彩,首先学校要允许教师不拘泥于形式的自主教学,鼓励教师培养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施、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由过去的重视学习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应该体现在分层教学上,但分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的意愿。(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城区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1.情系教师,发展提升教师要体现人文关怀。建校如建家,要把学校当成全体教师的家来建设,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学校的管理要公开、公正、民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教师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追求“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管理境界。
2.真情待人,与教师交流要正视自己和尊重他人。校长与教师交谈,要谦虚谨慎,要理解同情,要关怀体贴,既要以真情示人,又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
3.以情感人,教育教师要动之以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是会犯错误的。教师犯错误后,对教师的教育要相对慎重,要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用制度约束人。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目的。但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如一味的批评和处罚,教师的心气不顺,是不利于工作的。教师的工作要借用学生的脑子,教师工作用心与否,明眼人一看便知,但很难量化,这是我们都明白的。
4、感情留人,用物质和精神力量留住优秀教师。很多学校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状况,教师们在原来学校积累一定经验,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一定职称后便飞走了。针对这种情况,要留住人才,学校一方要谋求自己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师的福利和待遇;另一方面要增强学校对教师的感情的吸引力,或说教师感情对学校的依赖性。要努力为教师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精神环境,以感情留人。
二、以人为本,促学生发展——教师心中要有学生
1、用平等的眼光看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架学习的机器。学生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有与人交往合作的需求,有表达自己的意愿、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另外,师生之间要平等,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沟通和合作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给予他们学习的欢乐。
2、用宽容的眼光看学生。完善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相对目标,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但教师容易用理想小的完善去要求现实中的学生,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其可塑性相当强,这正说明了他本身的不完美。因而,我们对学生要宽容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放纵,尊重而不压制,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在宽松的氛围中纠正错误,这才是对他们有益的。
3、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未成年人。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学生,更不能把成人的标准强加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尊重、关爱和呵护、帮助,甚至是谅解,要多想他们“能够怎样”,少想他们“应该怎样”。其二,要看到学生有巨大的潜能,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开发他们的潜能,把无形的潜能转变有形的外在品质。为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为他们的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而喝彩,让他们品味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不断发展。
4、用审视的眼光看学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特殊本质,绝对相同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培养过中因材施教,允许学生独立发展,而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打造成整齐划一的标准件。现代的教育要求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甚至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展现生机,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允许学生独立发展才能形成学生的特殊个性,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育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人才,才能服务于现代化、服务于社会。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用客观、现实、宽仁、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给予他们做人和成长的欢乐,学习和成功的喜悦。
三、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性色彩
首先,要转变观念。观念问题至关重要,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有所创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能动性。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都必须不断更新,摒弃陈旧落后的因素,树立科学合理的理念。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教师角色观,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观,发挥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
其次,提高教师的技能。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与学生是“平等中的首席”关系,这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所必需的综合性能力,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课程、课堂和学生的控制能力;教师还必须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现代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十分强烈,从吸引和引导学生的角度而言,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再次,鼓励教师自主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性色彩,首先学校要允许教师不拘泥于形式的自主教学,鼓励教师培养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施、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由过去的重视学习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应该体现在分层教学上,但分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的意愿。(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城区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