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爱好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对他们来说将终身受用。
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进城打工,但是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农村生活、读书,成为留守儿童。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在学校里,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一部分是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有过年时回家,根本顾及不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只由爷爷奶奶照料生活起居,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他们很少主动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认为孩子吃饱、安全就可以;另一方面又由于受当地农村风气、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自己外出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在他们心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读书没有明确的要求,致使“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生根。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
由于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而他们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他们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学生性格十分偏激,做事不加考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便与同学大打出手,非常好动懒惰又善于撒谎。对语文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家长给的零用钱多是用于吃玩,用于购买学习上的资源少之又少。在课堂上,留守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部分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喜欢捣乱等等现象。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呢?
我经过长期教育实践,认为要让这些留守儿童想学习爱学习,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调整学习心態,让留守儿童转变学习态度
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有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甚至一部分儿童从小就想着早一天出去打工赚钱,这种想法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上进心,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思想与心理特征,教师要加大学习重要性的讲解和宣传,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心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等来激励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进而发展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润物细无声”,让爱走进留守儿童内心
作为语文老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感化每一名留守儿童。其中,语文教材的有效使用,就是情感转化的一种主要途径,在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感受。这时候,教师就要善于使用和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细腻的话语,触动留守儿童内心的情感,引导留守儿童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善于放大闪光点,让留守儿童产生成功感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乐于放大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闪光点,教师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实时的场合和环境,表扬学生的这种闪光点。通过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留守儿童对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放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信心。
四、多开展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真正“动起来”
要想使留守儿童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我们就必须开展积极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在班上成立朗读小组、讲故事、每天小广播等。自从我们班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后,他们纷纷响应,相应参加了兴趣小组,每当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生动形象地讲故事时才真正感觉到这些留守儿童融入了这个大集体中。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留守儿童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正逐步形成,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语文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浦南小学 江苏】
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进城打工,但是他们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农村生活、读书,成为留守儿童。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在学校里,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一部分是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有过年时回家,根本顾及不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只由爷爷奶奶照料生活起居,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他们很少主动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认为孩子吃饱、安全就可以;另一方面又由于受当地农村风气、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自己外出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在他们心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读书没有明确的要求,致使“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生根。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
由于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而他们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他们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学生性格十分偏激,做事不加考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便与同学大打出手,非常好动懒惰又善于撒谎。对语文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家长给的零用钱多是用于吃玩,用于购买学习上的资源少之又少。在课堂上,留守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部分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喜欢捣乱等等现象。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呢?
我经过长期教育实践,认为要让这些留守儿童想学习爱学习,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调整学习心態,让留守儿童转变学习态度
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有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甚至一部分儿童从小就想着早一天出去打工赚钱,这种想法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上进心,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思想与心理特征,教师要加大学习重要性的讲解和宣传,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心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等来激励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进而发展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润物细无声”,让爱走进留守儿童内心
作为语文老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感化每一名留守儿童。其中,语文教材的有效使用,就是情感转化的一种主要途径,在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感受。这时候,教师就要善于使用和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细腻的话语,触动留守儿童内心的情感,引导留守儿童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善于放大闪光点,让留守儿童产生成功感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乐于放大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闪光点,教师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实时的场合和环境,表扬学生的这种闪光点。通过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留守儿童对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放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信心。
四、多开展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真正“动起来”
要想使留守儿童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我们就必须开展积极有益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在班上成立朗读小组、讲故事、每天小广播等。自从我们班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后,他们纷纷响应,相应参加了兴趣小组,每当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生动形象地讲故事时才真正感觉到这些留守儿童融入了这个大集体中。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留守儿童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正逐步形成,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语文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浦南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