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问题引发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共振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进行的学习探究过程,应力求和谐共振。为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要富有情趣,能够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与排斥;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诱惑力,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问题要能够让师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互动推进,使教与学保持协作与互动的张力。
一位老师在教《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引导学生体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第一个班级他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谈谈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里找依据。
学生经过思考后也能基本说出,但课堂气氛平淡,回答问题的只是部分“乖”学生。那位老师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换了一种方式提问:
如果你来到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伙伴交朋友呢?
“交朋友”很对孩子们的胃口,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堂课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
上述案例中,教师设置的前一个问题是按照概念化的套路设计的,问题平淡无奇,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反馈不畅,难怪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相反,后一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角度新颖、有趣,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引起他们心灵的共振,掀起了他们情绪和智慧的浪花。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一个设计巧妙而又轻松的问题,很自然地消除了教学隔阂,师生间沟通顺畅、协调,形成了融洽的課堂教学氛围。
怎样才能设计出能够引起师生和谐共振的问题呢?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途径和方法,来营造“合力效应”,实现问题教学中的和谐共振:
1.设计问题时尝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设计师生最易产生共鸣的问题,消解师生间的交流障碍,使问题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2.设计问题时巧用“思维暴露”。问题及提问的过程有意地暴露出作者和教师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到提问的目的与重点,获得有计划、有序列、有坡度的信息引导,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样师生才能默契配合,达到和谐共振。
3.设计问题要追求“合力效应”。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与学的行为统一在教学目标这个共力点上,创设平等的教学情境和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教师的外力推动和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生谐振,形成教学合力。
4.设计问题要“引入矛盾,变直为曲”。教师可以深入教材,在问题中引入对立意见,巧用对比,设置有“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心理冲突”。提问要变中求新,平中出奇,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问,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
二、问题设计要内蕴丰富,引人思考
课堂问题不是为问而问,点缀课堂;不是为析而析,肢解课文。一个问题的提出,不只局限于单一的知识面和教材内涵的表层,而要能够引发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引导学生巡山问路、探幽发微、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应注意整堂课的问题数量要合理,有层次成系统,借助一个或几个问题,能整合教学内容,延展思维轨迹,简化教学头绪,吸引学生整体参与,达到简洁高效的目的。在教《范进中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时,语文老师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设计问题:
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变化,说说范进中举后哪些方面变“好了”。
这一问题能以一当十,改变课堂教学中无序、零碎、频繁、肤浅问答的状况,有效地克服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零敲碎打的弊端,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捷而有深度。教师也正是准确地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个与上下文内容和文章主题密切关联的“关节点”,使设计的问题直指教学重难点又带有全局性,巧妙地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情节贯穿起来,将情节梳理、形象分析、主题和艺术手法把握等教学目标点节融合在一个问题的解答之中,由此牵动学生对课文进行多步骤、深层次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一气呵成,省时高效。
研究此课例,对于课堂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要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主问题,并转换成阅读教学。
2.要找准突破角度,抓住文本的主要矛盾,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如从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或文章的标题、联结点、空白点、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等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
3预设的主问题要有包孕性、开放性,能生成子问题,既能统摄全文,引发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讨论,又能成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进行的学习探究过程,应力求和谐共振。为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要富有情趣,能够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与排斥;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诱惑力,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问题要能够让师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互动推进,使教与学保持协作与互动的张力。
一位老师在教《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引导学生体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第一个班级他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谈谈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里找依据。
学生经过思考后也能基本说出,但课堂气氛平淡,回答问题的只是部分“乖”学生。那位老师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换了一种方式提问:
如果你来到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伙伴交朋友呢?
“交朋友”很对孩子们的胃口,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堂课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
上述案例中,教师设置的前一个问题是按照概念化的套路设计的,问题平淡无奇,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反馈不畅,难怪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相反,后一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角度新颖、有趣,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引起他们心灵的共振,掀起了他们情绪和智慧的浪花。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一个设计巧妙而又轻松的问题,很自然地消除了教学隔阂,师生间沟通顺畅、协调,形成了融洽的課堂教学氛围。
怎样才能设计出能够引起师生和谐共振的问题呢?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途径和方法,来营造“合力效应”,实现问题教学中的和谐共振:
1.设计问题时尝试“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设计师生最易产生共鸣的问题,消解师生间的交流障碍,使问题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2.设计问题时巧用“思维暴露”。问题及提问的过程有意地暴露出作者和教师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到提问的目的与重点,获得有计划、有序列、有坡度的信息引导,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样师生才能默契配合,达到和谐共振。
3.设计问题要追求“合力效应”。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与学的行为统一在教学目标这个共力点上,创设平等的教学情境和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教师的外力推动和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生谐振,形成教学合力。
4.设计问题要“引入矛盾,变直为曲”。教师可以深入教材,在问题中引入对立意见,巧用对比,设置有“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心理冲突”。提问要变中求新,平中出奇,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问,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
二、问题设计要内蕴丰富,引人思考
课堂问题不是为问而问,点缀课堂;不是为析而析,肢解课文。一个问题的提出,不只局限于单一的知识面和教材内涵的表层,而要能够引发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引导学生巡山问路、探幽发微、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应注意整堂课的问题数量要合理,有层次成系统,借助一个或几个问题,能整合教学内容,延展思维轨迹,简化教学头绪,吸引学生整体参与,达到简洁高效的目的。在教《范进中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时,语文老师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设计问题:
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变化,说说范进中举后哪些方面变“好了”。
这一问题能以一当十,改变课堂教学中无序、零碎、频繁、肤浅问答的状况,有效地克服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零敲碎打的弊端,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捷而有深度。教师也正是准确地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个与上下文内容和文章主题密切关联的“关节点”,使设计的问题直指教学重难点又带有全局性,巧妙地将范进中举前后的情节贯穿起来,将情节梳理、形象分析、主题和艺术手法把握等教学目标点节融合在一个问题的解答之中,由此牵动学生对课文进行多步骤、深层次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一气呵成,省时高效。
研究此课例,对于课堂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1.要深入解读文本,解读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主问题,并转换成阅读教学。
2.要找准突破角度,抓住文本的主要矛盾,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如从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或文章的标题、联结点、空白点、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等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
3预设的主问题要有包孕性、开放性,能生成子问题,既能统摄全文,引发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讨论,又能成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