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新的课改理念不仅带给了老师们“恍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同时也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都纷纷地投入到“课改”的大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实践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于是,便有了“矫枉过正”的凡公开教学就必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辅助和互相合作的环节。大家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让我们有更多热闹之后的空虚与茫然。由此而演变出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得语文教学在悄然地变了味。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无论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姓“语”。“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具体落实到一堂课,我们又怎样来体现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读为本,读出语文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里,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自有其道理。“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其实,语文课是一门“韵味无穷”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整个教学整体。语文是一门读的艺术,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理解靠读,感悟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理解地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或录音带)、看(默读)、读(大声朗读,形式多样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独到的语感、丰富的词汇,自然而然,语言表达能力就提高了。
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入心,语言就成了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讀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与喜爱之情,范读就成了一种培养人文情感的非常难得的方法之一。要上出语文味的课,朗读教学要把握三点:
1.把握作品朗读的总基调。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整体的基调。朗读时要宏观地把握,并对其细节处的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2.注重朗读的语气。朗读中有:愤怒、悲伤、高兴、感叹等情感语气;有不同角色、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语气;还有叙述性、对话式、描写性等多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气。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着不同人物性格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塑造某种特定的意境,增强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3.体现朗读的个性化。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各有不同,传递到声音中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我们不能强求学生仅仅停留在朗读技巧的层面上,而是要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情感,通过自己的声音表達出来,从而感染到别人。
新课标强调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各个学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种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语文课文在课堂上充满琅琅的书声,透着浓浓的感情。记得在教学《桥》这篇文章时,笔者在课前感人至深的朗读已把学生带进那个危急、慌乱的世界,老支书出人意表的举动让学生为之动容,很多学生为此而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接下来,老师还用为学生无法尽情投入而烦恼吗?所以说,我们要把“读”作为开启学生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重视训练诵读技巧,传授背诵方法,讲求教师的示范背诵,要求学生做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善挖巧练,备出语文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力。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既要站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触摸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信息,又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还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发掘。一堂语文课,如果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这就是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了。在备教材的时候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要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揣摩文本,为与学生对话做准备。这样才能达到书要读厚,课要讲薄的效果,到了课堂上,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交流,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商榷自然会随着课堂呼之欲出。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我是这样处理文本的:因为德国在学生的生活积累中是个极其遥远的地方,如何拉近他们的距离呢?我特意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立刻就能找到作者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句子,以此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在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这两个方面,进而发掘到文本的中心:就是德国人民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由此句为基点辐射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同样要关注“语文味”。俗话说:“文字有温度,标点总含情。”如果教者能把这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通过各种方式诠释出来,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相信,这又是一番别样的滋味萦绕心头。
三、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首先,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从而拥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看一个语文老师上课,这个老师一站上讲台,听课的人就会从这个老师的气质中感受到其自身的语文素养,那种浓浓的文学气质在传递着一缕如清茶般的淡淡清香。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语文味十足就得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自己具有语文味。换言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幽默风趣,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都会是一道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其次,评价语言要充满语文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要饱学,还要学会使课堂充满谐趣。既善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勇气与自信。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对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评价道:“情动于衷而溢于口,满腔热情满腔感慨,朝鲜的亲人们听了心里该是多温暖啊!”而当学生集体朗读缺少感情时,我又诙谐地说一句:“小金花一定很伤心了吧?”学生马上领会,一改软绵绵的声调。充满诗情意味而又不乏诙谐的评价必定能让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也跟着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和谐课堂”么?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语文课堂应该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在自由、平等、畅所欲言的气氛中展开的。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快快乐乐地说,扎扎实实地读,淋漓尽致地思,随心所欲地写,听出一种人格,读出一种味道,说出一种个性,写出一道色彩,思出一片风景。在听说读写思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洋溢着人性的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将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演绎出来。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通过把握重点词引导学生赏词品句、补充性想象读等激发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愫,从而带学生走进美丽的大草原,与大草原同呼吸共命运。在教学中,又让学生尽情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美丽与快乐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将优美意境通过朗读逐一体悟。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回归本色,放下太多的“繁文缛节”,或形式上的花巧,让那种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再次呈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语文味越浓,课就越能打动学生,感染听者。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语文,要纯净一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走在语文的路上,千万别被冗杂的跟风现象晃花了眼。在繁杂的形式中应始终坚守自己的田地,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语文味教得浓一些,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教者的聪明和睿智,让语文的优美与内涵萦绕在每个学生的心头。
一、以读为本,读出语文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里,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自有其道理。“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其实,语文课是一门“韵味无穷”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整个教学整体。语文是一门读的艺术,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理解靠读,感悟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理解地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或录音带)、看(默读)、读(大声朗读,形式多样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独到的语感、丰富的词汇,自然而然,语言表达能力就提高了。
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入心,语言就成了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讀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与喜爱之情,范读就成了一种培养人文情感的非常难得的方法之一。要上出语文味的课,朗读教学要把握三点:
1.把握作品朗读的总基调。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整体的基调。朗读时要宏观地把握,并对其细节处的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2.注重朗读的语气。朗读中有:愤怒、悲伤、高兴、感叹等情感语气;有不同角色、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语气;还有叙述性、对话式、描写性等多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气。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着不同人物性格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塑造某种特定的意境,增强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3.体现朗读的个性化。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各有不同,传递到声音中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我们不能强求学生仅仅停留在朗读技巧的层面上,而是要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情感,通过自己的声音表達出来,从而感染到别人。
新课标强调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各个学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种精读、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语文课文在课堂上充满琅琅的书声,透着浓浓的感情。记得在教学《桥》这篇文章时,笔者在课前感人至深的朗读已把学生带进那个危急、慌乱的世界,老支书出人意表的举动让学生为之动容,很多学生为此而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接下来,老师还用为学生无法尽情投入而烦恼吗?所以说,我们要把“读”作为开启学生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重视训练诵读技巧,传授背诵方法,讲求教师的示范背诵,要求学生做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善挖巧练,备出语文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力。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既要站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触摸作者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信息,又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还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发掘。一堂语文课,如果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这就是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了。在备教材的时候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要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揣摩文本,为与学生对话做准备。这样才能达到书要读厚,课要讲薄的效果,到了课堂上,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交流,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商榷自然会随着课堂呼之欲出。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我是这样处理文本的:因为德国在学生的生活积累中是个极其遥远的地方,如何拉近他们的距离呢?我特意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立刻就能找到作者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句子,以此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在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这两个方面,进而发掘到文本的中心:就是德国人民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由此句为基点辐射文本的解读和语言的品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也同样要关注“语文味”。俗话说:“文字有温度,标点总含情。”如果教者能把这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通过各种方式诠释出来,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相信,这又是一番别样的滋味萦绕心头。
三、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首先,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从而拥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看一个语文老师上课,这个老师一站上讲台,听课的人就会从这个老师的气质中感受到其自身的语文素养,那种浓浓的文学气质在传递着一缕如清茶般的淡淡清香。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语文味十足就得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自己具有语文味。换言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幽默风趣,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都会是一道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其次,评价语言要充满语文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要饱学,还要学会使课堂充满谐趣。既善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勇气与自信。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对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评价道:“情动于衷而溢于口,满腔热情满腔感慨,朝鲜的亲人们听了心里该是多温暖啊!”而当学生集体朗读缺少感情时,我又诙谐地说一句:“小金花一定很伤心了吧?”学生马上领会,一改软绵绵的声调。充满诗情意味而又不乏诙谐的评价必定能让语文课洋溢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也跟着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和谐课堂”么?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语文课堂应该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在自由、平等、畅所欲言的气氛中展开的。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快快乐乐地说,扎扎实实地读,淋漓尽致地思,随心所欲地写,听出一种人格,读出一种味道,说出一种个性,写出一道色彩,思出一片风景。在听说读写思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洋溢着人性的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将语文课独特的美感演绎出来。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通过把握重点词引导学生赏词品句、补充性想象读等激发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愫,从而带学生走进美丽的大草原,与大草原同呼吸共命运。在教学中,又让学生尽情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美丽与快乐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将优美意境通过朗读逐一体悟。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回归本色,放下太多的“繁文缛节”,或形式上的花巧,让那种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再次呈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语文味越浓,课就越能打动学生,感染听者。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语文,要纯净一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走在语文的路上,千万别被冗杂的跟风现象晃花了眼。在繁杂的形式中应始终坚守自己的田地,把语文教得实在一些,语文味教得浓一些,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教者的聪明和睿智,让语文的优美与内涵萦绕在每个学生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