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淑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何谓“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感培养,尤其是在阅读之中。
一、朗读背诵
有效地培养语感,首先要加强朗读,反复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沁园春·雪》为例,若让学生不断朗读,以至背诵,他们就会渐渐地感知北国壮丽景观,身临于词的高远壮阔的意境之中,进而领悟到作者的豪情壮志。其次,要强调吟诵。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时,对于讨论研究所得不仅理智地接受,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就会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第三,要重视精读,把功夫用在仔细吟诵上。古人说“文选烂,秀才半”,正是这道理。名篇名段要熟读、背诵,杂家杂篇也不能忽视。讲读篇目要熟读,阅读篇目也要从中吸取精髓。凡有精彩之笔,非凡之笔,均要撷取,为我所用。通过精讲背诵,锻炼口语,开拓思路,下笔成文,自然能“应笔而出,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二、品味感受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个别语言赖于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它对语感起着直接的作用。语感寓于语境之中,语境孕育着语感。尤其是那些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的隐含性语言,倘若离开语境,那么语感培养就成了纸上谈兵。如“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来唱歌”的含蓄与幽默感,只有紧紧地依靠《最后一课》的整体语言,才能品味出来。
同时,也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透过文字感受当时的情景。如同人物语言描写一样,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在记叙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们都是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朗读时,如果能重视这些内容,仔细琢磨,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咬文嚼字
说话和作文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就是咬文嚼字。通过咬文嚼字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在平时回答问题或作文中,如果发现有不规范或用词不当的语言现象,应立即提出来让其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如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细”二字准确地写出了春雨温柔的性格,又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7个叠词,写出词人内心多么悲凉、痛苦,堪称写愁苦主题的绝文。不仅诗词用字精炼,优秀的散文、小说中的语言也是含蓄精练的。诸葛亮《出师表》中多次使用“宜”与“不宜”这一对语气不太客气的反义词,如“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偏私”等等,似乎与臣子对皇帝说话的语言不符。但只要了解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说的话“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我们便能理解诸葛亮正是以父辈的真诚在谆谆告诫刘后主,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忠”的意识渗透整篇表文。
四、积累仿作
只有充足的语言积累,才有说和写的语言仓库。指导学生驰骋书林文苑,须做“有心人”——精粹诗文勤收集,报章时文广涉猎,工词丽句常摘抄,处处留心学语言。只有积之于平时才能用之于及时。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就是讲积累的功效。语言积累多了,哪里还有说不出话、写不来文的呢?
只有让学过的东西流之于口头、笔端,才能够记得牢,才能在表达上见成效。凡是学过的好文章,除读、背、思考、积累外,还要仿作。涉猎报章时文,觉得意境新、构思巧、选材典型、语言优美,大可截取几段据为己有。作文抄袭不好,但构思、选材、用词造句都可借鉴。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学海拾贝”“语林采英”。功多日久,网罗千家,自然头脑中就有了库存,表达上形成套路。好些名家学者做到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境界,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每篇课文乃至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必须事先部署好写作内容,使学生有意识地借助所学课文的某一技巧,为自己的写作服务。如教学《背影》,从作者命题、选材,到表达技巧、语言特色都始终围绕写作服务。教完之后,要求学生借本文为拐棍,写一篇《 的母亲》(勤劳、俭朴、严格、慈祥、凶狠……任选一词填上)的文章,要求围绕主题选材,要有真情实感。
五、评头论足
平时在课堂提问时,有不少学生张口结舌,前言不搭后语,这种状况反映出语文教学的任务尚有一半未完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学生应该是思维敏捷、应对自如的新一代。为了培养他们的语感,应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说”的环境,为他们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辩论,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谁担任主持人,谁担任评判,谁担任辩手,谁做观众,都要做好安排。这样,大家都有评头论足的机会,都能在运用语言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只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进一步加强语感培养,我们的言语谈吐,就会以行云流水的步伐,进入崭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朗读背诵
有效地培养语感,首先要加强朗读,反复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沁园春·雪》为例,若让学生不断朗读,以至背诵,他们就会渐渐地感知北国壮丽景观,身临于词的高远壮阔的意境之中,进而领悟到作者的豪情壮志。其次,要强调吟诵。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时,对于讨论研究所得不仅理智地接受,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就会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第三,要重视精读,把功夫用在仔细吟诵上。古人说“文选烂,秀才半”,正是这道理。名篇名段要熟读、背诵,杂家杂篇也不能忽视。讲读篇目要熟读,阅读篇目也要从中吸取精髓。凡有精彩之笔,非凡之笔,均要撷取,为我所用。通过精讲背诵,锻炼口语,开拓思路,下笔成文,自然能“应笔而出,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二、品味感受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个别语言赖于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它对语感起着直接的作用。语感寓于语境之中,语境孕育着语感。尤其是那些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的隐含性语言,倘若离开语境,那么语感培养就成了纸上谈兵。如“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来唱歌”的含蓄与幽默感,只有紧紧地依靠《最后一课》的整体语言,才能品味出来。
同时,也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透过文字感受当时的情景。如同人物语言描写一样,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在记叙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们都是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朗读时,如果能重视这些内容,仔细琢磨,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咬文嚼字
说话和作文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就是咬文嚼字。通过咬文嚼字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在平时回答问题或作文中,如果发现有不规范或用词不当的语言现象,应立即提出来让其纠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如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细”二字准确地写出了春雨温柔的性格,又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7个叠词,写出词人内心多么悲凉、痛苦,堪称写愁苦主题的绝文。不仅诗词用字精炼,优秀的散文、小说中的语言也是含蓄精练的。诸葛亮《出师表》中多次使用“宜”与“不宜”这一对语气不太客气的反义词,如“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偏私”等等,似乎与臣子对皇帝说话的语言不符。但只要了解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说的话“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我们便能理解诸葛亮正是以父辈的真诚在谆谆告诫刘后主,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忠”的意识渗透整篇表文。
四、积累仿作
只有充足的语言积累,才有说和写的语言仓库。指导学生驰骋书林文苑,须做“有心人”——精粹诗文勤收集,报章时文广涉猎,工词丽句常摘抄,处处留心学语言。只有积之于平时才能用之于及时。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就是讲积累的功效。语言积累多了,哪里还有说不出话、写不来文的呢?
只有让学过的东西流之于口头、笔端,才能够记得牢,才能在表达上见成效。凡是学过的好文章,除读、背、思考、积累外,还要仿作。涉猎报章时文,觉得意境新、构思巧、选材典型、语言优美,大可截取几段据为己有。作文抄袭不好,但构思、选材、用词造句都可借鉴。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学海拾贝”“语林采英”。功多日久,网罗千家,自然头脑中就有了库存,表达上形成套路。好些名家学者做到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境界,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每篇课文乃至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必须事先部署好写作内容,使学生有意识地借助所学课文的某一技巧,为自己的写作服务。如教学《背影》,从作者命题、选材,到表达技巧、语言特色都始终围绕写作服务。教完之后,要求学生借本文为拐棍,写一篇《 的母亲》(勤劳、俭朴、严格、慈祥、凶狠……任选一词填上)的文章,要求围绕主题选材,要有真情实感。
五、评头论足
平时在课堂提问时,有不少学生张口结舌,前言不搭后语,这种状况反映出语文教学的任务尚有一半未完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学生应该是思维敏捷、应对自如的新一代。为了培养他们的语感,应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说”的环境,为他们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辩论,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谁担任主持人,谁担任评判,谁担任辩手,谁做观众,都要做好安排。这样,大家都有评头论足的机会,都能在运用语言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只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进一步加强语感培养,我们的言语谈吐,就会以行云流水的步伐,进入崭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