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流地理》课程是一门融合地理学、物流学与经济学的综合性学科,但是课程较抽象,传统讲授法效果不佳,因此考虑进行实训教学。作者从教学形式特点、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介绍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物流地理》课程的实训教学。
关键词: 《物流地理》 实训教学 学习兴趣
《物流地理》课程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第一、第二产业的分布及铁路、公路、水路等的交通布局。通过《物流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运输领域工作的基本知识,并且掌握对物流路径和物流中心布局的设计能力,为培养职业素养打好基础。但是对于《物流地理》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或者一地图一课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实践较少,或是单调乏味,毫无兴趣可言。笔者通过多年《物流地理》教学,发现实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此谈谈《物流地理》的实训教学的感受。
一般来说,物流地理教学没有自己的实训室,不像单证、叉车拥有独立的实训室或实训场所,而只是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课。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展物流地理实训教学就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准备和设计。
一、分组
在实训教学伊始,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首先,物流专业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及积极性不是很高,进行分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职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较差,分组可以使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提高协作能力。考虑到学生的数量及教学效率,一般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最好每组学生的成绩层次差不多,有好有差,每组总体水平要比较均衡,同时每组都要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答疑、汇总及汇报。
二、借助教具
在以往教学中,每节课基本离不开地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教学作用,但是学生厌倦,毫无惊喜可言,因此決定尝试改变一下。如我设计这样的一个实训项目:发给每位学生一个梨,并问产地在哪里,具体怎样由产地到达你手中的?要求设计详细的运输方案,并在地图上画出相对应的运输线路图。学生非常感兴趣,共同讨论完成。每次新课都会有不一样的教具,这一节实训课是苹果,下一节可能是自行车模型等,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于是学生在下次上课前便有期待:老师这次又会带什么东西呢?接下来会给我们分享哪个地方的特产呢?而且学生的每一次实践都合作完成,最重要的是当学生拿到货物时习惯性地看看其产地,然后思考该如何运输,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用专业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巧用网络
当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的世界,网络的出现改变人们以往相对静止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刚开始涉及《物流地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该课程的便利性、好处等,不一定要定格在印刷的空白地图上。对本课程来说,学生要学会用一些交通相关的搜索网络和网站,譬如Google地图、百度地图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更新的速度较快,涉及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的网络设施,让学生进行不同的线路查询,从而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四、结合地方资源特色
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展开实训教学。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玉环,所以应该以玉环资源特点展开,使学生感觉到专业学习源于生活,从而产生兴趣。如文旦是玉环的特产,但是四川朋友怎样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文旦呢?请你设计一个由玉环运输到四川的方案。又如玉环的木质家具享誉世界,但是,玉环的森林资源却很匮乏,基本上来源于黑龙江,请设计一条最简洁的运输路线(黑龙江至玉环)。
五、实地参观
在物流地理教学中,有部分章节专门介绍水运枢纽、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等内容,内容比较繁杂,如果以传统的讲授介绍给学生,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很浓,而且主动性也不高,教学效率无从谈起。因此,思考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开展,效果可能会更佳。比如带学生参观大麦屿港,了解港口的规模,吞吐量,集装箱情况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学生参观宁波港,这样对各方面的认识可能会比较全面。另外,可以带学生参观温州机场,了解旅客吞吐量、货运业务量及航班等内容。通过实地参观,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提高,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会比较容易,从而对该门课产生兴趣。
总的来说,《物流地理》课程融合多门学科,包括地理学、物流学与经济学,难度较大,教学挑战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及特点展开不同的实训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上是笔者在《物流地理》课程实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希望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金明.《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与探讨[J].物流科技,2014(8).
[2]朱波.《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改革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9).
[3]李强先.物流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 《物流地理》 实训教学 学习兴趣
《物流地理》课程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第一、第二产业的分布及铁路、公路、水路等的交通布局。通过《物流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运输领域工作的基本知识,并且掌握对物流路径和物流中心布局的设计能力,为培养职业素养打好基础。但是对于《物流地理》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或者一地图一课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实践较少,或是单调乏味,毫无兴趣可言。笔者通过多年《物流地理》教学,发现实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此谈谈《物流地理》的实训教学的感受。
一般来说,物流地理教学没有自己的实训室,不像单证、叉车拥有独立的实训室或实训场所,而只是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课。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展物流地理实训教学就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准备和设计。
一、分组
在实训教学伊始,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首先,物流专业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及积极性不是很高,进行分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职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较差,分组可以使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提高协作能力。考虑到学生的数量及教学效率,一般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最好每组学生的成绩层次差不多,有好有差,每组总体水平要比较均衡,同时每组都要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答疑、汇总及汇报。
二、借助教具
在以往教学中,每节课基本离不开地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教学作用,但是学生厌倦,毫无惊喜可言,因此決定尝试改变一下。如我设计这样的一个实训项目:发给每位学生一个梨,并问产地在哪里,具体怎样由产地到达你手中的?要求设计详细的运输方案,并在地图上画出相对应的运输线路图。学生非常感兴趣,共同讨论完成。每次新课都会有不一样的教具,这一节实训课是苹果,下一节可能是自行车模型等,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于是学生在下次上课前便有期待:老师这次又会带什么东西呢?接下来会给我们分享哪个地方的特产呢?而且学生的每一次实践都合作完成,最重要的是当学生拿到货物时习惯性地看看其产地,然后思考该如何运输,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用专业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巧用网络
当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的世界,网络的出现改变人们以往相对静止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刚开始涉及《物流地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该课程的便利性、好处等,不一定要定格在印刷的空白地图上。对本课程来说,学生要学会用一些交通相关的搜索网络和网站,譬如Google地图、百度地图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更新的速度较快,涉及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的网络设施,让学生进行不同的线路查询,从而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四、结合地方资源特色
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展开实训教学。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玉环,所以应该以玉环资源特点展开,使学生感觉到专业学习源于生活,从而产生兴趣。如文旦是玉环的特产,但是四川朋友怎样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文旦呢?请你设计一个由玉环运输到四川的方案。又如玉环的木质家具享誉世界,但是,玉环的森林资源却很匮乏,基本上来源于黑龙江,请设计一条最简洁的运输路线(黑龙江至玉环)。
五、实地参观
在物流地理教学中,有部分章节专门介绍水运枢纽、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等内容,内容比较繁杂,如果以传统的讲授介绍给学生,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很浓,而且主动性也不高,教学效率无从谈起。因此,思考通过实地参观的方式开展,效果可能会更佳。比如带学生参观大麦屿港,了解港口的规模,吞吐量,集装箱情况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学生参观宁波港,这样对各方面的认识可能会比较全面。另外,可以带学生参观温州机场,了解旅客吞吐量、货运业务量及航班等内容。通过实地参观,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提高,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会比较容易,从而对该门课产生兴趣。
总的来说,《物流地理》课程融合多门学科,包括地理学、物流学与经济学,难度较大,教学挑战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及特点展开不同的实训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上是笔者在《物流地理》课程实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希望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金明.《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与探讨[J].物流科技,2014(8).
[2]朱波.《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改革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9).
[3]李强先.物流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