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广大师生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又卓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在学生中开展合作学习?笔者谈些浅见:注重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注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注重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总之,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就会开展得有声有色!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92-1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小组合作学习经常流于形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1.明白合作的必要性。
只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们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为此,我常常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宣传合作的必要性,可以利用精辟的名言警句来启迪学生,比如,谚语:团结就是力量;俗语: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名人萧伯纳的观点: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等等。也可以利用经典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如德国的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是好朋友,他们合作发明了光谱分析仪的故事等,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和别人的合作。
2.建构和谐的生生关系。
第一步,教会学生接纳别人。教学实践中,许多优等生不屑于和“后进生”为伍,他们认为,不停地接受学业低下的同伴的讨教,使自己失去了迎接挑战或加深扩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后进生”也羞于向优等生寻求帮助,他们觉得,和学业成绩突出的同伴在一起没有舒适感,他们甚至担心这会使自己丧失尊严。但是在合作学习机制下的小组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分工合作。这样的实践会让他们明白尽管每个人的才智有高下,兴趣有差异,但聪明人有糊涂的地方,才智欠缺的人也有过人之处。
第二步,还应该学会悦纳别人。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仅有接纳是不够的,单纯的接纳是被动的,它只表明你承认同伴的存在,承认同伴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资格与权利;而悦纳则不同,它意味着欣赏、激励和提携。所以,教师也应该教会学生敞开胸襟悦纳同伴,既欣赏对方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1.小组共同目标和个人责任相结合。
在合作中,如果所有同学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话,活动就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为此,老师必须给每个小组很明确的目标。哪个小组任务完成得好,受表扬的是全体成员,让他们有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动力。
其次,还需要帮学生确立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教师可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指定组长、副组长;或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或特长,启发他们承担不同的职责,以形成最优组合。
2.课内合作和课外合作相结合。
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去,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间能长久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
课外,我就指导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作业等)开展过“三关”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让同桌间相互合作,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不足,并合作改进、提高。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要求学生在过第一关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学习后,请各学习组组长进行检查,指出不足,再次合作改进、完善。第三关,学习结束后,由老师来检查。对个别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引导他认真思考,在他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仍不能解决时,可以找几名有着相同问题的学生一起来研究。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交流成就感,并产生合作的意愿。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注重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主要应体现在监督、激励等方面。
监督:在建立小组时,教师应同时考虑“质”和“量”两个因素。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各组中巡行,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并给予指导和强化,给以恰当的帮助。教师的帮助可体现在多方面,如:介绍科学研究方法;解答学生疑难,提供反馈意见;穿插性地教授合作技巧等。
激励:是指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思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和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如运用“比一比”、“计时抢答”、“正方反方”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励他们的学习欲望,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合作氛围和凝聚力。特别是活动进行不顺利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指导和调节,并随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即使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只要他们的想法有创新,他们的参与精神及勇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可嘉,就要予以一定的肯定。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92-1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小组合作学习经常流于形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1.明白合作的必要性。
只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们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为此,我常常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宣传合作的必要性,可以利用精辟的名言警句来启迪学生,比如,谚语:团结就是力量;俗语: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名人萧伯纳的观点: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等等。也可以利用经典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如德国的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是好朋友,他们合作发明了光谱分析仪的故事等,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和别人的合作。
2.建构和谐的生生关系。
第一步,教会学生接纳别人。教学实践中,许多优等生不屑于和“后进生”为伍,他们认为,不停地接受学业低下的同伴的讨教,使自己失去了迎接挑战或加深扩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后进生”也羞于向优等生寻求帮助,他们觉得,和学业成绩突出的同伴在一起没有舒适感,他们甚至担心这会使自己丧失尊严。但是在合作学习机制下的小组中,学生必须协同努力、分工合作。这样的实践会让他们明白尽管每个人的才智有高下,兴趣有差异,但聪明人有糊涂的地方,才智欠缺的人也有过人之处。
第二步,还应该学会悦纳别人。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仅有接纳是不够的,单纯的接纳是被动的,它只表明你承认同伴的存在,承认同伴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资格与权利;而悦纳则不同,它意味着欣赏、激励和提携。所以,教师也应该教会学生敞开胸襟悦纳同伴,既欣赏对方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1.小组共同目标和个人责任相结合。
在合作中,如果所有同学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话,活动就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为此,老师必须给每个小组很明确的目标。哪个小组任务完成得好,受表扬的是全体成员,让他们有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动力。
其次,还需要帮学生确立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教师可在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指定组长、副组长;或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或特长,启发他们承担不同的职责,以形成最优组合。
2.课内合作和课外合作相结合。
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去,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间能长久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
课外,我就指导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作业等)开展过“三关”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让同桌间相互合作,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不足,并合作改进、提高。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要求学生在过第一关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学习后,请各学习组组长进行检查,指出不足,再次合作改进、完善。第三关,学习结束后,由老师来检查。对个别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引导他认真思考,在他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仍不能解决时,可以找几名有着相同问题的学生一起来研究。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交流成就感,并产生合作的意愿。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注重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主要应体现在监督、激励等方面。
监督:在建立小组时,教师应同时考虑“质”和“量”两个因素。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各组中巡行,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并给予指导和强化,给以恰当的帮助。教师的帮助可体现在多方面,如:介绍科学研究方法;解答学生疑难,提供反馈意见;穿插性地教授合作技巧等。
激励:是指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要能起到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的作用,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思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和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如运用“比一比”、“计时抢答”、“正方反方”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励他们的学习欲望,帮助加强小组内的合作氛围和凝聚力。特别是活动进行不顺利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指导和调节,并随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即使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只要他们的想法有创新,他们的参与精神及勇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可嘉,就要予以一定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