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东理工大学媒体调查小组在学校开展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评价素养、网络道德素养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考察大学生接触、使用手机上网的心理、行为与效果。调查发现,目前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的重要形式,但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有待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媒体;网络素养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被称为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进入4G时代后,手机媒体成为传播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最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如今,大学生逐渐用手机取代电脑进行上网、游戏、阅读、聊天,因此进行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迫在眉睫。山东理工大学媒体调查小组采用随机抽样和整体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校抽取500名学生作为样本,分别从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评价素养等方面展开调研,探究大学生接触、使用手机上网的心理、行为与效果。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对手机媒体的认知
(1)学生对手机媒体功能的认知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一个信息化平台。手机媒体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同时,其功能的扩大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手机功能的扩大带来了电磁辐射加强、个人信息泄露、网上诈骗等诸多问题。
(2)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社会价值的理解
大学生普遍认为手机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利用手机上QQ、微博、微信,将现实中的交往转移到网络上,有58%的学生认为手机媒体对其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有32.3%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这部分受调查者给予手机上网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较高的评价,有30%的学生认为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只有10%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消极影响。
2. 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
(1)上网时间和频率
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偏长,有46.2%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为1~3小时,仅有12.6%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低于1小时;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偏高,有33.6%的学生表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会频繁使用手机上网,只有4.2%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很低。
(2)上网目的及计划性
在使用手机媒体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将网络有效地使用在促进其自身发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上网以娱乐为目的的居多,关于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按比例依次为网络社交、娱乐消遣、阅读新闻、网络购物、学习就业。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触手机媒体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调研小组设计了上网计划类的问题。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之中,有明确使用手机上网计划的学生只有10%,有42.8%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或者曾经因为晚上玩手机时间太长而不能正常参加第二天的教学活动。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手机媒体网络行为管理能力,使用手机媒体上网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个别学生甚至存在较为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3. 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评价素养
在媒介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强的环境下,网络媒介愈加呈现肤浅化、平庸化的特征,手机媒体的海量信息容易让受众做“扫描式”阅读。调查显示,有37.4%的学生对于手机搜索到的信息会在原作上进行部分修改后再用,有9.2%的学生会直接照搬搜索到的信息。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会主动质疑手机搜索到的信息的真实性,但在无法判定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时,绝大部分学生不会进一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对于网络上的人肉搜索、恶搞图片、恐怖信息、言语谩骂、攻击行为等不良行为,有47.7%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网上看见的多但不会参与。可见,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处理和评价网络信息的能力,能明辨是非。但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4. 网络道德素养
在网络世界中,许多大学生自制能力不足,易受到意志暗示性影响。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从来不用手机媒体浏览不良网站,有30%的学生会偶尔浏览,有7.7%的学生经常浏览一些不良网站。在“您怎么看当下出现的一些商业炒作和新闻造假等行为”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对待商业炒作、新闻造假等行为表现出较好的道德意识,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反感,认为这违反了职业道德,有18.7%的学生认为这很平常,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无所谓。
二、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其自身的网络素养水平对于能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手机媒体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多样化的手机媒体应用形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将手机互联网作为一种消遣方式,有不同程度的手机媒体依赖心理
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考察大学生网络素养,衡量其能否建设性地、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介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调查显示,有39.9%的学生表示能离开手机的最大期限是一天,11.1%的学生表示一天也不行。手机媒体信息的依赖性使得部分学生一旦离开手机就会引起情绪波动,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大学生个性与心理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大学生存在虚拟环境下的认知偏差,对手机媒体深层次影响的批判不足
虽然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信息的真伪、手机媒体的功能和影响持两面性的观点,部分学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信息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大学生多处于“使用”和“接受”手机媒体信息的层次,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层面,比如对网络媒介负面信息影响的警觉意识,对网络给自身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的深入思考等。由于互联网用途和手机媒体功能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投入这一媒介的时间急剧增加,与之相应的深入思考却没有增加,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虚拟”人际交往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弱化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3. 大學生网络道德自律程度不高,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运行的新环境下受到冲击
在手机互联网空间中,大学生虽然沿袭了传统的道德观念,能认识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但当网络中出现诱惑时,他们的抗诱能力较差,甚至会产生不规范的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开放的环境,并且是在相对缺乏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的行为与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容易发生一定的偏离。因此,在手机互联网时代,网络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作用应受到进一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2]张鲁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媒体;网络素养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被称为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进入4G时代后,手机媒体成为传播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最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如今,大学生逐渐用手机取代电脑进行上网、游戏、阅读、聊天,因此进行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迫在眉睫。山东理工大学媒体调查小组采用随机抽样和整体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校抽取500名学生作为样本,分别从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评价素养等方面展开调研,探究大学生接触、使用手机上网的心理、行为与效果。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对手机媒体的认知
(1)学生对手机媒体功能的认知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一个信息化平台。手机媒体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同时,其功能的扩大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手机功能的扩大带来了电磁辐射加强、个人信息泄露、网上诈骗等诸多问题。
(2)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社会价值的理解
大学生普遍认为手机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利用手机上QQ、微博、微信,将现实中的交往转移到网络上,有58%的学生认为手机媒体对其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有32.3%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这部分受调查者给予手机上网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较高的评价,有30%的学生认为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只有10%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消极影响。
2. 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
(1)上网时间和频率
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偏长,有46.2%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为1~3小时,仅有12.6%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低于1小时;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偏高,有33.6%的学生表示每天在不同时间段会频繁使用手机上网,只有4.2%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很低。
(2)上网目的及计划性
在使用手机媒体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将网络有效地使用在促进其自身发展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上网以娱乐为目的的居多,关于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按比例依次为网络社交、娱乐消遣、阅读新闻、网络购物、学习就业。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接触手机媒体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调研小组设计了上网计划类的问题。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之中,有明确使用手机上网计划的学生只有10%,有42.8%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或者曾经因为晚上玩手机时间太长而不能正常参加第二天的教学活动。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手机媒体网络行为管理能力,使用手机媒体上网缺乏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个别学生甚至存在较为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3. 网络信息的辨别与评价素养
在媒介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强的环境下,网络媒介愈加呈现肤浅化、平庸化的特征,手机媒体的海量信息容易让受众做“扫描式”阅读。调查显示,有37.4%的学生对于手机搜索到的信息会在原作上进行部分修改后再用,有9.2%的学生会直接照搬搜索到的信息。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会主动质疑手机搜索到的信息的真实性,但在无法判定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时,绝大部分学生不会进一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对于网络上的人肉搜索、恶搞图片、恐怖信息、言语谩骂、攻击行为等不良行为,有47.7%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网上看见的多但不会参与。可见,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处理和评价网络信息的能力,能明辨是非。但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4. 网络道德素养
在网络世界中,许多大学生自制能力不足,易受到意志暗示性影响。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从来不用手机媒体浏览不良网站,有30%的学生会偶尔浏览,有7.7%的学生经常浏览一些不良网站。在“您怎么看当下出现的一些商业炒作和新闻造假等行为”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对待商业炒作、新闻造假等行为表现出较好的道德意识,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反感,认为这违反了职业道德,有18.7%的学生认为这很平常,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无所谓。
二、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其自身的网络素养水平对于能否科学合理地利用手机媒体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多样化的手机媒体应用形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将手机互联网作为一种消遣方式,有不同程度的手机媒体依赖心理
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考察大学生网络素养,衡量其能否建设性地、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介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调查显示,有39.9%的学生表示能离开手机的最大期限是一天,11.1%的学生表示一天也不行。手机媒体信息的依赖性使得部分学生一旦离开手机就会引起情绪波动,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大学生个性与心理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大学生存在虚拟环境下的认知偏差,对手机媒体深层次影响的批判不足
虽然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信息的真伪、手机媒体的功能和影响持两面性的观点,部分学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信息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大学生多处于“使用”和“接受”手机媒体信息的层次,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层面,比如对网络媒介负面信息影响的警觉意识,对网络给自身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的深入思考等。由于互联网用途和手机媒体功能的不断扩大,大学生投入这一媒介的时间急剧增加,与之相应的深入思考却没有增加,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虚拟”人际交往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弱化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3. 大學生网络道德自律程度不高,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运行的新环境下受到冲击
在手机互联网空间中,大学生虽然沿袭了传统的道德观念,能认识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但当网络中出现诱惑时,他们的抗诱能力较差,甚至会产生不规范的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开放的环境,并且是在相对缺乏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的行为与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容易发生一定的偏离。因此,在手机互联网时代,网络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作用应受到进一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军林.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2]张鲁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