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问题及思考——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实践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但要想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则需要学术性思维和研究精神的培养.只有从思维能力上得到根本的训练,才能对专业能力展示做出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有创新意识的阐述.本文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从学术研究的思维入手,分析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课程教学的具体环节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阐述了专业能力展示与学位论文写作的关系.
其他文献
我国音乐界在运用音乐本体概念时,其音乐本体观总体上形成了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音乐本体是指音乐的音响及其组织结构,另一种是认为音乐本体包含音乐音响与相关文化事象.第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音乐创作、音乐分析、音乐表演理论等学科视域中;第二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实践美学、现象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符号学这四种理论视域中.我们对音乐本体观的复杂情况有所掌握,在不同学科视域下能够按照该学科的惯用含义来理解音乐本体概念,避免使其成为学术沟通交流中的障碍.
本文从句子入手,通过控制目标词的音高和音长特征制作合成语音刺激,运用语句自然度评判的方法,考察了普通话轻声在语流中的感知.研究结果发现,与孤立词相比,语流中影响轻声感知的因素更加多样.无论在孤立词中还是语流中,音高尤其是调型对轻声感知的作用都大于音长.与孤立词相比,音长对轻声感知的影响在语流中进一步弱化.语流中的轻声还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存在轻声向非轻声转化的倾向,轻声的不稳定性在句首位置比句末位置更常见.
实验以普通话二字组真词为材料,参考大样本数据将参照字音高设定为自然语言音高,对普通话阴平-去声的听感边界进行了再测试.实验发现:随着参照字设定为自然语言音高,范畴边界位置、范畴边界宽度和区分峰值的极差、标准差均减小,数据分布更为集中,声调听感稳定性增强;辨认曲线分布更完整,曲线走势波动性减小,陡升或陡降特征更凸显;区分曲线非区分峰部分平均正确率大幅提升至56%,声调范畴感知程度提升.实验同时对声调听感升降原理进行了探讨.
文章以“语调层级系统”的思想为基础,采用“音量比”的计算方法,对汉语普通话不同语句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强调焦点句和“不”字句)的音强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以自然焦点“陈述句”(基本模式)为基础,语气、焦点和句法手段“不”等因素对于音强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以及排列次序,即,音强分布模式.结果 表明:句子长度是影响语句整体音强走势的重要因素.7-10字的长句为“首高”型,2-5字的短句分别为“尾高型”和“中高型”.通过与陈述句相比较,发现:不同因素对于音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语法
根植于道家美学思想,二胡演奏之“道”体现着含于“技”而又超越于“技”的深意.二胡之“技”——基础技巧与高难度技巧,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简单技巧复杂化,复杂技巧简单化,是二胡演奏由“技”入“道”的深切要领.“复杂化”是将基础技巧作加法,加的是音乐背后的意蕴内涵.“简单化”是将高难度技巧作减法,减的是对技术的执拗与偏重.只有将由“技”至“道”的不同路径得以正确贯通,奏者才能产生沉浸式的陶醉状态,而这便进入了主客合一、物我相忘的“道”之至境.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五河民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小调《摘石榴》作为安徽民歌乃至中国民歌中采摘题材类的经典、并在全国流传最广的优秀作品之一.该民歌借助相关采摘劳动场景,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逗趣、恋爱、邀约幽会的主题,同类与“石榴”民俗文化相关的民歌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流传,亦成为该母题民歌的系列.鉴于石榴母题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特定的文化意蕴,本文从“母题学”的视域,分别从“采摘母题”民歌的起源及种类;“石榴母题”的民俗背景与叙事类型;“摘石榴”母题民歌的表现内容、句式类型及其同宗传播,探
民族民间的音乐语言与西方作曲技法的相融,共同勾绘出这部作品的现代美、形式美、意境美.作品结构独特、手法细腻、意境深远,民族元素的融入,使其作品在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感.管窥姚恒璐教授在创作中是如何赋予第二钢琴叙事曲《宁夏川的“花儿”》的“现代气质”与“民族音乐语言”的双重特性以及在音乐创作中现代技法的应用手法.
本文基于语调格局的研究思路,对四名意大利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习得情况从音高起伏度、音长停延率、音强音量比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基于此做出语调格局图.通过将意大利学生实验数据与汉语母语者语调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陈述句语调特点.研究发现:在音高上,意大利学生主要表现为调域偏窄,调域起伏模式不定和起伏程度不均上;在音长上,意大利学生对于韵律词边界前字音延长这一点习得较好,但各韵律词的音长模式不同,且音节延长位置不固定;在音强上,意大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最大值位置,但最小值位置不固定,同时,音量幅度
马勒《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的首、末两个乐章以“英雄的葬礼”和“复活”为意象前后呼应.音响结构方面,第一乐章在一上一下两股音流的对峙中以下行音流的胜利导向死亡,第五乐章则在上行句式的延展和推进中冲破死亡实现复活,文中以“相斥”与“合谋”对其音响结构力加以概括.这样的结构恰合了阿多诺针对马勒交响曲提出的“小说交响曲”概念,或许可以为后续研究带来理论增长点.
我国古代乐器种类丰富,乐器文化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较之琵琶、筝、笛等,“七星管”是我国古代较为稀见的乐器.宋陈旸《乐书》有载“七星管”,其后《文献通考》等史籍亦给予收录.但史书中记载的“七星管”乐器为何物,学界一直未有明晰的界定,且早在《通典》等唐籍中出现的“七星”是否为七星管所指?学界亦无研判.本文通过对“七星管”大量所涉文献的考证与史料梳理,对“七星管”乐器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是通过对“七星管”历史遗留图像的全面考察与细微分辨,笔者发现伴随“七星管”文献出现时期的敦煌唐代壁画中存有大量的“七星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