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市立医院比作一位巨人,那么他伸出左臂拦腰一勾,就把观象山这位美女搂在怀里。高楼与山顶虽不能亲吻,却朝朝暮暮对视传情……
暮春,我在江苏路和胶州路交汇处,首先看到的是观象二路l号圣保罗基督教堂,清水红砖的墙戴上红瓦的帽子,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为教堂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高高的钟楼凌云俯视,似乎诉说着教堂的来历。
圣保羅教堂1938年开建,1940年竣工(见《青岛通鉴》)。由俄罗斯建筑师尤利甫仿罗马风格设计,方形钟楼高大威武。“内地已是芳菲尽,青岛梧桐花盛开”。院内几棵高大的梧桐占据半个院子,紫色梧桐花像无数小灯笼缀满树枝。上午的阳光柔和地照耀着,梧桐和教堂的紫红交映,增添了无数光斑,颜色愈显亮丽。蜂蝶飞舞,浅吟低唱,小猫在墙头漫步,悠闲、自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水墨图画。每到星期天,晨钟暮鼓按时发出沉闷而悠远的声音,远播老城。它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
2000年,建造胶宁高架桥时,扩建马路砍掉教堂院子一角,竟然挖出一座碉堡,在它斜对面的热河路与上海路交汇处也挖出一座碉堡,碉堡何时建的不得而知,但是,其军事作用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要扼住咽喉,让敌人进不了老街里。在教堂里修碉堡起码是亵渎神灵的,但战争就是杀戮,战争管不了许多。通过必要的战争,取得和平这也是历史规律。
教堂后面的3号,是不起眼的二层楼房,却走出蜚声世界的科学家,他就是王大珩先生。王大珩,江苏吴县人,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29年在青岛礼贤中学读书时就住在这里。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研习一年,1938年留学英国,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解放后,从事应用物理研究,贡献颇大,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二八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大珩星”。
往上走到三角小广场右拐至一条小胡同,就是笔者命名的“三楼巷”。推开7号楼院大门,这里是著名作家芮麟的故居。芮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上世纪30年代发表作品后步入文坛,他与林语堂、赵景深等齐名。1945年10月来青岛居住在这里。他与妻子黄哲渊在这座小楼里创办了乾坤出版社和青声杂志社,出版了大量图书。著名作家王统照是乾坤出版社的座上客,所以“三楼巷”留下了王统照的深深足印。9号,原是私立崇德小学旧址,1952年收归公有,改名青岛观象二路小学。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倪萍、宋佳从这所小学走出。现已改为三江学校,旧房改建为教工宿舍。
山脚下是闻名遐迩的青岛第六中学,站在六中门口抬头望,观象山大台阶像瀑布一泻而下,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左边高大的洋槐树矗立在马路两旁,满树的槐花像大雪压枝,绿白交映分外养眼,阵阵幽香扑鼻,吸一口就香满心胸,让人不忍离去。
沿着马路欣赏观象山美景,向右一拐,迎面扑来一座黄墙红瓦的二层楼房,门口镶嵌着一块长方形大理石牌子,赫然写着“蒋丙然故居”。蒋丙然(1883-1968),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1924年来青岛,任观象台台长,并于1928年创建观象台海洋科,1931年与宋春舫等创建青岛水族馆,1935年主持筹建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可见蒋丙然对青岛海洋、气象等科学的贡献是具有奠基作用的。这是观象二路10号。
观象二路是科学之路,也是文学之路。不说蒋丙然、王大珩等科学家受观象山水的滋润,也不说芮麟、萧红、萧军、王云阶、崔嵬等文学艺术家喝着观象山水成长和创作,单说在观象山留下诗文雄篇的不乏其人,著名诗人王亚平登上观象山,仰天长啸,喊出了豪放诗篇《青岛的夜》,虽然时空流逝80多年,诗人的声音依然回响在观象山的夜空。散文家吴伯箫在观象山西麓居住,美景醉人,夜不能寐,挥笔写下经典散文《记岛上居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作家黄哲渊的《观象山》、杨开森的《观象散草》等散文,都是踏着观象二路走上山顶激发出灵感而写就,他们的足印虽被岁月的雨雪冲刷得难以寻觅,但他们的名篇为观象山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一早,我再次来到观象二路,天空飘起小雨,我打开雨伞,沿着山墙绕走。花瓣飘满马路,说不清是雪还是槐花,花花落落地铺了一路,馨香随着北风灌个满怀,吸一口,就品到了观象山诗意的早晨。
靠山的一边修了花岗岩的挡土墙,大片爬墙虎像蓑衣披在山墙上,淡黄色的叶子在雨中更加透亮。浙浙沥沥的小雨打在雨伞上发出“唰唰”声,似乎是小晨曲伴我走上平台,也是观象二路的尽头。
遥望观象二路17号德式建筑气象台,雄伟、壮观,在烟雨中更加朦胧而神秘,他似乎仰天一笑,自豪地说:“我是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呀!”我正思考着这句话,一转头,西北方矗立的一座高楼映入眼帘,上面像反扣着一口巨型的白色大锅,那就是19号,蜚声海内外的天文观察室,也是“青岛八景之一”。
雨越下越大,观象山在烟雨中飘渺,观象二路正如一条绕山的带子,飘逸而幽静。
暮春,我在江苏路和胶州路交汇处,首先看到的是观象二路l号圣保罗基督教堂,清水红砖的墙戴上红瓦的帽子,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为教堂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高高的钟楼凌云俯视,似乎诉说着教堂的来历。
圣保羅教堂1938年开建,1940年竣工(见《青岛通鉴》)。由俄罗斯建筑师尤利甫仿罗马风格设计,方形钟楼高大威武。“内地已是芳菲尽,青岛梧桐花盛开”。院内几棵高大的梧桐占据半个院子,紫色梧桐花像无数小灯笼缀满树枝。上午的阳光柔和地照耀着,梧桐和教堂的紫红交映,增添了无数光斑,颜色愈显亮丽。蜂蝶飞舞,浅吟低唱,小猫在墙头漫步,悠闲、自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水墨图画。每到星期天,晨钟暮鼓按时发出沉闷而悠远的声音,远播老城。它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
2000年,建造胶宁高架桥时,扩建马路砍掉教堂院子一角,竟然挖出一座碉堡,在它斜对面的热河路与上海路交汇处也挖出一座碉堡,碉堡何时建的不得而知,但是,其军事作用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要扼住咽喉,让敌人进不了老街里。在教堂里修碉堡起码是亵渎神灵的,但战争就是杀戮,战争管不了许多。通过必要的战争,取得和平这也是历史规律。
教堂后面的3号,是不起眼的二层楼房,却走出蜚声世界的科学家,他就是王大珩先生。王大珩,江苏吴县人,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29年在青岛礼贤中学读书时就住在这里。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研习一年,1938年留学英国,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解放后,从事应用物理研究,贡献颇大,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二八小行星”被命名为“王大珩星”。
往上走到三角小广场右拐至一条小胡同,就是笔者命名的“三楼巷”。推开7号楼院大门,这里是著名作家芮麟的故居。芮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上世纪30年代发表作品后步入文坛,他与林语堂、赵景深等齐名。1945年10月来青岛居住在这里。他与妻子黄哲渊在这座小楼里创办了乾坤出版社和青声杂志社,出版了大量图书。著名作家王统照是乾坤出版社的座上客,所以“三楼巷”留下了王统照的深深足印。9号,原是私立崇德小学旧址,1952年收归公有,改名青岛观象二路小学。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倪萍、宋佳从这所小学走出。现已改为三江学校,旧房改建为教工宿舍。
山脚下是闻名遐迩的青岛第六中学,站在六中门口抬头望,观象山大台阶像瀑布一泻而下,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左边高大的洋槐树矗立在马路两旁,满树的槐花像大雪压枝,绿白交映分外养眼,阵阵幽香扑鼻,吸一口就香满心胸,让人不忍离去。
沿着马路欣赏观象山美景,向右一拐,迎面扑来一座黄墙红瓦的二层楼房,门口镶嵌着一块长方形大理石牌子,赫然写着“蒋丙然故居”。蒋丙然(1883-1968),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1924年来青岛,任观象台台长,并于1928年创建观象台海洋科,1931年与宋春舫等创建青岛水族馆,1935年主持筹建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可见蒋丙然对青岛海洋、气象等科学的贡献是具有奠基作用的。这是观象二路10号。
观象二路是科学之路,也是文学之路。不说蒋丙然、王大珩等科学家受观象山水的滋润,也不说芮麟、萧红、萧军、王云阶、崔嵬等文学艺术家喝着观象山水成长和创作,单说在观象山留下诗文雄篇的不乏其人,著名诗人王亚平登上观象山,仰天长啸,喊出了豪放诗篇《青岛的夜》,虽然时空流逝80多年,诗人的声音依然回响在观象山的夜空。散文家吴伯箫在观象山西麓居住,美景醉人,夜不能寐,挥笔写下经典散文《记岛上居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作家黄哲渊的《观象山》、杨开森的《观象散草》等散文,都是踏着观象二路走上山顶激发出灵感而写就,他们的足印虽被岁月的雨雪冲刷得难以寻觅,但他们的名篇为观象山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一早,我再次来到观象二路,天空飘起小雨,我打开雨伞,沿着山墙绕走。花瓣飘满马路,说不清是雪还是槐花,花花落落地铺了一路,馨香随着北风灌个满怀,吸一口,就品到了观象山诗意的早晨。
靠山的一边修了花岗岩的挡土墙,大片爬墙虎像蓑衣披在山墙上,淡黄色的叶子在雨中更加透亮。浙浙沥沥的小雨打在雨伞上发出“唰唰”声,似乎是小晨曲伴我走上平台,也是观象二路的尽头。
遥望观象二路17号德式建筑气象台,雄伟、壮观,在烟雨中更加朦胧而神秘,他似乎仰天一笑,自豪地说:“我是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呀!”我正思考着这句话,一转头,西北方矗立的一座高楼映入眼帘,上面像反扣着一口巨型的白色大锅,那就是19号,蜚声海内外的天文观察室,也是“青岛八景之一”。
雨越下越大,观象山在烟雨中飘渺,观象二路正如一条绕山的带子,飘逸而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