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社会理论与传播研究“空间转向”的背景下,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伊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及莱文森媒介理论中的空间话语,并对媒介环境学派的空间观加以阐释:媒介环境学派不仅存在一个空同话语的表达“传统”,而且呈现出由物理空间向感觉空间再向物理空间的螺旋式回归的态势;然而,由于学派对媒介技术的强调,空间成为服务其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的手段,虽有一定的理论生成力,但缺少应有的主体性,成为由技术遮蔽的空间.
【机 构】
: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理论与传播研究“空间转向”的背景下,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伊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及莱文森媒介理论中的空间话语,并对媒介环境学派的空间观加以阐释:媒介环境学派不仅存在一个空同话语的表达“传统”,而且呈现出由物理空间向感觉空间再向物理空间的螺旋式回归的态势;然而,由于学派对媒介技术的强调,空间成为服务其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的手段,虽有一定的理论生成力,但缺少应有的主体性,成为由技术遮蔽的空间.
其他文献
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技术的教育应用的逻辑不是由技术工具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背后的原理决定的.技术推动的教育变革本质上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技术重塑教育本质上是技术重塑了“进行教育的技术”.支撑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教育现象的发现、捕捉和利用是技术重塑教育的逻辑起点.单一的技术要具备重塑教育的力量需要经过一个组合进化的过程,由单数技术、单体技术走向复数技术、组合技术,形成“域”.教育的重塑本质上是“域”的更替,是新域
我国古代思想语境下的"文—化"与当代汉语中使用的"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追溯先秦时期"化"的思想,有助于"唤醒记忆"式地激活其本源力量并启发当代本土"文化"的教育意涵.先秦典籍中对"化"的使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天道化生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类,这是《说文》所谓教行之"化"的形上学观念背景.而先秦时期教行之"化"的思想则以《易传》中的顺天应人之"化成"、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乐之"教化"、道家经典中的道德无为之"自化"等为代表.与当代"文化"之教育意涵相联系,这项先秦"化"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展现了早期
科学有效评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既是监测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检验和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开展和推进,要突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时代性要求,彰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践性特征,把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在规律性,在科学理念引领下持续推进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科学发展.要从党委政府职责履行、高等学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接受内
为研判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分析后疫情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服务"十四五"国际化战略制定,对全球范围内21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学者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包含四大新常态,即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式微,后发国家入局国际化竞争成为新常态;保守势力抬头,区域国际化、在地国际化等模式创新成为新常态;国际化泡沫破裂,数字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成为新常态;"西方化"、"美国化"、"英语化"松动,多极化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成为引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认定已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完成.该项工作的开展,极大地牵引和推动了全国各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明显缩小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差距,显著提高了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备的评估认定框架体系.展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应在总结和审视基本均衡认定经验与不足基础上,进一步倡导主体多元,增强评估认定的专业性;兼顾国家统一标准和地方特色,凸显质量指标要素;构建动态数据采集机制,以科技赋能督导评估;强化评
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教育公平不仅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预期教育回报率、改变家庭教育偏好、放松家庭资源约束等渠道,提升家庭教育期望,推动教育公平.利用2014-2018年共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及机制,发现三个特点:一是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以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分指标都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期望,但数字化程度并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性别歧视、城乡差异、收入分层、家庭教育背景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差异
媒介与考古,是媒介考古学的两个关键词;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直接关系到“媒介考古学”的路径、方法及其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媒介考古学》做了分析和解读.该书将“考古”解释为一种多元的历史书写,在“媒介”的处理上,则是听任自然,不做必要的诠释.正是因此,全书缺少统一的概念框架,给人的总体印象不是在“媒介考古”,而是在“考古媒介”,发掘出各种不同的“媒介”——好比“与小人儿捉逑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