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imensions of Enforcement Style——Understanding Enforcement of Pollution Regulations in Petroleum Ind
【机 构】
:
School of Law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出 处】
:
学术界
【发表日期】
:
2017年10期
【基金项目】
:
This paper is the stage achievemen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Project“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 Rural Environmental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and Legal Protection”(15CFX053); supported by soci
其他文献
张昆仑撰文《2011’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之管见》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跑冒滴漏”太严重。主要表现是:灰黑收入隐身逃税;兼职收入难以入税;现金交易顺利避税;假发票报账堂皇漏税……而个税“跑冒滴漏”的主体主要为艺员、明星、私营企业主、教师、教练、医生、律师、会计师、画家、自由职业者、公务员、个体从业者等,其成员多为白领、金领、高收入者。
王石泉、徐改撰文《资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和媒体关系》指出,资讯时代的来临使我们传统的行政思维、行政习惯与行政方式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讯传播时代不仅宣告了一个传统封闭式行政时代的结束,也昭示着一个更加民主、开放、自由与透明的行政时代的到来。资讯时代,随着公众权力主体意识、自我维权意识和对公权力监管意识的觉醒,政府不仅肩负着所有公共信息的开放和传播责任,也承载着公众更加强烈的参与行政的愿望和诉求。行政领导以及整个行政体系都需要为此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制度准备与能力准备。与此同时,在行政的所有运行和传播中,媒体
陈平原撰文《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如何与汉学家对话》指出,改革30年的文化变迁,值得夸耀,也需要反省,关键点在于是否具备“国际视野”,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若讲独立性与自信心,中国学界不但没有进步,还在倒退。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对海外汉学家(中国学研究者)的过度推崇。要不要“国际化”,这已经不是问题了;难处在于如何在全球化大潮中站稳自家脚跟。文章提倡“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合一,这一立场是在与各国汉学家长期对话中逐渐形成的。所谓“海外汉学”绝非铁板一块,正因如此,才有必要展开深入对话。
2011年12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孔子研究院利亚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1--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这是连续召开的第八次国际儒学论坛。
作为清华百年校庆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中陶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认知科学大会于2011年10月15—1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
周晓虹撰文《中国体验:社会变迁的观景之窗》指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民族,在这场大规模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历炼与心理震荡,“中国体验”起码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的内涵:第一,“中国体验”不同于中国经验,或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它不是中国社会在最近30年中发生的那些结构性或制度性的宏观变迁,而是中国人民在宏观变迁的背景下发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的微观变化。
陈绍芳、王春福撰文《论公共政策效能的衰减机制》指出,现有的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使公共政策所依托的公共权力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导致公共权力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化、碎片化和异质化,这是造成公共政策效能非正常衰减的更根本的原因。导致公共权力垄断化、碎片化和异质化的原因,可以从制度设计的缺陷中寻找。
黄发有撰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指出,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研究视野,互动、共生、多元是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的“结合”。首先:史料发掘与逻辑建构的结合。关于当代文学,有不少史料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牵涉到文坛恩怨的相关资料,常常是站在不同立场的当事人各执一词。围绕这些问题,文学史家应该对一些可疑史料进行甄别与证伪,在引用史料时也应该做到“互证”,不能放纵个人好恶,片面地引述单方的自述。
张福贵撰文《“文化安全”的悖论与“软实力”的正途》指出,文化安全主要不是对于文化现状的保护,而是对于民族文化特色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维护。而要维护这种特色,并使之成为人类先进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就需要一种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开放。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表述,而是建立在包容和认同的文化心理之上的。文化自信有时并不一定与本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画等号,不只是对于本土文化当下价值的肯定,更来自对于文化未来发展潜力的坚信和发展方向选择的认定。