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数学学习中,解题是必经的环节。数学解题过程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能力。中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解题教学,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甚至专门的习题课,都包含解题教学。但是,一般教师对解题教学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表现在教学应用中,就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经典话题,值得不断地深入研究。本期《专题研究》栏目呈现两篇研究解题教学的文章,一篇侧重从理论层面寻找依据,一篇侧重从实践层面展开分析,以期引起更广泛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教会学生学会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ACT-R理论对于数学解题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分析法判断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的提取、产生式的激发三个方面。基于ACT-R理论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取关键知识点的能力、选择样例的能力、构造目标层级结构的能力。
关键词:ACT-R理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学会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现实中,不少解题教学只在单纯地讲解题步骤和方法,而很少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分析、解决问题。于是,教师明明已经将解题过程表达得很清楚了,可学生还是不能掌握解题方法,或者很难完成解题方法的近迁移,题目稍微变形就无从下手。
事实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解题时必然有自己的认知与思考。因此,从认知活动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如何开展解题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ACT-R理论
ACT-R(Adaptive Character of Thought-Rational)理论,即基于产生式系统的认知理论,它从简单的认知活动出发去解释人类复杂的学习过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类知识、两个假设、两个水平”。两类知识,即关于事实的陈述性知识和关于如何完成认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指用于提取陈述性信息中的规则性单元,也称产生式。一个产生式规则就是一个“条件—反应”单元,即针对特定的问题解决条件采取特定的认知操作,如产生式“A—B”可以理解为:如果有条件A,那么会做出B反应。两类知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两个假设,是描述两类知识的获得与迁移过程的,分别称为操作假设与学习假设。两个水平,则是描述问题解决效率的,即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水平以及例题练习的记忆强度水平。
产生式是ACT-R理论的核心概念,解决一道数学问题往往会用到若干个产生式,每一个产生式对应一个规则,一系列产生式规则的触发可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知识的程序化学习与样例学习有助于形成更多的产生式规则,而适度的练习能提高产生式的激活水平。
ACT-R理论另一个核心概念是目标层级结构。解决问题就是达到问题的最终目标,复杂问题难以一步达到目标,所以需要根据最终目标设定一系列的子目标。在学习与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将解决一个问题视为一个目标,那么可以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目标,而这些子目标又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为一系列更小的子目标,由此建立起一个目标层级结构。问题解决往往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层级结构,通过逐级解决目标层级结构中的子目标,最终实现解题目标。
比如,图1中,G1为最终目标,而G1的实现需要G2成立,因此G2作为子目标。同样,G3是G2的子目标,G4和G5同时是G3的子目标。由此构成目标层级结构。目标层级结构的构造主要来自解题者拥有的产生式,产生式的强度主要来自信息块的激活水平,即由G1联想到G2的过程,而较高的激活水平与精致的练习及经典的范例有关。层级结构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
二、ACT-R理论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ACT-R理論对于数学解题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问题的解题过程,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将ACT-R理论真正应用于数学解题教学情境中。
问题1如图2,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A1、BB1、CC1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A1=4,CC1=1,AB=BC=BB1=2。
(1)证明:AB1⊥平面A1B1C1;
(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一)运用分析法判断知识的类型
根据ACT-R理论,解题时首先应该把知识的类型作为切入口。即从认知结构出发,将知识和记忆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两种类型的知识。这一步骤可称为运用分析法进行审题。
学生看到题目,首先想到的就是题设中条件的含义:题设中透露的信息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题干与问题之间存在什么关联。所以,数学解题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教会学生审题,审题用到的就是ACT-R理论提到的陈述性知识。
这道题的条件中有三个线面垂直、一个角和若干线段长,结合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相关的产生式,如“一个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另两个角为30°”等,又可得三角形ABC的特殊属性。如此,题意就比较清楚了:过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一定长度的垂线段,连接三个新端点形成一个新三角形,构成一个新的立体结构,要求证明其中的线面垂直,并计算线面角的正弦值。
(二)陈述性知识的提取
接下来,学生开始思考问题(结论),建立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联。这需要提取题设信息。当学生看到第(1)问,首先应该意识到它是对线面垂直的证明。这时候,学生联想到的就是有关线面垂直的相关知识点,即形成的信息块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这样,学生就能找到解题的切入口。当然,这样的信息块能否快速形成主要取决于日常学习中的练习,即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与学生的解题经验有关。那么,在这里,学生是如何由问题联想到线面关系的呢? ACT-R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两种模式:被动的、接受式的和主动的、建构式的。也就是说,有的学生是通过记忆、背诵线面垂直关系获得的;有的学生是通过对这类题型的练习获得的,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也顺带存储了解决线面关系的相关解题策略,便于回忆失败时运用。那么,在解答本题时,学生是通过哪一种模式提取信息块的呢?根据ACT-R理论,准确地提取解题策略需要一个产生式,也就是当学生看到题目时,就能够根据题设做出相应的解答。通过回忆以往知识这种被动记忆的模式占据大多数。
(三)产生式的激发
ACT-R理论认为,类比是获得产生式规则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可以参考样例,即解题的程序性规则;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样例的解题程序,结合题意确定适合本题的目标层级结构,进而解决问题。
1.如何选择样例。
ACT-R理论认为,样例以两种方式影响学习:一是选择(提取)哪个样例用于类比,二是样例的理解深度会影响到由类比而形成的产生式。因此,样例的选择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在样例学习中,学会理解样例,掌握样例中的解题策略。例如,对于第(1)问来说,可选择如下样例:
问题2如图3,已知a∥b,a⊥α,求证:b⊥α。
证明过程如下:
在平面α内作两条相交直线m、n,因为直线a⊥α,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a⊥m,a⊥n。又因为b∥a,所以b⊥m,b⊥n。又因为mα,nα,m、n是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α
这个样例,体现了证明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的基本方法,进而形成了产生式。
2.如何构造目标层级结构。
在解题过程中,目标层级结构的构造,也就是解题的思路,应该十分清晰。本题的最终目标是证明AB1⊥平面A1B1C1,可转化成证明两组直线垂直。根据解题经验、题目中若干垂直的条件以及拥有的向量知识,刺激学生产生建立坐标系的想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进行第(1)问的证明。而在向量法中,需要写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的坐标,并求出平面A1B1C1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进而求出平面A1B1C1内两条相交直线A1B1、A1C1与AB1的向量乘积。若乘积均为0,则能够说明AB1与平面A1B1C1垂直的位置关系。依此构造目标层级结构,如图4所示。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目标层级结构的设定,学会分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问的解答步骤如下:
如图5,以AC的中点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OC为x轴、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可知各点坐标为:A(0,-3,0),B(1,0,0),C(0,3,0),A1(0,-3,4),B1(1,0,2),C1(0,3,1)。因此AB1=1,3,2,A1B1=1,3,-2,A1C1=0,23,-3。由AB1·A1B1=0,得AB1⊥A1B1。由AB1·A1C1=0,得AB1⊥A1C1。所以,AB1⊥平面A1B1C1。
同理,第(2)问考查线面角正弦值的求法,应该求出平面ABB1的法向量和向量AC1,再利用向量法求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正弦值。依此构造目标层级结构,如图6所示。
三、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能力
基于ACT-R理论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审题的能力
数学解题教学,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审题就是明确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联想与提取相关陈述性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具体的审题方法,如在題目上画线做标记,把条件对应地标记在图形上,把条件和所求呈两列写在纸上并联想相关知识,等等。
(二)提取关键知识点的能力
学生在明确了题意之后,根据题干条件给出的信息,由拥有的产生式,会激发出对相关知识点的回忆。例如,当学生在某题目中看到“平行四边形”条件时,由认知结构中的若干个“平行四边形—性质i”的产生式,就可能联想到许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再结合题目其他条件或所求结论综合考量,从这些性质中选择、提取可能用得上的那条性质——这条性质可能就是解题的关键。
(三)选择样例的能力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依赖以往学过的相似样例,样例的解题思路与步骤也会被带到新的问题中来。这样,学生按照样例的程序化的解题步骤,就可以实现解题目标。因此,教师要注重典型例题的教学,因为它有望成为学生解决其他问题的样例。好的例题教学应该成为一个模式,便于迁移与回顾。为此,可以安排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例题串”,帮助学生通过示例演练形成样例。
(四)构造目标层级结构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最终的问题拆分为几个子问题(子目标)的形式,只要所有子问题(子目标)得到解决,就意味着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将问题的解决转化成对最基础的子问题(子目标)的解决。可见,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构造目标层级结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解题分析,应该有“第二过程”的暴露——写在《数学解题学引论》第5次印刷[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7).
[2] 邵光华.论数学解题教学的误区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5).
[3]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 邵光华.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摘要: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教会学生学会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ACT-R理论对于数学解题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分析法判断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的提取、产生式的激发三个方面。基于ACT-R理论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取关键知识点的能力、选择样例的能力、构造目标层级结构的能力。
关键词:ACT-R理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学会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现实中,不少解题教学只在单纯地讲解题步骤和方法,而很少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分析、解决问题。于是,教师明明已经将解题过程表达得很清楚了,可学生还是不能掌握解题方法,或者很难完成解题方法的近迁移,题目稍微变形就无从下手。
事实上,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解题时必然有自己的认知与思考。因此,从认知活动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如何开展解题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ACT-R理论
ACT-R(Adaptive Character of Thought-Rational)理论,即基于产生式系统的认知理论,它从简单的认知活动出发去解释人类复杂的学习过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类知识、两个假设、两个水平”。两类知识,即关于事实的陈述性知识和关于如何完成认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指用于提取陈述性信息中的规则性单元,也称产生式。一个产生式规则就是一个“条件—反应”单元,即针对特定的问题解决条件采取特定的认知操作,如产生式“A—B”可以理解为:如果有条件A,那么会做出B反应。两类知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两个假设,是描述两类知识的获得与迁移过程的,分别称为操作假设与学习假设。两个水平,则是描述问题解决效率的,即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水平以及例题练习的记忆强度水平。
产生式是ACT-R理论的核心概念,解决一道数学问题往往会用到若干个产生式,每一个产生式对应一个规则,一系列产生式规则的触发可以达到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知识的程序化学习与样例学习有助于形成更多的产生式规则,而适度的练习能提高产生式的激活水平。
ACT-R理论另一个核心概念是目标层级结构。解决问题就是达到问题的最终目标,复杂问题难以一步达到目标,所以需要根据最终目标设定一系列的子目标。在学习与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将解决一个问题视为一个目标,那么可以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目标,而这些子目标又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为一系列更小的子目标,由此建立起一个目标层级结构。问题解决往往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层级结构,通过逐级解决目标层级结构中的子目标,最终实现解题目标。
比如,图1中,G1为最终目标,而G1的实现需要G2成立,因此G2作为子目标。同样,G3是G2的子目标,G4和G5同时是G3的子目标。由此构成目标层级结构。目标层级结构的构造主要来自解题者拥有的产生式,产生式的强度主要来自信息块的激活水平,即由G1联想到G2的过程,而较高的激活水平与精致的练习及经典的范例有关。层级结构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
二、ACT-R理论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ACT-R理論对于数学解题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问题的解题过程,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将ACT-R理论真正应用于数学解题教学情境中。
问题1如图2,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A1、BB1、CC1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A1=4,CC1=1,AB=BC=BB1=2。
(1)证明:AB1⊥平面A1B1C1;
(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一)运用分析法判断知识的类型
根据ACT-R理论,解题时首先应该把知识的类型作为切入口。即从认知结构出发,将知识和记忆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两种类型的知识。这一步骤可称为运用分析法进行审题。
学生看到题目,首先想到的就是题设中条件的含义:题设中透露的信息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题干与问题之间存在什么关联。所以,数学解题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教会学生审题,审题用到的就是ACT-R理论提到的陈述性知识。
这道题的条件中有三个线面垂直、一个角和若干线段长,结合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相关的产生式,如“一个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另两个角为30°”等,又可得三角形ABC的特殊属性。如此,题意就比较清楚了:过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一定长度的垂线段,连接三个新端点形成一个新三角形,构成一个新的立体结构,要求证明其中的线面垂直,并计算线面角的正弦值。
(二)陈述性知识的提取
接下来,学生开始思考问题(结论),建立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联。这需要提取题设信息。当学生看到第(1)问,首先应该意识到它是对线面垂直的证明。这时候,学生联想到的就是有关线面垂直的相关知识点,即形成的信息块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这样,学生就能找到解题的切入口。当然,这样的信息块能否快速形成主要取决于日常学习中的练习,即这样的陈述性知识与学生的解题经验有关。那么,在这里,学生是如何由问题联想到线面关系的呢? ACT-R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两种模式:被动的、接受式的和主动的、建构式的。也就是说,有的学生是通过记忆、背诵线面垂直关系获得的;有的学生是通过对这类题型的练习获得的,并且在练习过程中也顺带存储了解决线面关系的相关解题策略,便于回忆失败时运用。那么,在解答本题时,学生是通过哪一种模式提取信息块的呢?根据ACT-R理论,准确地提取解题策略需要一个产生式,也就是当学生看到题目时,就能够根据题设做出相应的解答。通过回忆以往知识这种被动记忆的模式占据大多数。
(三)产生式的激发
ACT-R理论认为,类比是获得产生式规则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可以参考样例,即解题的程序性规则;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样例的解题程序,结合题意确定适合本题的目标层级结构,进而解决问题。
1.如何选择样例。
ACT-R理论认为,样例以两种方式影响学习:一是选择(提取)哪个样例用于类比,二是样例的理解深度会影响到由类比而形成的产生式。因此,样例的选择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在样例学习中,学会理解样例,掌握样例中的解题策略。例如,对于第(1)问来说,可选择如下样例:
问题2如图3,已知a∥b,a⊥α,求证:b⊥α。
证明过程如下:
在平面α内作两条相交直线m、n,因为直线a⊥α,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a⊥m,a⊥n。又因为b∥a,所以b⊥m,b⊥n。又因为mα,nα,m、n是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α
这个样例,体现了证明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的基本方法,进而形成了产生式。
2.如何构造目标层级结构。
在解题过程中,目标层级结构的构造,也就是解题的思路,应该十分清晰。本题的最终目标是证明AB1⊥平面A1B1C1,可转化成证明两组直线垂直。根据解题经验、题目中若干垂直的条件以及拥有的向量知识,刺激学生产生建立坐标系的想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进行第(1)问的证明。而在向量法中,需要写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的坐标,并求出平面A1B1C1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向量,进而求出平面A1B1C1内两条相交直线A1B1、A1C1与AB1的向量乘积。若乘积均为0,则能够说明AB1与平面A1B1C1垂直的位置关系。依此构造目标层级结构,如图4所示。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目标层级结构的设定,学会分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问的解答步骤如下:
如图5,以AC的中点O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OC为x轴、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可知各点坐标为:A(0,-3,0),B(1,0,0),C(0,3,0),A1(0,-3,4),B1(1,0,2),C1(0,3,1)。因此AB1=1,3,2,A1B1=1,3,-2,A1C1=0,23,-3。由AB1·A1B1=0,得AB1⊥A1B1。由AB1·A1C1=0,得AB1⊥A1C1。所以,AB1⊥平面A1B1C1。
同理,第(2)问考查线面角正弦值的求法,应该求出平面ABB1的法向量和向量AC1,再利用向量法求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正弦值。依此构造目标层级结构,如图6所示。
三、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能力
基于ACT-R理论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审题的能力
数学解题教学,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审题。审题就是明确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联想与提取相关陈述性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具体的审题方法,如在題目上画线做标记,把条件对应地标记在图形上,把条件和所求呈两列写在纸上并联想相关知识,等等。
(二)提取关键知识点的能力
学生在明确了题意之后,根据题干条件给出的信息,由拥有的产生式,会激发出对相关知识点的回忆。例如,当学生在某题目中看到“平行四边形”条件时,由认知结构中的若干个“平行四边形—性质i”的产生式,就可能联想到许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再结合题目其他条件或所求结论综合考量,从这些性质中选择、提取可能用得上的那条性质——这条性质可能就是解题的关键。
(三)选择样例的能力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依赖以往学过的相似样例,样例的解题思路与步骤也会被带到新的问题中来。这样,学生按照样例的程序化的解题步骤,就可以实现解题目标。因此,教师要注重典型例题的教学,因为它有望成为学生解决其他问题的样例。好的例题教学应该成为一个模式,便于迁移与回顾。为此,可以安排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例题串”,帮助学生通过示例演练形成样例。
(四)构造目标层级结构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最终的问题拆分为几个子问题(子目标)的形式,只要所有子问题(子目标)得到解决,就意味着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将问题的解决转化成对最基础的子问题(子目标)的解决。可见,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构造目标层级结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解题分析,应该有“第二过程”的暴露——写在《数学解题学引论》第5次印刷[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17).
[2] 邵光华.论数学解题教学的误区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5).
[3]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 邵光华.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