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作品的意义既关系到艺术家主观意图的实现,又关系到观众能否理解作品以及能否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早期中国画主要讲述有利于“成教化,助人伦”的故事,用形象化的艺术语言弥补普通语言的缺憾。唐代王维力求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唐宋以诗词篆刻修养进一步决定作品的意境是否深邃。西方早期绘画主要功能也是讲述宗教故事,从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观众看待作品犹如通过一个窗口感知里面的世界,希望“读懂”作品里面艺术家的思想。由此看来,观众习惯站在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主题这个角度,用文学与诗的欣赏模式理解作品,美术作品的意义似乎尽量明确才能满足审美期待。殊不知,文学语言或普通语言虽然依靠逻辑结构提供明确的信息,但它总给观众留有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文学作品相比,美术作品的主题是泛化的、扩张性的,能指与所指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存在美术作品意义非确定性或者说模糊性的问题。
一、美术语言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作品意义的模糊性
美术语言与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等普通语言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显而易见的区别:第一,普通语言有语言逻辑、词法、表意模式等规则和内在结构。从文化上看,它是一个民族或集团存在的最后边界,具有理性和集体主义性质。美术语言在逻辑、词法、表意模式上都相对自由得多,既有共时性静态的内在结构和规则,又有自身历时性变动不居的特征,相对普通语言来说有一定的感性和个人主义性质,表意相对宽泛一些。第二,普通语言是将形态和事物转化为抽象的概念,通过概念对其表现和描述。而美术语言是客观形象与艺术家情感融合的产物,通过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感性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它的形式比普通语言简单,意义却比普通语言宽泛。前者本质上是对知觉的逻辑整理,从概念、判断到推理,把知觉、感觉的内容抽象地复合成事物的特征,进行有序的逻辑思维。美术语言在本质上是对视觉的意象整理,通过记忆与想象把视觉理解成感觉,再把感觉具体地创造成艺术形象。以形象思维过程实现语言表述的方式决定了美术语言的非确定性质。第三,普通语言在使用它的社会群体中依话语需要渐变发展,变革的重点是使语汇能够准确描述群体文化涉及的事物,语言形式的发展是次要的。美术语言也要考虑发展创新与继承传统的问题,但它带有一定跨群体可理解的性质,快速更新、适当跳跃并不影响交流效果,形式变化受到空前重视。毕加索之类的大师以语言创造为目的,新语言不去适应群体沟通思想感情的需要,而是让群体来适应新语言。第四,内容是普通语言的内核,形式为内容服务。美术语言有时形式和内容合为一体,线条、明暗、色彩本身就有某种宽泛的形式美、质地美和抽象美因素,无需任何内容也能实现情感交流。
从四个方面对比可知,美术语言能指对应的所指是宽泛的,美术语言表意功能的不确定性使得作品的意义带有模糊性。
二、美术本体的历史性也导致作品意义的模糊
“美术”是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准确定义却非容易。无数先哲都探讨过什么是美术,他们根据所处时代的认识水平界定美术的含义,但把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家、理论家们所说的美术含义加起来也未必是今天大家公认的“美术”。因此,美术没有真正的定义,只有在历史语境的上下文关系中美术才有定义,它的本体是历史性的。这样一来,美术的有效性依赖于艺术家和观众在特定的历史中对美术的外延和内涵达成基本共识。
然而,这种共识的达成在现实中经常受阻,简单地说,当今中国各种美术流派并存,传统美术和先锋派美术之间长期拉锯角逐,二者观念有天壤之别。用传统美术标准来看,先锋派美术仅仅是欺世盗名的伎俩,它有“术”但不一定“美”。而先锋派美术家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探索具有开创意义。美术家创造这类作品时,判断作品的标准和作品一起诞生,他不想告诉观众什么审美观念,他只想提供给观众参与创造的机会。这类美术作品的意义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创造中得到拓展,也因拓展的不确定性而使作品意义更宽泛、模糊。
三、每个形态的美术都力求意义明确,但是作品的意义总带有或多或少的模糊性
从形态学角度看,美术发展经历了混合形态的原始美术、统一形态的古代美术、分离形态的现代美术几个阶段。
原始美术是物质生产的附带物,审美和实用混合在一起。原始人的创作不是为了欣赏愉悦,而是认为图像具有决定战争胜败、部落存亡、种族繁衍、个人生命安危、丰收好坏等神秘力量。所以原始艺术旨在传达群体成员的共同愿望,构图形式尽可能简单明确。但是原始人缺少用概念进行抽象思辩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往往通过直觉中的具体对象作为思维的工具和媒介,企图以现实形象去表现超现实的意念,混沌的原始思维只能产生意义含混不清的作品。
统一形态的古代美术存在于国家高度控制艺术生产的社会中,表现为相对封闭的民族美术传统。每代艺术家都在继承传统中创造个人风格,通过无数艺术家漫长的学术积累完善集体主义性质的美术语言体系。这类作品带有描述性和情节性,总体上追求统一和谐之美,作品意义相对单纯清晰,客观上促成人们认识美术本体的一致性大于分歧性。不过,正如口语对话难免产生多种理解那样,观众也会对作品叙述的情景进行多方面理解,模糊的象外之意刚好是其魅力所在。
现代社会的美术打破了统一格局,呈多元化分离形态。一旦形式相对于内容独立,主体相对于客体独立,美术就不再做文学的奴隶。从塞尚开创现代绘画之路开始,一幅画不再讲述什么事情,点、线、面形式就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形式自身的意义当然是多义的、不确定的。后来频繁更迭的各种现代艺术思潮或在革新形式方面作文章,或向社会推销个性化观念。对于观众来说,由于现代美术观念的泛滥和美术界限的无限宽延,他们对作品意义感到非常迷茫,甚至对作品心生畏惧。
四、美术作品意义的模糊程度在不同时空中有差别
原始先民处于蒙昧状态中,他们把美术形象与超自然神秘力量以及原型的生命力等同起来,认为通过有效的巫术规则或宗教仪式可让图像发挥威力,使其符合人类的意志。那时感性和理性没有分化,认识事物心理浑沌一片,知识零散不成体系,还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单独的美术概念,原始“美术作品”的意义自然含混不清。
在古代,人们普遍信仰人类中心主义,确信自己依靠什么掌握世界。只要信仰坚实可靠,许多问题就顺理成章,无须撇开“正道”另想它路。美术的意义就建立在自身以外的“元叙述”的合法性之上,艺术的形态及知识体系就是“元叙述”在场的证明。人们乐于在美术中分享先天在场的、明确的、共识的、一元性的普遍意义,艺术家与观众在共识的意义状态中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艺术作品的意义相对趋向明确。
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否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美术随之从虚幻的“元叙述”中走出,回到真实的人的自我世界,日益疏离公共信仰和日常经验。先锋美术在对自我合法性的证明中呈现出一个自律的、陌生化的世界,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经常处于对抗状态,甚至能指彻底放逐了所指,作品由此成为意义含混的迷宫,呈现陌生、歧义、多义、无意义等多极化状态。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聂耳艺术学院)
一、美术语言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作品意义的模糊性
美术语言与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等普通语言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显而易见的区别:第一,普通语言有语言逻辑、词法、表意模式等规则和内在结构。从文化上看,它是一个民族或集团存在的最后边界,具有理性和集体主义性质。美术语言在逻辑、词法、表意模式上都相对自由得多,既有共时性静态的内在结构和规则,又有自身历时性变动不居的特征,相对普通语言来说有一定的感性和个人主义性质,表意相对宽泛一些。第二,普通语言是将形态和事物转化为抽象的概念,通过概念对其表现和描述。而美术语言是客观形象与艺术家情感融合的产物,通过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感性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它的形式比普通语言简单,意义却比普通语言宽泛。前者本质上是对知觉的逻辑整理,从概念、判断到推理,把知觉、感觉的内容抽象地复合成事物的特征,进行有序的逻辑思维。美术语言在本质上是对视觉的意象整理,通过记忆与想象把视觉理解成感觉,再把感觉具体地创造成艺术形象。以形象思维过程实现语言表述的方式决定了美术语言的非确定性质。第三,普通语言在使用它的社会群体中依话语需要渐变发展,变革的重点是使语汇能够准确描述群体文化涉及的事物,语言形式的发展是次要的。美术语言也要考虑发展创新与继承传统的问题,但它带有一定跨群体可理解的性质,快速更新、适当跳跃并不影响交流效果,形式变化受到空前重视。毕加索之类的大师以语言创造为目的,新语言不去适应群体沟通思想感情的需要,而是让群体来适应新语言。第四,内容是普通语言的内核,形式为内容服务。美术语言有时形式和内容合为一体,线条、明暗、色彩本身就有某种宽泛的形式美、质地美和抽象美因素,无需任何内容也能实现情感交流。
从四个方面对比可知,美术语言能指对应的所指是宽泛的,美术语言表意功能的不确定性使得作品的意义带有模糊性。
二、美术本体的历史性也导致作品意义的模糊
“美术”是个耳熟能详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准确定义却非容易。无数先哲都探讨过什么是美术,他们根据所处时代的认识水平界定美术的含义,但把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家、理论家们所说的美术含义加起来也未必是今天大家公认的“美术”。因此,美术没有真正的定义,只有在历史语境的上下文关系中美术才有定义,它的本体是历史性的。这样一来,美术的有效性依赖于艺术家和观众在特定的历史中对美术的外延和内涵达成基本共识。
然而,这种共识的达成在现实中经常受阻,简单地说,当今中国各种美术流派并存,传统美术和先锋派美术之间长期拉锯角逐,二者观念有天壤之别。用传统美术标准来看,先锋派美术仅仅是欺世盗名的伎俩,它有“术”但不一定“美”。而先锋派美术家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探索具有开创意义。美术家创造这类作品时,判断作品的标准和作品一起诞生,他不想告诉观众什么审美观念,他只想提供给观众参与创造的机会。这类美术作品的意义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创造中得到拓展,也因拓展的不确定性而使作品意义更宽泛、模糊。
三、每个形态的美术都力求意义明确,但是作品的意义总带有或多或少的模糊性
从形态学角度看,美术发展经历了混合形态的原始美术、统一形态的古代美术、分离形态的现代美术几个阶段。
原始美术是物质生产的附带物,审美和实用混合在一起。原始人的创作不是为了欣赏愉悦,而是认为图像具有决定战争胜败、部落存亡、种族繁衍、个人生命安危、丰收好坏等神秘力量。所以原始艺术旨在传达群体成员的共同愿望,构图形式尽可能简单明确。但是原始人缺少用概念进行抽象思辩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往往通过直觉中的具体对象作为思维的工具和媒介,企图以现实形象去表现超现实的意念,混沌的原始思维只能产生意义含混不清的作品。
统一形态的古代美术存在于国家高度控制艺术生产的社会中,表现为相对封闭的民族美术传统。每代艺术家都在继承传统中创造个人风格,通过无数艺术家漫长的学术积累完善集体主义性质的美术语言体系。这类作品带有描述性和情节性,总体上追求统一和谐之美,作品意义相对单纯清晰,客观上促成人们认识美术本体的一致性大于分歧性。不过,正如口语对话难免产生多种理解那样,观众也会对作品叙述的情景进行多方面理解,模糊的象外之意刚好是其魅力所在。
现代社会的美术打破了统一格局,呈多元化分离形态。一旦形式相对于内容独立,主体相对于客体独立,美术就不再做文学的奴隶。从塞尚开创现代绘画之路开始,一幅画不再讲述什么事情,点、线、面形式就是独立的欣赏对象,形式自身的意义当然是多义的、不确定的。后来频繁更迭的各种现代艺术思潮或在革新形式方面作文章,或向社会推销个性化观念。对于观众来说,由于现代美术观念的泛滥和美术界限的无限宽延,他们对作品意义感到非常迷茫,甚至对作品心生畏惧。
四、美术作品意义的模糊程度在不同时空中有差别
原始先民处于蒙昧状态中,他们把美术形象与超自然神秘力量以及原型的生命力等同起来,认为通过有效的巫术规则或宗教仪式可让图像发挥威力,使其符合人类的意志。那时感性和理性没有分化,认识事物心理浑沌一片,知识零散不成体系,还没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单独的美术概念,原始“美术作品”的意义自然含混不清。
在古代,人们普遍信仰人类中心主义,确信自己依靠什么掌握世界。只要信仰坚实可靠,许多问题就顺理成章,无须撇开“正道”另想它路。美术的意义就建立在自身以外的“元叙述”的合法性之上,艺术的形态及知识体系就是“元叙述”在场的证明。人们乐于在美术中分享先天在场的、明确的、共识的、一元性的普遍意义,艺术家与观众在共识的意义状态中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统一,艺术作品的意义相对趋向明确。
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否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美术随之从虚幻的“元叙述”中走出,回到真实的人的自我世界,日益疏离公共信仰和日常经验。先锋美术在对自我合法性的证明中呈现出一个自律的、陌生化的世界,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经常处于对抗状态,甚至能指彻底放逐了所指,作品由此成为意义含混的迷宫,呈现陌生、歧义、多义、无意义等多极化状态。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聂耳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