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科学区纸活动的开展与实践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纸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更不能缺少纸。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幼儿只知道平时常见纸的名称和用途,但对纸的特性、由来等知识了解较少。本文阐述了大班幼儿开展的一系列关于纸的活动,让他们探究更多关于纸的秘密,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求,而且还培养了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探究纸的吸水性
  在区域游戏中,我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在观察后问我:“老师,为什么有的纸很软,有的纸很硬呢?”我说:“那是因为造纸的时候使用的材料不同呀。”幼儿又说:“我发现纸越硬,就越不容易融化在水里。”我说:“那你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幼儿兴奋地说:“我可以把这些不同的纸分别放在水里,看看哪种纸融化得快。”说完他就去拿水盆准备做实验。他先把宣纸撕了一小块扔进了水里,不一会儿宣纸就吸满了水。他又撕了一块牛皮纸放入水中,牛皮纸很明显没有宣纸吸水快。接着,他又拿了卫生纸放入水中,发现卫生纸吸水也很快。于是,他总结道:“我发现餐巾纸和宣纸吸水都很快呀。”我问他:“那你觉得怎样判断哪种纸的吸水性更好呢?”他想了会儿说:“可以都撕成纸条,然后把它们同时放进水里。”于是他开始了继续探索……将各种纸撕成同样大小的纸条后,同时放进了水里。这时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纸条同时放入水里,好像也分不清楚哪个吸水更快。”我问他:“那你有想到什么办法吗?”他挠头想了一会儿,一时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我问他:“我们科学区以前是不是投放过卡纸做的纸花呀?”他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我可以用不同的纸做出纸花。”说完他就开始行动起来。他说:“上次游戏的时候发现用卡纸做的纸花很难开放,这次试试别的纸花能不能开放。”做完后,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些纸花同时放入了水中,“哇,老师你看纸花开啦,这是彩纸做的纸花。”我说:“你有没有发现吸水快的纸,它开放得就快,比如卡纸,吸水吸得很慢它就很难开放。”他又说:“老师,怎么纸花放在水里都慢慢沉下去了?”我说:“你想想是什么原因?”他说:“肯定是因为纸花吸满了水。”我告诉他:“纸花放在水里,水会慢慢地跑进纸里,等到纸花吸饱水之后,就会沉下去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原因呀。”
  分析:该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每种纸的特性不一样,软的纸很容易融化在水里。于是他开始了实验探索。他选择了不同材料的纸撕成小块放在水里,发现有些纸吸水速度很快,但是却不好区分。在我的引導下,他想出了要纸的大小一样,还要同时把它们放入水里。在游戏中,幼儿能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自主寻找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大班幼儿的特点。在发现了问题:如何才能更直观地比较纸的吸水性后,他通过我的引导,发现了可以用制作纸花的方法比较纸的吸水性,知道了吸水性好的纸,纸花开放得就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年龄段的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探索中有所发现时会感到兴奋和满足。”在课后,教师可以在科学区多投放一些新颖、丰富的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案例二:探究纸的承重能力
  区域游戏时,一名幼儿在科学区玩纸张大力士的游戏,他发现原来投放的一些纸筒变软了,于是就跑来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重新拿纸做呀。”得到了我的允许后,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圆柱体。旁边的幼儿也加入了游戏,拿着纸卷啊卷,可总是卷不成功,他说:“老师,你看我卷出来的不是大就是小,这个纸好滑呀。”我说:“没关系的,不一定非要做成圆柱体,你可以把纸做成你喜欢的形状。”于是,他把纸在手里捣鼓了几下,折成了喜欢的三角体。该幼儿对同伴说:“要不我们两个比赛吧,看看哪种形状的纸筒能承受的积木多。”于是,他们分别开始了操作。一开始两个孩子都是没搭几块积木,纸就承受不住了,后来慢慢熟悉了方法。其中一个幼儿兴奋地说:“老师,你快看,我的圆柱体能承受这么多积木,它都不会倒。”说完还在继续往上放积木。而一旁的孩子也在努力尝试,他说:“我的纸筒好像太软了,怎么积木总是掉下来?”于是,他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三角体,将三角体变得更稳固后又继续放积木,放了大概6层积木后,他的三角体承受不住了。而旁边幼儿的圆柱体居然能承重17层的积木,他非常激动地说:“你看吧,我就说我能赢。”另一个幼儿说:“下次我重新做个纸筒我们再比赛。”
  分析:这次游戏,孩子们能自己想出来制作不同形状的纸筒。在一名幼儿提出比赛建议后,我也让孩子们进行了猜想,两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做的纸筒承重能力更好一些。操作后发现,圆柱体的纸筒承重能力比三角体的更强一点。

二、纸活动实践后的思考


  (一)材料的投放
  科学区一直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区域,尤其是投入了新颖、丰富的活动材料后,幼儿的兴趣也会极大地提高。但是在操作中,幼儿常常会在探究材料时遇到问题,如:新颖的材料接触较少而不会使用、材料投放不够充足导致幼儿发生争抢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游戏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求的材料,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
  同伴之间越熟悉越容易产生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合作,彼此之间也更容易交流和沟通,相互间的配合也较为默契。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和同伴的交往合作,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增添游戏的趣味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的幼儿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规则。”不仅在探究纸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需要和同伴交往合作、一起探究,在日常的一日生活中,幼儿通过游戏、教学活动等,也能体会到交往合作带来的快乐。
  (三)注重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   幼儿的科学教育过程,实质就是幼儿探索的过程。在科学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如:游戏进行不下去了、对游戏失去兴趣等。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共同拓展思路,启发联想,将自己的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回应,进一步支持及指导策略
  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或是一些好的游戏方式、精彩的游戏瞬间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评价回应,给予幼儿恰当、适宜的指导,为他们下一步的游戏计划提供帮助。教师的评价和指导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品分析法:在游戏中将幼儿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种作品和实验保留下来,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以作品记录的方式真实地呈现幼儿的发展过程。
  2.录像作品:通过视频拍摄,对幼儿在探索活动时某一情境或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提高讲评环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记录作品:让幼儿养成科学记录的良好习惯,运用科学记录本,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师幼共同解读评价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活动开始前,我也进行了思考:所选择的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否是幼儿所需要的。这次我们选择了纸作为探索活动的主要材料,因为纸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们对于纸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纸出发,让幼儿认识纸的功能、纸的特性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纸的神奇之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这次关于纸的一系列活动后,我知道了,对于科学活动来说,孩子感兴趣的、孩子愿意做的、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探索的活动就是成功的科学活动。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他们收获了很多知识。虽然在探索活动中难免会有一些孩子最终没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但是他们主动尝试和思考,学会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科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即萌发幼儿的科学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做个有心人,处处都有科学,科学无处不在。作为教师,我們应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密切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科学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合理选择可以探索和开发的资源,把科学教育活动自然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家长资源,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探索活动,同时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一日生活皆课程,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快乐的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探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作者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幼儿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大班教学时期,通过有效记录幼儿的发现探索和后续学习的展开。比如在大班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同的记录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对不同事物的探究,能够促进幼儿的科学学习和发展。使孩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收获知识,也能获得快乐。这种方式不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活动中的有效记录是幼儿基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把自己所见、所思
很多患者出现消化不良、恶心、上腹疼痛等情况时往往会主观认为是胃病,并不会主动去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只是前往门诊买药服用,殊不知自己可能混淆了胃病与胆痛,各种胡乱用药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时间延长,致使病况恶化。那么该如何区分胃痛和胆痛呢?  从解剖上来看,胃和胆都是空腔器官,胃和十二指肠相连,将初步消化后的食物送入十二指肠,而胆管也和十二指肠相连,向肠道输送胆汁,帮助脂肪等物质消化。在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小儿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出现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小儿除了贫血,还会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循环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症状。本文详细介绍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以及护理方法,为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病因  1.饮食缺铁。饮食缺铁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母乳、牛乳以及谷物中的含铁量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也是学习活动的一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十分有利。《幼儿园管理条例》提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游戏在幼儿园已成为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轻松、自由,但不能放任自流、毫无组织。只有在教师适时、适度、适当的指导下,游戏材料、游戏时间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幼儿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要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教师就必须在幼儿游戏时进行有分寸的、正确的指导和
农耕文化包含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农耕文化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把农耕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是对构建幼儿园课程的进一步反思和展望。我园以传统节日为抓手,以园内种植为契机,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将农耕文化全面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一、以传统节日为抓手,丰富幼儿园课程  我园目前采用的蓝本课程是南师大出版的“幼儿园渗透
心律不齐是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人体心跳或慢或快,并且超过了一般范围。多数心律不齐是病理性的,伴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少数心律不齐则属于生理性的,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那么,心律不齐的症状有哪些?有什么危害?患者应注意什么?下面进行详细介绍。心律不齐的症状  (1)心跳过快(心动过速)。心跳过快指的是心脏跳动的速度超过了正常标准。一般情况下,因运动、发烧或兴奋而造成的心跳过快基本没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炎可分為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这类中耳炎一般是由感冒引起的。另一种是非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泌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会化脓,只会积液。分泌性中耳炎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另一种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当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也有可能是由于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而逐渐转化成了慢性。但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都需要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发
在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幼儿教师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拓展幼儿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形式,从而让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与幼儿的个性化成长过程联系起来,强化幼儿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现代教育技术并非单纯地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还包含现代教育理论,即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为制订教育教学目标的综合依据,让幼儿学习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思想,形成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相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思维,这对学习信息技术十分重要。相关教研人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Scratch软件(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的学习进度,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编程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时刻会被周围的新鲜事物所吸引,缺乏专注力,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增加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合理运用教学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更强的专注力、思考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提升幼儿对学习的渴望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