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潜质生”“后进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尤其重要。研究造成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探索如何培养提高其学习成绩的途径和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高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
1.智力因素
智力就是平常说的一个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他包括观察、记忆、注意、想象和思维五种能力,思维是其核心要素。
第一,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先导。一般来讲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少自觉性,易为兴趣、情绪左右,观察速度慢,准确性差。如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差错,往往是在观察中没有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不能从观察中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二,教师在评论学生学习好坏时,经常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来下结论,这说明注意能力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高中生学习任务重,科目多,学生只有始终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学习任务,才能排除外来刺激和内心杂念的干扰 。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且稳定性差,易分心,不善于主动地、有目的地将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迅速地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去。
第三,记忆是对知识经验的累积和保持,记忆能力是学习成绩存在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理解记忆等多种形式,但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理解记忆和有意记忆。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死记硬背的现象。一方面这与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与这部分学生不懂得按照人的记忆遗忘规律来学习新知复习旧知而造成的。
第四,想象力是对记忆的感性形象的加工改造,它与抽象思维密切相联,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想象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是不善于想象,或想象内容贫乏,或头脑中知识有限或知识结构杂乱无章或新知与旧知缺乏必要的联系。
第五,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基本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差异。
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挺好,而上了高中就不能适应,这是因为学习的思维能力发展与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如还像初中、小学那样过分依赖教师,缺乏思维的积极主动性。 思考时带有片面性、极端性,对问题反应迟钝,不能举一反三。
2.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心理活动中属于智力之外的心理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方法、毅力、品德、意志等。研究表面,智力因素对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讲相差不大,且形成后不易改变,而非智力因素可塑性强,是造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别的主要因素。
第一,学习动机与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维持、调节作用。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多表现在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稳定,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多是“要我学”型,遇到困难、挫折就是退缩或停滞不前。
第二,学习方法不得当是一部分学生尽管“很用功”,但成绩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高中生不会学习表现在把握不住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忽视预习,不会阅读,课堂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抓不住重点、难点,复习不可及时,不善于归纳总结。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透彻,不善于将新知向旧知迁移、转化,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第三,意志是一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高中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这就使得现在的高中生更需具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恒心和毅力,对成败不能泰然处之,且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良的后果。
二、对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教育培养
上面我们分析了影响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心理因素。那么作为教师应怎样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育,促进成绩不良的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和心理弱点,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1.关心、了解、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教师、班主任要关心了解每一个成绩不良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成绩不良的原因,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因成绩差而歧视他们,更不能冷潮热讽,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切忌对学生失去信心,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持久内部活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给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希望”,并注重从学生的特长项出发,从引导学生对某一科、每一个知识点的兴趣开始,逐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创设成功机会,给学生以信心
信心是进步的动力,力量的源泉。而成功的体验则是树立信心的最有效办法。教师应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成功,看到希望,树立自信,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后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4.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充分调动家长遥控教育的积极性
对成绩不良的学生了,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过去,并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状况及存在问题,争取与家长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帮助教育工作,千万不能造成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降低教育功效,妨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5.严格要求,正确评价,以鼓励促进
教师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纪律上绝不能放松要求,学习上教给方法,思想上给予指导,从形成良好习惯入手。对于这类学生,教师更应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多给学生以鼓励、信心。
总之,对于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其非智力因素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其求知欲,教给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尝试成功中体验快乐,提高兴趣,并逐步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提高,最后逐步赶上、超过群体学习成绩。
一、影响高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
1.智力因素
智力就是平常说的一个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他包括观察、记忆、注意、想象和思维五种能力,思维是其核心要素。
第一,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先导。一般来讲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少自觉性,易为兴趣、情绪左右,观察速度慢,准确性差。如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差错,往往是在观察中没有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别,不能从观察中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二,教师在评论学生学习好坏时,经常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来下结论,这说明注意能力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高中生学习任务重,科目多,学生只有始终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学习任务,才能排除外来刺激和内心杂念的干扰 。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且稳定性差,易分心,不善于主动地、有目的地将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迅速地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去。
第三,记忆是对知识经验的累积和保持,记忆能力是学习成绩存在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理解记忆等多种形式,但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理解记忆和有意记忆。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死记硬背的现象。一方面这与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与这部分学生不懂得按照人的记忆遗忘规律来学习新知复习旧知而造成的。
第四,想象力是对记忆的感性形象的加工改造,它与抽象思维密切相联,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想象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是不善于想象,或想象内容贫乏,或头脑中知识有限或知识结构杂乱无章或新知与旧知缺乏必要的联系。
第五,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基本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差异。
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学习挺好,而上了高中就不能适应,这是因为学习的思维能力发展与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如还像初中、小学那样过分依赖教师,缺乏思维的积极主动性。 思考时带有片面性、极端性,对问题反应迟钝,不能举一反三。
2.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心理活动中属于智力之外的心理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方法、毅力、品德、意志等。研究表面,智力因素对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讲相差不大,且形成后不易改变,而非智力因素可塑性强,是造成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别的主要因素。
第一,学习动机与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维持、调节作用。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多表现在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稳定,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多是“要我学”型,遇到困难、挫折就是退缩或停滞不前。
第二,学习方法不得当是一部分学生尽管“很用功”,但成绩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高中生不会学习表现在把握不住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忽视预习,不会阅读,课堂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抓不住重点、难点,复习不可及时,不善于归纳总结。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理解不透彻,不善于将新知向旧知迁移、转化,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第三,意志是一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高中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这就使得现在的高中生更需具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缺乏恒心和毅力,对成败不能泰然处之,且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良的后果。
二、对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教育培养
上面我们分析了影响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心理因素。那么作为教师应怎样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育,促进成绩不良的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和心理弱点,尽快适应高中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1.关心、了解、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教师、班主任要关心了解每一个成绩不良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成绩不良的原因,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因成绩差而歧视他们,更不能冷潮热讽,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切忌对学生失去信心,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持久内部活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给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希望”,并注重从学生的特长项出发,从引导学生对某一科、每一个知识点的兴趣开始,逐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创设成功机会,给学生以信心
信心是进步的动力,力量的源泉。而成功的体验则是树立信心的最有效办法。教师应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成功,看到希望,树立自信,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后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4.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充分调动家长遥控教育的积极性
对成绩不良的学生了,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过去,并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状况及存在问题,争取与家长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帮助教育工作,千万不能造成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降低教育功效,妨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5.严格要求,正确评价,以鼓励促进
教师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纪律上绝不能放松要求,学习上教给方法,思想上给予指导,从形成良好习惯入手。对于这类学生,教师更应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多给学生以鼓励、信心。
总之,对于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教师要培养其非智力因素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其求知欲,教给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尝试成功中体验快乐,提高兴趣,并逐步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提高,最后逐步赶上、超过群体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