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梭形细胞黑色素瘤(spindle cell melanoma,SCM)是一种罕见的黑色素瘤类型,有关SCM患者生存预后的研究较少.通过提取公共数据库中的SCM临床信息,构建并验证皮肤SCM患者5和10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
【机 构】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梭形细胞黑色素瘤(spindle cell melanoma,SCM)是一种罕见的黑色素瘤类型,有关SCM患者生存预后的研究较少.通过提取公共数据库中的SCM临床信息,构建并验证皮肤SCM患者5和10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筛选出共1445例患者,分成建模组(n=1011)和验证组(n=434).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利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厚度、溃疡、N分期、M分期及手术共7个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纳入预测模型,CSS和OS预测模型在建模组中的C-index分别为0.778和0.753,在验证组中的C-index为0.749和0.712.建模组5和10年CS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5和0.825,5和10年OS的AUC分别为0.803和0.825,验证组5和10年CSS的AUC分别为0.777和0.836,5和10年OS的AUC分别为0.754和0.799.校准曲线与45°线贴合良好,DCA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较广泛阈概率范围内有临床净收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对于皮肤SCM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换脸”打破了面孔和身份一一对应的关系,该如何理解术后“身份主体”问题呢?具身性和故事叙事的方式是以身体作为理解世界的视角或者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叙述界定身份问题,然而具身性忽视了脸的双重维度的区分,故事叙事则有主观重置的嫌疑.一种可能的路径是将新面孔看作过渡客体,逐渐将异组织移植同化为受者的完全一体化,“脸”作为一种符号使用,其意义在于日常生活的互动.这种策略可使受者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作出区分,更易于重塑身份认同.虽然心理排异和“被侵占”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调整,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合理路径.
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动物实验伦理3R和5F原则,通过深入分析已有运动干预文献中的动物运动模型构建方法,分别就运动模型建立前实验动物的选取,运动模式、运动剂量的确定,模型建立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形式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以及实验动物安乐死等各个方面进行伦理分析,探讨伦理关怀在动物运动模型建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运动模型的构建作为研究运动干预的关键环节是极其重要的,此建立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动物实验伦理问题.
为研究叙事疗法作用,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40名心血管疾病合并情绪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人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人文关怀,试验组20人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叙事治疗个案服务,干预前后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作为评估工具,旨在探索医务社工参与的“双心”医学多学科协作模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值均有下降,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分值和抑郁分值下降幅度更大(P<0.05),叙事疗法对双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叙事疗法可有效缓解双心病患者的心理障
通过对白求恩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尤其是在中国抗日前线的医疗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揭示了白求恩精神的形成机制:基督教家庭的教养和西方社会的文化熏陶奠定其精神品质的底蕴,所接受的医学教育和丰富的医疗社会实践形成其精神品质的职业特征,所认同的共产主义思想和秉承的共产主义信仰构成其精神品质的内核,参加中国抗日战争过程中深感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其精神升华的热焰.由情感基础、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乃至文化逻辑,构成了白求恩精神形成的逻辑脉络.
系统梳理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三个典型国家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历程,其大致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美国生活方式医学发展历史周期长,组织健全,课程开设和考试认证较为成熟;澳大利亚在协会成立和各种政策制定方面还不完善;英国在临床实践方面尚存缺陷.我国生活方式医学起步晚、发展缓慢,但发展空间大.鉴于此,本研究从依托政府政策支持和专业协会发展、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利用“互联网+”优化培训效果、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同中医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实现我国生活方式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西格里斯特医学人文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世界医学史研究的贡献、推动世界多地健康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对中国医学与文化的推崇和传扬三方面.西格里斯特医学人文思想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医患关系之新界说、医学职业之新视野、医学属性之新定义、健康促进之新认知以及大学教育之新感观等方面.西格里斯特的医学人文思想在当代仍具现实意义,体现在以医学史教育助推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以医学社会学视角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以维护公共秩序,健康思想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他的医学社会学研究折射到不同侧面,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向着更加健康
为探索平行病历在门诊癌痛患者规范管理中的作用,选取在疼痛科癌痛门诊就诊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9例.所有患者均于首诊、第2周、4周、12周复诊时,完成相关问卷调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药指导等.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用药指导外,为每位患者建立平行病历及复诊档案.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服药依从性及就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提示,平行病历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就诊满意度,改善医疗人文环境,
从使用结构曼陀罗和非结构曼陀罗的曼陀罗绘画疗法实证研究中,对绘画性质、结构、形状及绘画内容等因素对不同群体在负性情绪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就曼陀罗绘画疗法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突出揭示了曼陀罗绘画疗法导致认知内部的深层变化,通过自我表达、自我发现和意义感来促进积极的心理效应,以及保护性、秩序感、整合性等治疗机制.未来需要确立统一规范的训练方法,通过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不同形式曼陀罗绘画疗法在不同人群中的干预效果,减少研究中的混淆因素,以便更好地推动曼陀罗绘画疗法在情绪治疗中的发展.
以随附性物理主义视角提出了对心身关系的新认识.首先,总结了无律则一元论三原则以及随附性理论的特点,并阐述了随附性物理主义在心身问题讨论中的优势;其次,借用无律则一元论三原则展开对心身关系问题的讨论,表明了心理事件对物理事件的依赖,同时也强调了心理事件对物理事件的影响;最后,进一步借助随附性概念讨论心身问题中心理因果效力的实现,心理因果效力无法明确其具体而完整的作用,但是它通过随附于基础物理事件之上,二者产生不同的反应模式共同施加影响,共同对事件产生因果效力.
《医学微生物学》对于医学生在单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临床诊断方面学习培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及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得感染谱发生了变化,宏观生态破坏导致的跨物种新突发传染病不时出现,与此同时,正常菌群成员成了人体感染的主要原因菌,且多呈现出高度耐药的形式.一维地应用抗生素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用微生态的理论来思考感染的起因与防治.迫切需要将微生态学内容融入医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教育之中,以加强和拓展医学生对微生物的视角,因此建议将《医学微生物学》更名为《医学微生物与微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