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共有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共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共二百四十三人。而人物的姓名往往蕴含着人物的命运。本文对《红楼梦》中人物进行分类和归纳,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对霍克斯在人名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规律进行分析,对霍克斯的人名翻译得失进行客观评价。
关键词: 归化; 异化;霍克斯;《红楼梦》;人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19-01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红楼梦》的全译本,也就是当今最为出名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版和霍克斯、敏福德版。翻译过程中,霍克斯和约翰·敏福德采取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的翻译策略。但翻译实质为一种跨文化进行的交际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让目的语读者接受,并将原语的文化传播出去,如只注重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而放弃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势必会对作品造成一定的误解,本文基于此,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霍克斯版人名的翻译进行赏析,以探究其人名翻译的得与失。
二、实例分析
(一)异化策略在人名翻译中的运用
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主要人物一律运用音译法进行翻译。音译法是根据发音来翻译的方法,主要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而人名属于专有名词。因音译法,体现汉字的发音特点和汉人的命名惯例,故属于异化翻译策略的实际运用。霍译本的音译采取了《汉语拼音方案》。下表1展示了霍译本中对于各人名的翻译及人名中所包含的隐含意义或人物身份.
表1
这主要是从异化的角度出发,把《红楼梦》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多的保留下来,并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该人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角色,这样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在目的语读者心目中树立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所以要比单纯地直译要好得多。此外,这种翻译方法更为简便直接,在客观上为西方引进了中国独有的姓名文化,并保留了原语言的语音形式。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翻译只保留了“形似”,丢了“神似”。曹雪芹在为《红楼梦》中某些人物的命名时,精心设计了其名中隐含的深刻寓意。如表1所示:甄士隐(真事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等等,都是利用谐音“因事命名”,或暗示人物的品行、命运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
例如贾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的翻译,霍克斯采用音译法,西方的读者看了很难会联想到他们的命运如何。而作者曹雪芹在对这四位人物命名时,可是煞费苦心,将她们的命运蕴含其中:元春得春气之光,占尽春光,故有椒房之贵,但是春光易逝,春光一旦消逝就意味着离秋冬不远了,既有个人命运的预示,又有家族败落的暗喻;迎春当春花木,迎其气而开,过其时则谢,其性类木,故书中称其为“二木头”;探春是有春则赏,无春则探,不肯虚掷春光,故其敢做敢为;惜春意为辜负春光,青灯古佛伴其一生。而她们四人名字连在一起则是:“原应叹息”。但经过霍克斯的英译,这种蕴含其中的意味便完全消失,在英译本中并未体现出来,目的语读者也无法领略到作者曹雪芹的“良苦用心”。《红楼梦》的这种“含义双关”特色完全被抹杀。
(二)归化策略在人名翻译中的运用
霍克斯版本中對贾府大部分的奴仆名字的翻译,主要从归化角度出发,采取意译法来进行翻译。这些奴仆主要是指宝玉、黛玉等人的丫鬟仆役。如:袭人、鸳鸯等。
丫鬟奴仆名字的翻译,霍克斯主要从其象征含义出发,即采取补偿法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使目的语读者可以通过他们名字的英译对他们的性格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如:金钏译作Golden,含义为金色的;玉钏译作Silver,含义为银色的,而Golden和Silver构成对应,也正好对应了其姐妹关系;晴雯翻译为Skybright,含义为晴朗的天空;平儿是王熙风的丫鬟,也是性格极为强悍的王熙风的得力助手,所以,霍氏将其译作Patience意为耐心;袭人跟随宝玉朝夕不离,不露声色,控制宝玉,打击异己,以求一成,但她平时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有一种香气袭人的感觉,所以用Aroma一词来表示。
对于这些人物,作者曹雪芹通过谐音为他们命名,即隐名于音,由音思意,从而暗示其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或是他们的命运结局。霍克斯对其翻译过程中,主要从人物的性格特点着手,翻译名字,运用人物名字向读者传达出一定的信息。
三、结论
因为《红楼梦》中人物繁多,而且名字中往往又蕴涵了特定的意义,因此,尽管霍克斯在翻译中采取了音译加意译的灵活翻译策略,但仍会有一些遗憾:对于主要人物音译。我们知道这种翻译是有助于将原汁原味的作品传播到西方,可以让目的语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但是因为是直接的音译,对于那些不甚了解中国汉字拼音的目的语读者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对于丫鬟仆役名字的翻译,霍克斯主要采用了意译策略,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来翻译名字,但这种翻译过于泛化,缩小了目的语所承载的原语语言文化信息量,阻碍了原语言与目的语在文化信息方面的沟通交流,使读者无法全面理解原文含义,且使原语言的幽雅韵味全无。
关键词: 归化; 异化;霍克斯;《红楼梦》;人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19-01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红楼梦》的全译本,也就是当今最为出名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夫妇版和霍克斯、敏福德版。翻译过程中,霍克斯和约翰·敏福德采取主要人物音译,次要人物意译的翻译策略。但翻译实质为一种跨文化进行的交际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让目的语读者接受,并将原语的文化传播出去,如只注重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而放弃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势必会对作品造成一定的误解,本文基于此,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霍克斯版人名的翻译进行赏析,以探究其人名翻译的得与失。
二、实例分析
(一)异化策略在人名翻译中的运用
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主要人物一律运用音译法进行翻译。音译法是根据发音来翻译的方法,主要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而人名属于专有名词。因音译法,体现汉字的发音特点和汉人的命名惯例,故属于异化翻译策略的实际运用。霍译本的音译采取了《汉语拼音方案》。下表1展示了霍译本中对于各人名的翻译及人名中所包含的隐含意义或人物身份.
表1
这主要是从异化的角度出发,把《红楼梦》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多的保留下来,并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该人物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角色,这样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在目的语读者心目中树立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所以要比单纯地直译要好得多。此外,这种翻译方法更为简便直接,在客观上为西方引进了中国独有的姓名文化,并保留了原语言的语音形式。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翻译只保留了“形似”,丢了“神似”。曹雪芹在为《红楼梦》中某些人物的命名时,精心设计了其名中隐含的深刻寓意。如表1所示:甄士隐(真事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等等,都是利用谐音“因事命名”,或暗示人物的品行、命运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
例如贾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的翻译,霍克斯采用音译法,西方的读者看了很难会联想到他们的命运如何。而作者曹雪芹在对这四位人物命名时,可是煞费苦心,将她们的命运蕴含其中:元春得春气之光,占尽春光,故有椒房之贵,但是春光易逝,春光一旦消逝就意味着离秋冬不远了,既有个人命运的预示,又有家族败落的暗喻;迎春当春花木,迎其气而开,过其时则谢,其性类木,故书中称其为“二木头”;探春是有春则赏,无春则探,不肯虚掷春光,故其敢做敢为;惜春意为辜负春光,青灯古佛伴其一生。而她们四人名字连在一起则是:“原应叹息”。但经过霍克斯的英译,这种蕴含其中的意味便完全消失,在英译本中并未体现出来,目的语读者也无法领略到作者曹雪芹的“良苦用心”。《红楼梦》的这种“含义双关”特色完全被抹杀。
(二)归化策略在人名翻译中的运用
霍克斯版本中對贾府大部分的奴仆名字的翻译,主要从归化角度出发,采取意译法来进行翻译。这些奴仆主要是指宝玉、黛玉等人的丫鬟仆役。如:袭人、鸳鸯等。
丫鬟奴仆名字的翻译,霍克斯主要从其象征含义出发,即采取补偿法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使目的语读者可以通过他们名字的英译对他们的性格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如:金钏译作Golden,含义为金色的;玉钏译作Silver,含义为银色的,而Golden和Silver构成对应,也正好对应了其姐妹关系;晴雯翻译为Skybright,含义为晴朗的天空;平儿是王熙风的丫鬟,也是性格极为强悍的王熙风的得力助手,所以,霍氏将其译作Patience意为耐心;袭人跟随宝玉朝夕不离,不露声色,控制宝玉,打击异己,以求一成,但她平时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有一种香气袭人的感觉,所以用Aroma一词来表示。
对于这些人物,作者曹雪芹通过谐音为他们命名,即隐名于音,由音思意,从而暗示其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或是他们的命运结局。霍克斯对其翻译过程中,主要从人物的性格特点着手,翻译名字,运用人物名字向读者传达出一定的信息。
三、结论
因为《红楼梦》中人物繁多,而且名字中往往又蕴涵了特定的意义,因此,尽管霍克斯在翻译中采取了音译加意译的灵活翻译策略,但仍会有一些遗憾:对于主要人物音译。我们知道这种翻译是有助于将原汁原味的作品传播到西方,可以让目的语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但是因为是直接的音译,对于那些不甚了解中国汉字拼音的目的语读者来说,这是很难理解的。对于丫鬟仆役名字的翻译,霍克斯主要采用了意译策略,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来翻译名字,但这种翻译过于泛化,缩小了目的语所承载的原语语言文化信息量,阻碍了原语言与目的语在文化信息方面的沟通交流,使读者无法全面理解原文含义,且使原语言的幽雅韵味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