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7日下午, 央行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这是自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调利率以来的第五次加息,也是自去年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内的第三次加息。
就在央行宣布加息的同一天,建设部也发布了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宣布从3月18日起,同步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其中,与0.27个百分点的银行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不同,公积金贷款加息幅度为0.18个百分点。
“又加息了!其实在今年春节前就传出加息的消息了,这次房地产显然没有足够的关注,甚至都麻木了——每次小步加息影响就那么一点,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位房地产业界人士在博客里这样写道。
加息后,在众多房贷族上网寻找最新的房贷计算器,了解月供变化的同时,更多的购房者依然没有停止购房的步伐。可以预见,加息,对房地产业“温水煮蛙”式的影响或许仍将继续。
多数购房人对加息“没感觉”
“对加息,我已经没什么感觉了,虽然月供款有所提高,但房子还是要买。”3月23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召开的第24届北京房交会暨2007新春购房节上,购房者王先生很干脆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在房交会现场,像王先生这样,虽然每月需多付几十元,但仍然选择继续买房的人不在少数。一位姓宋的购房者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2004年买了一套近一百平方米的房子,从购买开始到现在,多次加息月供款增加了几百元左右,但现在要买差不多的房子,价格要贵20多万元。“楼价快速增长,加息多支出一两万元就不算什么了。”他说。
在业内,历次军事博物馆房展会被看作是预示着新一轮购房热潮的风向标,而此次房展会则是距离全国“两会”闭幕以及央行三年来的第五次加息还不到一个星期。据不完全统计,展会第一日就有1.9万人参观、意向成交数量为390套、意向成交金额为2.21亿元。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链家地产”)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在展会上专门就“两会”房产政策以及加息对购房者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显示:65%的购房者认为2007年北京市的房价将继续上涨,但普遍认为涨幅会回落;对于加息,接近九成的消费者均不会因利率上调而推迟购房计划。
与众多的购房者对加息的“麻木”相比,更多业内人士表现得极为平静,许多人的反应是:“全在意料之中” 、“情理之中”。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已经连续加息多次,这次的0.27%主要是信号作用。他认为,虽然加息对房地产会有影响,但是影响微乎其微。
顺华集团总裁助理程天庭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此次加息没有什么好评论的。作为一家由福建进入北京发展的房地产企业相关负责人,他表示,由于历次加息的幅度都不高,对他们企业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最多会对出售高房价的房地产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说。
一次温和的上调
众多的业内人士都对2006年4月的央行加息记忆犹新,并对它投以极大的关注。在众多人的眼里,加息意味着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大幕拉开。果不其然,当年5月,重磅一般的“国六条”便砸向了房地产行业。
而此次加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它对中国房地场市场影响是温和的、正面的,大多还是心理层面的。加息只是央行在传达一个紧缩的信号,效果不宜夸大。
“此次加息主要是针对证券,相对于房地产业影响还是比较少的。”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中心主任冯科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在冯科看来,加息可能会导致房地产投资总量的减少,但对购房者的影响不大。已经购房的人,加息所增加的成本比房产增值所带来的收入小得多;对于未购房者,这点利息不算什么。
即使建设部随后的动作,在冯科看来也是信号性的,实际的影响并不大。“它反映了国家不单单是从紧缩供给这一方面进行调控,而且也对需求进行调控,加息后增加一些人的负担,抑制其相应的需求,引导合理消费,不要盲目跟风。”冯科说。
“2006年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4%,全部超出了预期。今年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在23.4%的高位上运行,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央行加息的背景了。”国家信息中心房地产信息处处长刘青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他看来,本次加息的目的主要还是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所采取的措施,不是仅针对房地产,因此,虽对房地产市场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以一个贷款30万、贷款年限20年、按照等额本息还款的消费者来看,在此次加息前,每月的还款额为2117.23元,而加息后的每月还款额为2156.78元,每月成本支出增加额为39.55元,应该说,这样的成本增加对于普通自住消费者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链家地产副总经理金育松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金育松认为,从此次加息的幅度来看,是一种温和的上调,既表明政府不希望用“太猛的药”来给经济运行(包括房地产运行)产生过大的冲击,同时又表达出了明确的政府调控意图。
多次加息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
本次加息之后,众多房贷族更多的担心是:在经历如此频繁的上调后,加息是不是仍将继续?
国家信息中心房地产信息处处长刘青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认为,今后是否会出现继续加息的情况,要看加息的效果,综合其他各种情况来看,如果投资增速依然居高不下,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
“从此次央行上调利率的幅度来看,对普通住房消费者的心理预警作用仍然要明显大于加息实际本身。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连续加息,表明了央行调控的频率及决心,因此不排除今年央行继续加息的可能。”链家地产副总经理金育松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有关业内人士计算,对广大购房人来说,以五年期以上贷款为例,从2004年10月首次加息的5.76%的贷款利率水平上涨到现在的7.11%,房贷利率成本多了近23.4% ,加息对房地产的影响犹如“温水煮蛙”。近年来五次加息,每次幅度虽然都不大,但都如同在釜底添薪,小幅多频所形成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
“如此长期下来感觉真的‘很心疼’。”北京的一位购房者刘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无奈地表示。据刘先生介绍,2004年8月,他贷款三十万元在北京宣武区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当年10月即遭遇加息,随后每年都遭遇一次加息。“虽然一次加息幅度不大,没有根本性的影响,但二十年的还款期,不知还要遭遇多少次加息,想起来,这无形的负担让人忧虑。”他说。
链家地产副总经理金育松认为,由于央行的频繁加息,不仅仅给房产投资者造成了投资成本的上升和投资风险的增加,还给投资者造成未来将再度上调利率的心理暗示。因此,房产投资者特别是部分持有多套房产进行投资的人群会释放部分手中房产来缓解投资的压力和风险。
据链家地产统计数据分析,在这次加息的影响下,将近有12%的二手房投资人群,以及20%左右的一手商品房投资者将手中的房产进行出售,由此会增加二手商品房的供应,这种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