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丹枫阁记》及傅山作品的奇字现象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一一年第一期《书法》杂志辟『傅山专题』刊登六篇由《丹枫阁记》引出的讨论文章,其中林鹏、姚国瑾等前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山西本(『山西祁县藏本』简称,下同)的真实性及辽博本(『辽宁博物馆藏本』简称,下同)的伪劣,吴高歌的文章则对傅山奇字与遗民情节的关系作了阐发.然而,笔者认为有关《丹枫阁记》的争论和傅山书写奇字的缘由仍有疑点值得探讨.一、关于《丹枫阁记》( 一)《丹枫阁记》的书写时间笔者认为《丹枫阁记》应书于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傅山五十五岁时[1].理由如下:1《傅山书法全集》[2]卷八傅山年表『康熙元年壬寅(一六六二)傅山五十六岁春,戴廷栻刻《晋四人诗》将成』.侯文正《傅山传》[3]『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傅山五十六岁,戴枫仲刻傅山及子眉与白居实胡季子诗为《晋四人诗》』据《陈批霜红龛集》[4]卷一眉批陈监先认为戴廷栻本《晋四人诗》收录有傅山《跋丹枫阁记》内容.不论依前者还是后者年表,则《丹枫阁记》必书写于《晋四人诗》成书之前,即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壬寅或者顺治十八年( 一六六一)之前.2《傅山书法全集》年表『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傅山五十五岁游砥柱,至祁县,适枫仲丹枫阁初成,为题丹枫阁匾,并云『丹枫阁,丹读书之心,字仲以枫,枫读书之阁,因章以丹,仲适集一朝大声精选,根尘映发,如坐高秋摄也.』此段云傅山五十五岁游砥柱并到丹枫阁精选文集两事,《陈批霜红龛集》卷十一《枫仲读书阁初成,居实携近作过就,山还自砥柱,趋息阁下,伯浑亦从汾来》有『不约丹枫阁,如张绿绮琴』、『掌中无利剑,诗版谩精锓』等诗句,从排律标题和内容可旁证傅山游完砥柱在丹枫阁与戴廷栻、伯浑等人讨论精选诗集,此时的傅山五十五岁,即为顺治十八年( 一六六一).
其他文献
说起“老外”,想来大家都知道是指的外国人.“文革”前,在辽阔的国土上,还很少能见到“老外”.而现今,不仅“老外”不再罕见,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融入国际大环境,
那是一张珍藏了5年的照片,上面有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石景山区“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看望孩子们时的题词:“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看到这张照片,总是回忆起一些亲身经历.
纵观各种书法展览,抄录古今名人、圣贤诗文者多,自书诗文者甚少.我是自书诗文者中的一个.我参加展览的作品,小到县、乡级,大到国家级,都是自书诗文.我为什么喜欢自书诗文呢?
去年端午节,我和家人回到滇东北山村的老家.绕过一段盘山路,眼前见到的一切让我十分惊奇:70多户人家的村庄掩映在苍翠之中,全然不见了记忆中的荒芜.十年不见,恍然忘了家乡的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计划经济年代,为保障粮食供求平衡而推行的一项经济制度.1953年10月16日、11月19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公布了、,标志着粮食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嘉兴旧时曾有“七塔八寺”,历史悠久,建筑华美,其中七座古塔原身已先后消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组老照片展现的古塔旧影,能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味和遐想。 In the old d
期刊
王铎(一五九三——一六五二)虽非出身名门,但其家族中有长辈收藏古帖.[1]或许受此熏陶,王铎兄弟成年后对于古代刻帖都有着浓郁的兴趣.王铎收藏有褚摹《兰亭序》(东京国立博物
傅山(一六○七—一六八四或一六八五)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书法作为基本的教育环节也受到了严格而系统的训练.傅山晚年曾回忆说,他八九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