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言为心声,文从心出,作文就是把自己内心的声音转化成文字。不可否认,有独特的思维,独立的思考,独到的思想,自然是一篇有创意的好文。确实,只有不落窠臼,写出新意,方可脱颖而出。
要做到文思合一,首先要重视思。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对熟悉而纷繁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有意识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把自己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典型化为人们普遍的情感,不仅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想,还要上升为大我,方能获得共鸣,才算称得上独特、独立、独到。
思维要有深度与广度,也要独特,但是更要遵循叶老“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箴言。也有人反对,如此则滑向了形式的一边,着眼于速成会贻害无穷,学生复制老师所给的“套路”,遣词造句、组织材料都会千篇一律,没有了灵光,何谈思维的独特?其实不然,人的思维认识是要遵循一定的成规,亦如人人会讲故事,也是后天习得的,要是把故事讲得面目全非,恐怕懂者寥寥。模仿和创新并不矛盾,只有知文之格,且借范文之格,依规矩成方圆,以至渐入佳境。若还认为这是旧瓶装新酒,那装的也是新酒。只要做到不固守成规,死守模板,遵循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与方法的作文,就是好作文。对中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进步。虽然说文贵出新,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不敢奢求一味地追求创新,因为考场作文要求考生短时间内构思成文,且要做到主旨显豁,思路一目了然,再把创新作为作文的终极追求,何其难哉!作文立意关注了人性内涵,立足于社会现实,反映了生活真谛,贴近了社会主流思想,实话实说,回归真我,这就是独特,这就是魂。如果作文的格是尸,写作就是借尸还魂。正如高尔基所言:“必须知道创作技巧,懂得一种技巧,也就懂得这一工作本身。”你的思维、思考独特、独立,不是说否定一切,也不是说套用格式,而是要遵循人们的认知规律,做到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称之为灵气。高考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依然难以出彩,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真情。学生作文总喜欢拉死人站台,不接地气,没有生活味儿,鲜有感受生活的真心、描绘生活的真情,原因众多,而归咎于缺乏自我关照,更切中要害。
在一次以“任性”为题的作文中,一位同学的作文让人眼前一亮:“小时候我们在父母怀里撒娇,在奶奶耳旁哭闹,满满的童年都是天然的欢笑。而如今我不知道,成长究竟是给了我们新鲜的光泽,还是从我们身上索取了天生的纯真。我看到周围的人们自愿的踏进世故的牢笼,锁门,关窗,不再任性。学生们被老师驯服,不敢再争辩,无论心里闪过的是灵感还是创造;大人们把自己塞进西装和套裙,急切的展现着职业性的笑容,唯上司马首之瞻,不敢出一言以复。
但是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们有骑着大鹏飞九天任性的庄子,我们有大杯小盏、狂歌柳前的李白,我们有胡适、鲁迅等一批拍案而起的知识分子,我们有巴金、黄裳等一群坦率真诚的笔杆斗士。曾经俯瞰世界的民族为什么如今变得吞声踟蹰不敢言?为什么变得甘做房奴、车奴?我们的任性以GDP的速度消亡,我们的本真被雾霾笼罩,我们的任性在车轮下、在机床上经受碾压。今天的我们肤浅的任性,就是深刻的沉沦。”
从这段文字中,让人读出的不只是一个孩子被时代压抑的争鸣与抗争,还有青年对拥有真我的强烈呼唤。这不就是时代的强音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独抒心灵”是小资?如果依然一味地在教学中去灌输高考作文的范式,那就是扼杀了学生的灵性,终将腐蚀他们的灵魂,他们会炮制出大量的“假、大、空”文字,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将渐行渐远。因而作文反映笔者内心,就是有独特性,是有价值的。
境界决定高度,此言不差。确实有考生在考场中文思泉涌,见微知著,作文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如果把这颗挂在天上的桃子,让所有学生都跳起来去摘,恐怕事如愿违。因为中学生心智成熟、才华拔萃者有之,也不可否认参差不齐,普通平凡者亦有之。再说了中学也是属于养成教育,见地不高远,是实情并不鲜见。如今年的全国二卷作文题提高语文素养的三种途径。从三者择其一写不难,而棘手的是论据和论证的匮乏;困惑的是不能对三者进行权衡比较分析;尤其难的是不能升华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而我们的学生作文“任性一点又何妨”开头就这样写道:“人人生而平等,却又无不在枷锁之中。命运锁住了双手,岁月牵绊了脚步,在篱笆中舞蹈的人们,习惯了被束缚,匆匆任性一点又何妨?”这种任性不等于放纵,而是听凭秉性尊重初心,回归本真。这显然是与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关,更与境界有关。不过能辩证地思考辨析,有意识地把思考向哲理方面拓展,就是做到了独到。因而作文中能体现普世价值,有真心,符合真理,体现真善美,也算是有独到的思想,也就是境界有高度。
如果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那么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即使琐事、即使伤感、即使迷茫和疑惑,只要触动了心灵,就能展现对现实生活世界有价值的认识。作文教学不是给学生戴枷锁、树篱笆,而是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敞开心灵,展现个性风采,抒发至真情怀,发表独到见解,把对生活的感悟体验插上语言的翅膀飞上作文的蓝天。
要做到文思合一,首先要重视思。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对熟悉而纷繁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有意识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把自己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典型化为人们普遍的情感,不仅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想,还要上升为大我,方能获得共鸣,才算称得上独特、独立、独到。
思维要有深度与广度,也要独特,但是更要遵循叶老“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箴言。也有人反对,如此则滑向了形式的一边,着眼于速成会贻害无穷,学生复制老师所给的“套路”,遣词造句、组织材料都会千篇一律,没有了灵光,何谈思维的独特?其实不然,人的思维认识是要遵循一定的成规,亦如人人会讲故事,也是后天习得的,要是把故事讲得面目全非,恐怕懂者寥寥。模仿和创新并不矛盾,只有知文之格,且借范文之格,依规矩成方圆,以至渐入佳境。若还认为这是旧瓶装新酒,那装的也是新酒。只要做到不固守成规,死守模板,遵循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与方法的作文,就是好作文。对中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进步。虽然说文贵出新,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不敢奢求一味地追求创新,因为考场作文要求考生短时间内构思成文,且要做到主旨显豁,思路一目了然,再把创新作为作文的终极追求,何其难哉!作文立意关注了人性内涵,立足于社会现实,反映了生活真谛,贴近了社会主流思想,实话实说,回归真我,这就是独特,这就是魂。如果作文的格是尸,写作就是借尸还魂。正如高尔基所言:“必须知道创作技巧,懂得一种技巧,也就懂得这一工作本身。”你的思维、思考独特、独立,不是说否定一切,也不是说套用格式,而是要遵循人们的认知规律,做到视角独特,见解独到。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称之为灵气。高考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依然难以出彩,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真情。学生作文总喜欢拉死人站台,不接地气,没有生活味儿,鲜有感受生活的真心、描绘生活的真情,原因众多,而归咎于缺乏自我关照,更切中要害。
在一次以“任性”为题的作文中,一位同学的作文让人眼前一亮:“小时候我们在父母怀里撒娇,在奶奶耳旁哭闹,满满的童年都是天然的欢笑。而如今我不知道,成长究竟是给了我们新鲜的光泽,还是从我们身上索取了天生的纯真。我看到周围的人们自愿的踏进世故的牢笼,锁门,关窗,不再任性。学生们被老师驯服,不敢再争辩,无论心里闪过的是灵感还是创造;大人们把自己塞进西装和套裙,急切的展现着职业性的笑容,唯上司马首之瞻,不敢出一言以复。
但是我们是中华民族,我们有骑着大鹏飞九天任性的庄子,我们有大杯小盏、狂歌柳前的李白,我们有胡适、鲁迅等一批拍案而起的知识分子,我们有巴金、黄裳等一群坦率真诚的笔杆斗士。曾经俯瞰世界的民族为什么如今变得吞声踟蹰不敢言?为什么变得甘做房奴、车奴?我们的任性以GDP的速度消亡,我们的本真被雾霾笼罩,我们的任性在车轮下、在机床上经受碾压。今天的我们肤浅的任性,就是深刻的沉沦。”
从这段文字中,让人读出的不只是一个孩子被时代压抑的争鸣与抗争,还有青年对拥有真我的强烈呼唤。这不就是时代的强音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独抒心灵”是小资?如果依然一味地在教学中去灌输高考作文的范式,那就是扼杀了学生的灵性,终将腐蚀他们的灵魂,他们会炮制出大量的“假、大、空”文字,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将渐行渐远。因而作文反映笔者内心,就是有独特性,是有价值的。
境界决定高度,此言不差。确实有考生在考场中文思泉涌,见微知著,作文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如果把这颗挂在天上的桃子,让所有学生都跳起来去摘,恐怕事如愿违。因为中学生心智成熟、才华拔萃者有之,也不可否认参差不齐,普通平凡者亦有之。再说了中学也是属于养成教育,见地不高远,是实情并不鲜见。如今年的全国二卷作文题提高语文素养的三种途径。从三者择其一写不难,而棘手的是论据和论证的匮乏;困惑的是不能对三者进行权衡比较分析;尤其难的是不能升华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而我们的学生作文“任性一点又何妨”开头就这样写道:“人人生而平等,却又无不在枷锁之中。命运锁住了双手,岁月牵绊了脚步,在篱笆中舞蹈的人们,习惯了被束缚,匆匆任性一点又何妨?”这种任性不等于放纵,而是听凭秉性尊重初心,回归本真。这显然是与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关,更与境界有关。不过能辩证地思考辨析,有意识地把思考向哲理方面拓展,就是做到了独到。因而作文中能体现普世价值,有真心,符合真理,体现真善美,也算是有独到的思想,也就是境界有高度。
如果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那么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即使琐事、即使伤感、即使迷茫和疑惑,只要触动了心灵,就能展现对现实生活世界有价值的认识。作文教学不是给学生戴枷锁、树篱笆,而是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敞开心灵,展现个性风采,抒发至真情怀,发表独到见解,把对生活的感悟体验插上语言的翅膀飞上作文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